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自媒體行銷》:在注意力的競賽裡,我們如何留下自己的聲音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Simon's 娛樂隨筆|Book6 書評

在自媒體的世界裡,猶豫會讓你滯留原地;行動,才會讓世界看見你。

raw-image

自媒體行銷》由網路行銷大師 Gary Vee 於 2025 年出版,由天下文化代理。他把數位行銷拆開、重組,再用他慣有的直白方式重新端上桌——

前段介紹核心觀念,中段是平台攻略,最後則像武功祕笈,把各種案例、場景、策略通通端出來分析。

整本書讀起來像是在說「你要嘛就做,不然就別抱怨」。

內容直接,但句句掐住現實。

raw-image

做就對了——不開始,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書一開場就把最重要的真相拋出來:

我們永遠都在想「這樣做會有效嗎?」「會不會激怒別人?」

但真正該擔心的,不是風險,而是沒有開始

Gary Vee 以最乾脆的語氣說:做就對了。

你不開始,就不會有資料、不會有受眾、不會有回饋。

你永遠只會停在想像裡,而不是行動裡。

那種「要開始嗎?」的遲疑,我自己也很熟悉。

有時候不是不敢,而是怕一做就會揭露自己的缺點,會被黑粉攻擊。

但事實是:每一個成功的帳號,都是從超級不完美的第一步開始。

不開始,你就永遠無法知道本來的你,可以走多遠。

為什麼要做?——鎖定人,而不是世界

書裡的第二把鑰匙,是那句看似簡單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我為什麼要做這個?」

Gary 的意思是——你必須明確定義「你要跟誰說話」。

而且越明確越好,明確到能清楚看見對方的生活樣貌。

像是:「住在台北、喜歡玩遊戲、30–45 歲的父親。」

定位越清楚,你的語氣、題材、案例、甚至你的笑點,才會有落點,才能引起共鳴。

後續可以從留言、分享、互動慢慢調整受眾,縮小也好、擴大也行,但重點是:

不要對全世界說話,要對某一個具體的人說話。

你內容的力量,就在那裡發生。

自媒體行銷,廣告框架流程圖。

自媒體行銷,廣告框架流程圖。

不要被品牌綁架——形象是盾,但不是牢籠

這是 Gary Vee 提到的一個重要觀念,真實得讓人不想面對。

我們常以為「品牌形象」越穩越安全,

結果卻因為害怕破壞形象,而拒絕 90% 可能帶來效益的內容形式。

品牌的確需要保護,但是過猶不及。

書裡講得直接:

很多專業人士以為,每得到1%的機會,就有80%的人永遠不再與他們合作。

但真相是——你失去 1% 的合作機會,反而會換來新的 5% 機會。

做自媒體,不是做封建貴族。

你不能什麼都保護,最後把自己困在一個太窄的風格裡。

但他也提醒:

不要因此為了迎合潮流,把自己逼到不想做、不敢做、做不久,讓自己變得不堪一擊。

迎合會讓你短線爆火,卻讓你長線崩壞。

能長期做下去的,才是品牌。

Costco再TikTok的標籤有121億次瀏覽,但卻沒有試著建立連結。

Costco再TikTok的標籤有121億次瀏覽,但卻沒有試著建立連結。

平台不是一樣的——複製貼上,是最廉價的錯誤

Gary Vee 一直強調:平台差異就是不同流派。

你不能拿太極拳去比綜合格鬥,也不能用寫部落格的方式做 TikTok。

平台功能、受眾心理、瀏覽習慣、節奏、影像語言……

每一個都不同,而且變化極快。

所謂的「最佳實務」沒有永遠正確的版本。

如果你盲目在不同平台複製同一支內容,

你等於是在放棄與受眾建立連結的機會。

內容不是搬運,是翻譯。

掌握各個平台的特性與差異,才能創造最大吸引力。

掌握各個平台的特性與差異,才能創造最大吸引力。

故事性、原創性……但真正的價值在「數量」上

Gary Vee 講了很多技巧:

故事、節奏、切點、平台原生語言……

但重點只有一個:

你要做得夠多,才有機會探究什麼才是「品質」。

品質不是開始的條件,而是長期堆出來的結果。

你拍十支影片,會覺得自己很努力;

你拍一百支影片,才會開始理解什麼叫「觀眾的注意力」;

你拍一千支影片,你才會真正知道「你的聲音在哪裡」。

大量產出,不是隨便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越來越精準。

麥當勞的錯略性轉發,配合平台修改格式。

麥當勞的錯略性轉發,配合平台修改格式。

任何平台都不要看輕——不跟風不是驕傲,是代價

就像是現在:

  • 成人看不起 TikTok,覺得那是小孩子的玩具
  • 年輕人看不起 Facebook,覺得那是爸媽在用的東西

結果兩邊都錯過了那一大波本有機會到手的流量。

Gary 的提醒很尖銳:

不要嘲笑任何平台,因為你不知道它能替你留下什麼。

就算平台後來消失了,

你學到的經驗、建立的節奏、累積的品牌意識都會跟著你到下一個地方。

平台會換,但經驗與價值會留下。

星巴克以循環播放GIF,讓人一看再看。

星巴克以循環播放GIF,讓人一看再看。

一本滿滿招式的書——但更像一張逼你開始的地圖

後半段書本開始進入實戰:

TikTok、IG、FB、LinkedIn 的用戶特性、內容形式、平台語言。

接著是滿滿的範例解析:

自拍、吉祥物、人際互動、街頭採訪、雙線敘事、製造驚喜……

再到 30 種實務情境——變現、加盟、合作、政治黑馬、受眾鎖定。

資訊量大到像在翻一本全彩攻略書,這裡就不多說,有興趣的可以找這本書來看。

但其核心思想就是:

開始、嘗試、修正、再嘗試。

Gary Vee自身嘗試測試輪播功能,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Gary Vee自身嘗試測試輪播功能,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我的實作與感受——慢慢地、但確實地往前

讀的過程中,我也忍不住開始做一些嘗試。

沒有很厲害、沒有很完整,但我讓自己「開始」。

因為非全職,我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嘗試經營 FB、IG,

順手開了 TikTok 帳號增加觸及,

開始試著鎖定客群受眾、下廣告。

成效目前還不明顯。

但這就是書裡說的——你得先做,才會有改進的素材。

我開始理解那種持續做下去,「數量堆出品質」的真意。

也開始看到一點點—非常微小但真實的進步。

要的不是爆紅,而是尋找適合自己的節奏

推薦對象

這本書很適合那些正在摸索自媒體、卻不確定自己方向的人。

也適合原本已經開始嘗試,但感到停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創作者。

我會特別推薦給:

  • 正在考慮做自媒體,但遲遲不敢開始的人
  • 想理解不同平台差異、找不到創作方向的人
  • 已經開始創作,但覺得自己的內容總差一點火候的人
  • 想讓內容更穩定、更持續,而不是靠追逐潮流的人
  • 對「品牌長期經營」有興趣,想知道如何不被潮流反噬的人

《自媒體行銷》提醒我:開始的價值,不在於第一篇是否完美,而是願意讓下一篇自然接著出現。持續發布,聲音就會慢慢被看見。

如果是你,願意從今天開始,發出那篇「不完美但能推你前進」的第一篇貼文嗎?

—— Simon's 娛樂隨筆 Book6


📖 書籍資訊:《自媒體行銷》|Gary Vaynerchuk 著|天下文化出版,2025 年出版

📷 圖片來源:電子書內頁截圖


延伸閱讀

想更深入了解 Gary Vee 的自媒體思維?

這裡提供能搭配一起閱讀的參考入口:

👉 《自媒體行銷》︰短影音時代打造 IP 和流量變現

(透過連結購買,不僅能支持創作者,也能讓這本書陪你踏上自媒體長期經營之路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mon's娛樂隨筆
13會員
62內容數
在這裡,我記錄遊戲、電影、影集與書籍帶給我的思考與感動。這不是專業評論,而是陪你一起回味與反思的娛樂隨筆。
Simon's娛樂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11/05
《Good Energy 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由凱西.明斯與卡利.明斯合著,主張從「細胞能量」出發,重新設計飲食、睡眠、光線與生活節奏,預防慢性病與代謝失衡。書評以實踐觀點出發,帶讀者理解壞能量的根源,並從日常的選擇中重啟身體的節律——讓陽光、腳步與每一口食物,成為細胞重新呼吸的開始。
Thumbnail
2025/11/05
《Good Energy 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由凱西.明斯與卡利.明斯合著,主張從「細胞能量」出發,重新設計飲食、睡眠、光線與生活節奏,預防慢性病與代謝失衡。書評以實踐觀點出發,帶讀者理解壞能量的根源,並從日常的選擇中重啟身體的節律——讓陽光、腳步與每一口食物,成為細胞重新呼吸的開始。
Thumbnail
2025/10/10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2019)揭示改變的祕密: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環境與設計。詹姆斯‧克萊爾以四大法則——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帶我們從微小行動中累積巨大複利。這本書提醒我,成功不是一次爆發,而是日復一日的精準疊加,讓改變自然而長久。
Thumbnail
2025/10/10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2019)揭示改變的祕密: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環境與設計。詹姆斯‧克萊爾以四大法則——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帶我們從微小行動中累積巨大複利。這本書提醒我,成功不是一次爆發,而是日復一日的精準疊加,讓改變自然而長久。
Thumbnail
2025/09/19
《納瓦爾寶典》(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書評:矽谷投資人納瓦爾·拉維肯特的人生智慧合集。探討財富自由、槓桿與複利、長期賽局與快樂哲學。本文結合金句與個人反思,分享如何在 AI 時代運用槓桿,避免比較與「應該」陷阱,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9/19
《納瓦爾寶典》(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書評:矽谷投資人納瓦爾·拉維肯特的人生智慧合集。探討財富自由、槓桿與複利、長期賽局與快樂哲學。本文結合金句與個人反思,分享如何在 AI 時代運用槓桿,避免比較與「應該」陷阱,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從個人部落格、YouTube 頻道到 TikTok、Instagram Reels,自媒體行銷已成為品牌與受眾建立連結的主戰場。在演算法取代報紙頭版、網紅比電視主持人更具影響力的今天,品牌若忽視自媒體行銷,將很難在資訊洪流中維持存在感。 本篇將帶你看懂自媒體行銷的本質、操作策略與成功關鍵,並分享宏
Thumbnail
從個人部落格、YouTube 頻道到 TikTok、Instagram Reels,自媒體行銷已成為品牌與受眾建立連結的主戰場。在演算法取代報紙頭版、網紅比電視主持人更具影響力的今天,品牌若忽視自媒體行銷,將很難在資訊洪流中維持存在感。 本篇將帶你看懂自媒體行銷的本質、操作策略與成功關鍵,並分享宏
Thumbnail
「AI自媒體行銷應用與無程式碼電商網頁設計實務班」的12堂課程 ---------------------------------------- 模組一:AI自媒體行銷應用(6堂課) 第1堂|AI行銷趨勢與平台生態 * 解析2025年台灣社群趨勢:探討短影音、直播帶貨及互動型內容的興起。
Thumbnail
「AI自媒體行銷應用與無程式碼電商網頁設計實務班」的12堂課程 ---------------------------------------- 模組一:AI自媒體行銷應用(6堂課) 第1堂|AI行銷趨勢與平台生態 * 解析2025年台灣社群趨勢:探討短影音、直播帶貨及互動型內容的興起。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自媒體行銷Notion整合運用實戰班 模組一:基礎概念與工具建置 * 生成式AI與自媒體行銷趨勢解析:這部分提供了對於AI工具在行銷領域的應用現況的深入了解,並且透過成功案例來激發學員的靈感。 * Notion AI功能全解析與基礎操作:強調Notion的基本操作與功能,這
Thumbnail
生成式AI與自媒體行銷Notion整合運用實戰班 模組一:基礎概念與工具建置 * 生成式AI與自媒體行銷趨勢解析:這部分提供了對於AI工具在行銷領域的應用現況的深入了解,並且透過成功案例來激發學員的靈感。 * Notion AI功能全解析與基礎操作:強調Notion的基本操作與功能,這
Thumbnail
自媒體行銷是通過各類自媒體平台, 如YouTube、 微博或抖音, 將品牌理念與內容行銷策略結合, 實現品牌策劃和推廣。 自媒體行銷強調品牌塑造, 透過個人化內容與目標受眾互動, 增強品牌識別度與信任感。 同時, 品牌發展策略中, 自媒體行銷能有效推動品牌影響力, 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自媒體行銷是通過各類自媒體平台, 如YouTube、 微博或抖音, 將品牌理念與內容行銷策略結合, 實現品牌策劃和推廣。 自媒體行銷強調品牌塑造, 透過個人化內容與目標受眾互動, 增強品牌識別度與信任感。 同時, 品牌發展策略中, 自媒體行銷能有效推動品牌影響力, 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平台一段時間後,你是否發覺網站沒有獲得太多的瀏覽次數、點擊數等互動?或是在各大搜尋引擎上搜尋一些關鍵字,卻無法在前幾頁就找到自己所發佈的文章?經營任何自媒體平台大多無法馬上就獲得明顯的成效,需要不斷的累積作品、調整內容及標題吸引流量,鎖定明確的目標客群等等。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平台一段時間後,你是否發覺網站沒有獲得太多的瀏覽次數、點擊數等互動?或是在各大搜尋引擎上搜尋一些關鍵字,卻無法在前幾頁就找到自己所發佈的文章?經營任何自媒體平台大多無法馬上就獲得明顯的成效,需要不斷的累積作品、調整內容及標題吸引流量,鎖定明確的目標客群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