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72/100 📌 第 8 周:網路優化與測試 - 找出問題並調整參數以提升品質與效能
72. 驅測 🚗
開車測訊號,找出網路盲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驅測(Drive Test)是實地量測無線覆蓋與服務品質的主要手段。透過在街道或指定路線上行駛並收集各種無線參數(如 RSRP、RSRQ、SINR、RSSI、速率、掉話率等),可以找到「死角、弱訊區與切換問題」,作為優化覆蓋、容量與干擾管理的實證依據。
👉 類比:用測速儀沿市區巡邏,找出哪段路常超速、哪段路坑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驅測的主要目的
1. 確認覆蓋範圍(Coverage)與強度(Signal Strength)。
2. 評估服務品質(QoS / QoE):速率、延遲、掉話、掉線重連。
3. 找出切換(handover)失敗或切換太頻繁的區域。
4. 檢測干擾熱點與頻譜資源瓶頸。
5. 驗證新站或調參後的實際改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常量測指標(KPIs)與意義
•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下行參考訊號功率,代表覆蓋強度。
•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訊號品質,受干擾與負載影響。
•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訊號/干擾噪聲比,影響可用調變階數與速率。
•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總接收功率(含噪聲與干擾)。
• Throughput(上下行速率):實際下載/上傳速率(Mbps)。
• Latency(延遲):端到端時延(ms)。
• 掉話率 / 呼叫成功率(Call Drop / Call Setup Success):語音服務穩定性。
• 切換成功率(Handover Success Rate):移動中連線維持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驅測工具與設備
• 行動測試儀(Drive Test Tool / Scanner):可收集各種無線參數並定位(GPS)。
• UE 測試手機(支援 2G/3G/4G/5G 與對應頻段)。
• Laptop + 驅測軟體(收集、即時顯示、錄製 NMEA/GPS 與 KPI)。
• 天線架與車頂吸盤座(穩定天線安裝)。
• 網路分析器 / Speedtest 應用(實測 throughput)。
• 電源、備用電池、行車記錄(錄影或照片)以備證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驅測流程(像蓋房子的驗收)
1. 規劃路線:選定代表性的路段(市區、住宅、商辦、地下道、高速、熱點)。
2. 設定 KPI 與測試腳本:定義要量測的參數、速率測試頻率、語音測試(VoLTE/IMS)等。
3. 設備校準:確認 GPS 與測試手機、掃描器時間同步。
4. 現場驅測:依計畫行駛,實時監控數據品質。
5. 資料匯出與清理:去除 GPS 跳動、重複點、測試工單標記。
6. 資料分析與定位問題:用地圖熱力圖、事件列表找出弱區、掉話點、切換失敗點。
7. 優化建議與驗證:提出站點調整、功率/參數建議,並做後續驗證(驗證驅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ASCII 示意圖(驅測示意)
驅測路線示意
[NOC] ←─ 收到驅測即時監控 ──► [測試車]
|
路段A → 路段B → 路段C → 路段D → GPS定位 + KPI記錄
在網路優化階段,工程團隊會派出測試車沿指定路線行駛(如路段 A~D),
車上裝有專業測試設備,用於量測信號強度、速率、延遲、切換與干擾等關鍵 KPI,
同時透過 GPS 定位 紀錄每一點的測試結果。
測試資料會即時回傳至 NOC(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讓監控中心即刻掌握各區網路品質、發現盲區並進行優化調整。
整個驅測過程就像是網路的「健康檢查巡邏」,確保服務品質穩定可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模擬 / 實務演練題(Hands-on)
實務演練 A(半日驅測):
• 選一段 10 公里市區路線(含商辦、捷運站、住宅區)。
• KPI:RSRP、RSRQ、SINR、DL/UL throughput(每 30 秒一次)、VoLTE 呼叫測試(每 5 分鐘一次)。
• 行車速度:市區 30–40 km/h,高速路段 80–100 km/h(依法規)。
• 取樣間距:每 5–10 公尺或每 1 秒(取決於速度與 GPS 更新率)。
• 任務:完成一次驅測後,產出熱力圖並標記至少 5 個問題座標(弱覆蓋、低 SINR、切換失敗、掉話)。
實務演練 B(驗證優化):
• 根據 A 的分析,提出三項優化建議(如調整小區功率、改波束參數、加設小型基站)。
• 施作後(或模擬參數變更)再執行驅測,評估 KPI 是否改善(至少比原來平均 RSRP 提升 3 dB 或掉話率下降 30%)。
數據分析任務:
• 匯出驅測 CSV,計算:平均 RSRP、RSRQ、SINR、99th percentile throughput、掉話次數與切換成功率。
• 根據 GPS 座標畫出熱力圖(覆蓋 / 速率)並附上問題說明與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面試題
1️⃣ 專業題
題目:
在地下開放停車場驅測時,常見的訊號問題與對策為何?
答案重點:
• 訊號衰減嚴重 → 加裝室內小基站或漏波電纜補盲。
• 多徑反射干擾 → 調整天線角度、採波束成形改善 SINR。
• 切換失敗 → 優化 HO 閾值與出入口小區覆蓋。
• 回傳瓶頸 → 檢查上行鏈路與傳輸容量。
👉 核心:補盲、降反射、穩切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題目:
如何設計能代表全天流量變化(尖峰與非尖峰)的驅測計畫?
答案重點:
• 時段規劃:早、午、晚、夜各時段測試(通勤、休息、離峰)。
• 區域規劃:熱點區+住宅區。
• 資料收集:GPS + KPI(RSRP、SINR、Throughput)。
👉 讓結果反映全天負載變化,支援容量預測與優化決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題目:
若驅測發現某路段頻繁 handover failure,可能原因與排查步驟?
答案重點:
• 原因:覆蓋重疊不足、閾值錯設、PCI 混淆、干擾、回傳瓶頸。
• 排查:
1️⃣ 檢查 RSRP/RSRQ 曲線與 HO 閾值。
2️⃣ 驗證鄰區參數(PCI、TTT、Offset)。
3️⃣ 測試干擾與回傳延遲。
👉 原則:覆蓋、干擾、參數、傳輸 四面排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小結與啟示
• 驅測是將「模擬」變成「實證」的關鍵步驟,能真實呈現使用者在路上的體驗。
• 好的驅測計畫包含:清晰 KPI、代表性路線、穩定設備、精確取樣與完整分析流程。
• 驅測結果應直接連結到優化行動(調參、加站、改天線、干擾排查),並以驗證驅測確認結果。
👉 一句話總結:驅測就是把網路「放到路上驗收」,用數據找盲區,再用技術去補洞,讓使用者走到哪裡都能順暢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