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前三季房市交易量跌破20萬棟 年減28.1%
最近看到了9 月房市數據,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買氣真的冷了不少。」不但月減、年減都同步下滑,還創下有統計以來第三低量。房貸緊縮、政策調整、美國關稅等因素,都讓市場維持觀望。本篇帶你一次了解這些變化,看看今年房市為何會這麼冷。

2025年1–9月全台房市交易量逾19萬棟,創下有統計以來第三低量
為了方便大家,我將分析內容整理了兩個版本:
- QA版:抓重點,想快速了解的人可以直接看這個。
- 重點整理:數據完整、分析深入,想了解更詳細分析的人可以參考這個。

歷年1–9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最低量前三名
1. QA版:
Q1:為什麼 2025 年 9 月全台房市交易量比 8 月少?
A:因為 8 月本來就是暑假旅遊旺季,買房需求較弱,加上房貸緊縮、選擇性信用管制延續,以及 9 月少了建案交屋潮挹注,因此 9 月交易量比 8 月減少約 3.9%。Q2:為什麼 2025 年 9 月交易量比去年同月少了 32.1%?
A:主要原因包含:
- 政策持續緊縮:房貸仍偏緊,市場資金不寬鬆。
- 政策不確定性: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政策上路,企業與民眾態度更觀望。
- 市場信心仍弱:雖然去年也緊縮,但部分縣市有交屋潮撐住交易;今年則缺乏這種支撐。
Q3:2025 年前三季(1–9 月)房市有多冷?
A:非常冷。1–9月全台成交量只有 194,976 棟,年減 28.1%,創 2017 年以來最低,也是 1999 年有紀錄以來第三低。
Q4:有哪些政策可能在第四季稍微改善市場氣氛?
A:兩項政策可能改善民眾買房意願:
- 新青安貸款不受《銀行法 72–2》放款比率限制 → 銀行可放出更多額度給首購。
- 「先買後賣」換屋期限延長至 18 個月 → 減少換屋族資金壓力。
但政策效果是否會真正變成成交量,還需要時間觀察。
2. 重點整理:
📌 2025 年 9 月全台房市交易量:月減、年減雙降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5 年 9 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 20,039 棟,比 8 月減少 3.9%。
這個數字反映的是 8 月至 9 月初的市場狀況,而 8 月因為暑假旅遊旺季,本來就是房市淡季;加上房貸仍偏緊、政府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加上本月缺少建案交屋潮,因此交易自然縮減。
📌 與 2024 年同期相比:大幅年減 32.1%
2025 年 9 月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月減少 32.1%。
原因如下:
1. 政策環境持續緊縮
去年因為央行要求銀行降低房貸比重,市場信心受衝擊;今年雖未再加碼,但相關框架仍在,資金環境沒有明顯改善。
2. 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式上路,市場尚未完全消化影響,企業與民眾多採取觀望。
3. 缺乏交屋潮加持
去年部分縣市靠交屋潮撐住交易量,今年缺少這種支撐,量自然下滑更明顯。
📌 前三季(1–9 月)創 9 年新低:僅 194,976 棟
如果看 1–9 月累積,全台共 194,976 棟,比去年同期少了 28.1%。
這是:
- 2017 年以來最低
- 1999 年有紀錄以來第三低
- 僅高於 2001 與 2016 的同期交易量
代表 2025 年前三季的房市真的非常冷淡。
📌 第四季有機會改善嗎?主要觀察兩項政策
雖然今年前三季交易量偏冷,但從 9 月開始,市場有兩項政策釋出利多:
1. 新青安排除《銀行法 72–2》限制
銀行可放出更多額度給首購族,使青年買房取得貸款更容易,排撥速度也更快。
2. 換屋族「先買後賣」期限延長至 18 個月
減輕換屋族的資金壓力,有助於促進換屋需求。
這些政策使市場觀望情緒略為下降,但是否能轉成實際成交,仍需觀察第四季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