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護理師、公務員、教師、消防員、警察廣建宿舍,是緩和年輕人住房危機的方法之一。在爭論是否停砍公教年金時,這是另一個思考方向。
前陣子學者吳介民提到:「台積電與半導體產業發展越好,台灣就會有一群人相對更貧窮、更討厭民進黨,這會成為民粹主義與煽動家的溫床,一般老百姓可能因為相對貧窮而對民進黨不滿,若這些問題不解決,民進黨將在2028年失去政權。」因為提到台積電,在網路上引發廣泛討論。
特別挑出「台積電」來講,或許針對性太強了些,國外因為AI產業蓬勃發展、股價飆漲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可能還比臺灣嚴重?房價、房租、物價、水電、交通費用、醫療等造成的「可負擔危機」(affordability crisis),是現在國外政治人物朗朗上口的政策方向,這是全球性的社會問題。臺灣的水電、醫療、交通費用漲幅不大,但房價、房租就是沒有家產年輕人的沉重負擔。
基層公務員、教師、護理人員是維持城市運作的重要專業,警察、消防隊員更是高危產業,所以我用ChatGPT 5 Pro 的 deep research搜尋,找出一些資料。ChatGPT Pro正確率高,但還是會有錯誤,有時會抓錯重點。如果有人知道更正確或更全面的資料,歡迎補充或提出修正。
韓國
南韓各級教育部門近年加大為公立學校教師提供宿舍的力度,減輕年輕教師的居住負擔。例如京畿道教育廳在2023年宣布,將於2024年底前新增400套教職員宿舍,以專供本地學校教師租住。除新建宿舍外,教育廳還計畫與民間公寓及韓國土地住宅公社的幸福住宅計劃合作,並放寬現有宿舍的居住年限至最多5年,藉此擴大教師宿舍供給。
截至2023年,全韓17個市道教育廳共提供約1.65萬套教師宿舍,但需求遠超供給,仍有3,372名教師輪候宿舍,約佔有意願申請者的18.6%。
日本
日本以醫護人員為對象的大規模宿舍支援措施較為突出。東京都政府推行「看護師宿舎施設整備事業」,對設置護理師宿舍的醫療機構提供資金補助。該計劃補助醫院興建或改造單人間宿舍的2/3成本(補助率66%),鼓勵醫院為護理人員提供廉價住宿。
東京都的護士宿舍補助政策由來已久,近年因物價上漲和人手短缺而持續擴充。政府每年接受醫院申請並撥款補助,多家醫院據報藉此增設了護理師宿舍。根據東京都保健醫療局資料,該補助專案有效降低護理師離職率。
美國
美國近年來各地政府和教育機構開始針對教師等關鍵職業推出住房支援措施,其中一種模式是興建可負擔教職員公寓(性質類似宿舍)。例如高房價的加州地區,一些學區和市政府合作興建教師專用的公寓。2019年加州戴利市高中學區利用自有土地建成122套教師工作人員公寓,月租僅約200美元起。這些公寓完工後,大幅降低了教師住房支出,該學區在新學年開學時出現「教職空缺為零」的罕見情況。加州州政府自2020年起通過多項法律和預算支持教育工作者住房:如撥款5億美元提供低息貸款與稅收抵免,幫助學區開發自有土地上的教職工住宅。
法國
法國在醫護人員和公務員住房保障方面推出一些新方案,特別是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於2023年啟動「護理人員住房計畫」,專門幫助護理師、醫院實習醫生以及海外聘用醫師獲得廉租住所,預計在2023-2027年間投入總額7,500萬歐元資金,其中2023年新增預算2,500萬,用於收購或預留1,200套社會住宅單位給醫護人員。
德國
德國在近年房價上漲趨勢下,也開始為醫護和其他公職人員提供專門住房。慕尼黑是住房最昂貴的德國城市之一,當地市政府旗下的「慕尼黑醫院集團」在2023年啟動了一項員工住房計劃:將醫院園區內空置的三棟歷史建築(原病房樓)改造為約200套護士公寓,提供市立醫院和養老院的護理人員承租,租金低於市場水平。
除了醫護,柏林等大城市亦考慮為警察、教師提供更多「公務員宿舍」或優惠公寓,以改善「基本服務人員」的居住條件。要讓中等收入的護理師、教師也租得起房。為穩住城市公共服務人力,各級政府開始強調「關鍵職業住房保障」。官方論述指出:確保「城市英雄」如警消、醫護、教師住有所居,不僅是社會公正問題,也直接關係城市功能運轉和居民幸福。因此,近年各地推行的社會住房計劃中,紛紛劃出名額供上述群體申請,甚至在公營建案中直接興建宿舍,由政府作為房東,以低廉租金提供給特定職業者,藉此抵消生活成本上升對基層人員帶來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