上週六晚上,我參加屬於台北的年度夜間藝術盛宴─白晝之夜(Nuit Blanche)。
自 2016 年引進以來,這場源自法國的跨夜藝文盛事,早已成為城市秋夜的經典活動。它以「跨夜舉辦」、「公共場域」、「自由參加」為核心精神,讓藝術不再被框在美術館裡,而是延伸到街頭、公園、甚至橋下的光影之中。
2025 年適逢白晝之夜第十屆,主題是 「Hi Story」 , 將「History」拆解為「Hi」與「Story」,用藝術家的視角向歷史打招呼,也邀請我們重新理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今年活動選在圓山地區舉行,結合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當代藝術語言,超過 60 件作品與百場演出同步展開,整個圓山彷彿成了一座巨型的藝術舞台。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白晝之夜。白天先在天母參加完「搞什麼鬼」萬聖節活動,傍晚就一路轉戰圓山。
❄️南方雪
第一站來到《南方雪》。
作品以台灣常見的小白花為靈感,將細小柔軟的花朵放大並凝固成雕塑。花的形體在堆疊與變化中逐漸模糊,如同落雪般純淨又稍縱即逝。這不是單純的花朵再現,而是邀請我們重新觀看自然,思考「柔軟」與「力量」之間的界線。

🪨 雙人創作現場
接著走到晴光公園,遇到兩位藝術家現場「互相創造對方」。
他們在雕塑過程中擠壓、打磨、翻模、保濕,像是身體與材料之間的舞蹈。藝術家成了導演,調度材質與動作,重新詮釋「創造」這件事的意義。那種即興的互動,讓作品更像是一場行為表演。

🎶 戶外電音派對-MAJI MAJI集食行樂市集
往圓山主展區的路上經過MAJI MAJI集食行樂市集,沒想到剛好遇上萬聖節限定活動,兩位 DJ 播放著 2000 年代台灣與歐美的經典組曲.....結果因為太好玩了.....我就被困在這裡一個多小時😂

💡光電獸
當晚雨勢漸起,我趕往最期待的展區《光電獸》。
在舊兒童樂園摩天輪前方架設了兩支麥克風,觀眾可以透過聲音驅動整件作品。左右兩支麥克風分別控制摩天輪兩側的燈光,唯有「協力」才能點亮整座摩天輪。 當聲音小時,只亮下方幾節車廂;隨著音量提升,光逐漸向上蔓延,最後全輪點亮、引爆短暫的聲光演出。
🗯️羅傑talk talk
後來雨越下越大,我也只好結束今夜的藝術展覽散步。奇妙的是,幾乎每一屆白晝之夜都下雨,好像成了活動的另類傳統😂
期待明年再一次,用雙腳去探索台北夜色的藝術軌跡。
🌙2025 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Taipei
- 🔸主題:Hi Story(向歷史說聲 Hi)
- 🔹策展理念:以藝術回望歷史,從權威敘事轉為參與互動,邀請觀眾透過創作重新理解這座城市的故事。
- 📍 地點:台北市圓山地區(舊兒童樂園、中山橋、晴光公園、MAJI市集一帶)
- 🚇 交通方式:可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圓山站」下車,步行約 3–10 分鐘即可抵達各展區
- 💰 票價:免費入場,全區開放自由參觀
- 🕒 活動時間:2025 年 11 月 1 日(六)14:00 起至翌日清晨 02:00
- ✨ 特色:具代表性的夜間藝術盛會,集結超過 60 件藝術作品與百場演出,跨越音樂、裝置、行為藝術與光影創作。今年以「Hi Story(向歷史說聲 Hi)」為主題,將圓山地區化身沉浸式藝術舞台,邀請觀眾透過感官與互動重新理解城市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