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為甚麼會有年輕人支持一些老人剝削年輕人的政策?比方說為了增加部份老人的收入,代價很可能是勞動者要加稅,然後老人還說得很坦白的他們會拿那些錢買他們第二三個房子,這明顯就是房價會高的理由,不是對年輕人很不利嗎?一邊要增加老人收入讓他們買房子,一邊又抱怨年輕人買不到房子,不是自相矛盾嗎?
我就答他,你無法理解,是因為你把「老人」與「年輕人」放在對立的雙方來看。但實際上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對立雙方,甚至根本利益一致的話,那又有甚麼奇怪呢?
我朋友感到疑惑,加年輕人的稅去付錢給老人,怎可能利益一致?我就問他,那麼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認識的老人,他們會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嗎?他想想,好像不會,老人大多都吃很少,多是因為健康關係粗茶淡飯,也沒甚麼精力去吃喝玩樂,大多過著一些比較平淡的生活,甚至連旅行都覺得累寧可待在家。不是完全沒有喜歡奢侈消費的人,但這那是比較極端的。我說,是的,人都老了玩都玩不了,吃也吃不了。那老人追求更多的財富,都七十歲了還在買新的房地產,他們通常用甚麼理由呢?我朋友一時不解,我給他看了某新聞,該新聞就是某個權貴說要給他的孩子買房子。
那他就說,所以我的意思是,老人的錢都花在兒孫的身上?我說,對,我自少年時就照顧很接觸很多老人了,我很清楚老人最希望的是得到是甚麼,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是能看到他們的兒孫過得好,他們也想得到兒孫與年輕人的愛與關懷。
我家的老人都貧窮,但總是將自己能拿到的任何錢,都拿去給兒孫們買食物,買玩具。沒錢的時候,就去做家務,煮飯,總之能讓兒孫過得好一點,他們不介意每天操勞;至於我認識不少有錢的老人,他們生活不太花錢,看過報紙吃個青菜就一天了,但是他們卻需要很多錢,為甚麼?
比較有錢的,就是想要為每個兒孫都留下一堆房產;沒有錢到這地步的,至少想要借兒孫們頭期款,讓他們很年輕剛找到第一份工作,就已經可以購入房產。當然給兒孫零用錢,投資做生意,娶老婆甚麼的。都那麼老了還在還他們幾個房子的房貸,那些房子未來都是他們兒孫的。
那麼,如果你是他們的兒孫,你的處境是怎樣?對你來說,老人的福利就是你的頭期款,所以是你的利益;房價高令你貸款變多供款較辛苦,所以是你的負擔。那房價太高的確對你有害,但那個高收入老人更重要,因為沒有他提供頭期款,只靠自己的收入三十歲前是不太可能拿出來的。
換句話說,老人的錢跟年輕人的錢是沒有衝突的,因為老人的錢早晚會給了某個年輕人。給老人的錢就是給年輕人的錢,如果顧慮到老人多了一些收入,會導致自己貸款(實際上會不會還,大家撫心自問)較輕鬆,甚至自己會繼承這些資產,那老人的利益不就是年輕人的利益嗎?那年輕人為甚麼要反對呢?
老人就是年輕人的起跑線。老人的收入就是階級複製的力量,對於處於優勢階級的年輕人來說,當然樂於看到老人賺錢自己享蔭。至於自己那份工資,是拿來買房子取得貸款的槓桿而已。買不買到房子,全看你家長輩的實力時,當然是老人財力比自己更優先。
那我朋友問,總有些六親無靠,父母沒錢,還需要養育父母,絕對是受害者的年輕人吧?那這些年輕人就會堅定的站在反對滋養富有老人,支持減輕年輕人負擔政策的立場吧?我說,不,也完全不是。
他說為甚麼?我說,六親無靠的年輕人,往往就是階級複製的受害者,他們常常就是社會底層做不好的工作。那這樣的人,政府大部份嘉惠年輕人的政策,不論是減稅,青創貸款,青年置業貸款,其實他們都不會受惠的,這些政策多數受惠的是已有一定經濟實力與技能的少數年輕人。
你本來就一窮二白的話課稅本來就不多,沒有人脈也難以創業,要養上一代的人根本就不會有可能置業,因此嘉惠年輕人的政策,對他們其實大多毫無影響。反而他們看著少數因為這些政策而受惠的年輕人,只會感到更多心理不平衡,因為這些政策往往只會令同世代中較優秀的人,把他們的距離拉開,看著別人成功,自己卻在泥沼打滾,大部份人會覺得開心嗎?
當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難救時,他們更想的是看到同世代人沒有人成功,而不是看到部份人成功,自己被丟下,如果有人比自己成功,豈不是更彰顯自己的無能?有些人甚至積極的將那些出頭的人拉下來,樂意看到每一個上了神檀的同輩都身敗名裂。
他說,難道沒有政策嘉惠所有年輕人嗎?我說有,但你不會想要支持的。他問是甚麼?我說那就是不用當兵,然後我朋友果然不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