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產業分析聚焦於台灣關鍵製造業與全球供應鏈動態,涵蓋汽車產業、消費性電子、電機電纜、電子零組件、車用零組件及國際原物料市場。透過利多、中性與利空訊息的系統性整理,為投資人與產業分析師提供完整的市場脈動洞察。
汽車產業:和泰車獲利亮眼 三陽強化全球布局

和泰車Q3財報表現優異和泰車第三季交出亮眼成績單,單季獲利相當於一個股本,前三季每股盈餘達24.86元,展現強勁的營運動能。作為台灣汽車市場領導者,和泰車持續受惠於品牌力與市場需求穩定成長。三陽工業全球策略布局三陽工業積極參與米蘭國際機車展,強化全球市場整合能力。公司明確定位台灣為研發與決策中樞,透過國際展會擴大品牌能見度,並深化與全球合作夥伴的連結,為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消費性電子:鴻海、華碩領軍 AI伺服器成新亮點

鴻海營收創新高
10月營收達8,957億元創歷史新高,前10月表現超越同期紀錄,第四季營運持續成長動能強勁
華碩全年業績突破
前10月業績已超越去年全年,第三季EPS達44.62元,伺服器業務倍增至佔比20%
和碩營收創高
連續兩個月寫下今年新高紀錄,受惠於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與新產品線貢獻
消費性電子產業呈現全面復甦態勢,AI伺服器需求爆發成為關鍵成長動能。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看好AI與ICT領域,預期第四季可望達成季增與年增雙重目標,2026年營運展望樂觀。鴻海AI伺服器營收規模提前突破兆元大關,第四季AI機櫃出貨估計季增達高雙位數成長。
鴻海AI戰略深化:與三菱電機攜手布局

策略聯盟強化競爭力
鴻海與三菱電機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攜手為全球客戶提供AI資料中心整合解決方案。此項合作結合鴻海在製造與系統整合的優勢,以及三菱電機在電力與冷卻系統的技術實力。
AI伺服器業務里程碑
鴻海AI伺服器業務規模提前達到兆元級別,展現公司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第四季AI機櫃出貨量預計將有高雙位數的季增長率,顯示終端需求持續強勁,為未來營運成長提供堅實支撐。
電機電纜產業:豐祥獲利大增 華新海纜廠啟動
豐祥-KY獲利躍升
第三季獲利年增五成,前三季每股盈餘達8.74元,股價放量走高,反映市場對公司營運的肯定
氣立轉虧為盈
第三季成功轉盈,感測器與仿生手技術可望成為新的成長動能,開拓高附加價值市場
華新海纜廠試車
Q3 EPS 0.23元、前三季0.52元,高雄海纜廠下季進入試車階段,為離岸風電布局
上銀機器人布局
董事長表示物流機器人明年初將進行小批量測試,目標業績優於今年表現
東台前三季EPS達2.61元
預估第四季與第三季表現相當,明年第二季工具機產業將逐步回溫。駿吉-KY DDR4產品獲得訂單,明年第一季開始出貨,為公司帶來新營收來源。
電子零組件:群光、群電獲利成長 半導體材料需求旺

群光電子第三季本業獲利季增23%,EPS達2.87元,Windows 11換機潮將推升明年業績動能,為鍵盤與電源供應器龍頭帶來成長契機。
群電第三季獲利季增近六成,EPS 1.85元,前三季EPS累計4.03元。若半導體追料順利,大瓦特NB電源可能出現急單需求。
崇越科技受惠半導體材料出貨暢旺,前10月營收已逼近2024全年規模,顯示下游晶圓廠需求強勁。
優群新品與新客戶貢獻放量,明年營收看增雙位數,越南廠加入量產行列,擴大產能規模。
致伸營收連兩月回升,前10月營收年增率擴大至2.2%。國巨10月營收因中國長假影響月減2.8%,但前10月營收已突破千億元大關。
產業利空觀察:PC需求減緩與訂單延遲
群光10月營收下滑
PC客戶需求減緩,加上商用監測影像客戶量產時程延遲,導致10月進入淡季,短期營收面臨壓力
國巨受長假影響
中國長假效應使10月營收月減2.8%,但前10月累計營收仍突破千億元,整體表現穩健
群電追料挑戰
前10月營收年減5.1%,半導體零組件追料若不順利,可能影響大瓦特NB電源的急單履行能力
車用零組件:劍麟獲利下滑 但訂單維持高檔

劍麟營運現況
車用零組件廠劍麟前三季獲利下滑37%,每股盈餘為4.06元,反映產業面臨的成本壓力與市場競爭挑戰。儘管獲利表現不如預期,但公司第四季在手訂單仍維持高檔水準。
產業展望
訂單維持高檔顯示終端需求並未明顯衰退,獲利下滑主要受原物料成本上漲與匯率波動影響。隨著供應鏈成本逐步穩定,以及客戶新車款陸續推出,預期未來營運將有改善空間。車用零組件產業整體呈現中性格局,需持續觀察訂單轉換為營收的執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