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巴育上個月九日赴新加坡作了一次旋風式訪問,參加星國建國五十週年國慶。巴育在參觀盛大慶典及閱兵之後,有感而發地對隨行的泰國媒體表示,如果李光耀出生在泰國就好了,「他一定早已解決了我們(泰國)現在的政治分歧」。巴育也對新加坡在短短的五十年間,就從一個相對落後的小漁港,發展、建設成世界一流的經濟體,讚羨不已。
今年三月去世的李光耀,曾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九零年擔任新加坡總理,為新加坡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新加坡早年也曾經發生過種族暴動,但現在種族之間的和諧,是區域內的典範。巴育對李光耀的讚美,絕非過譽。
只不過,巴育有關如果李光耀生在泰國,泰國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都會解決的說法,不但太過於簡化、一廂情願,也不符合事實。真實的情況極可能是,「李光耀還好沒生在泰國」。
首先,巴育本人渾然忘卻他自己就是造成泰國政治分歧的一大原因。去年五月,時任泰國陸軍總司令的巴育發動政變,推翻了民選政府,大開民主倒車,成立軍事執政團,自任總理執政至今。這個政府最近又否決了憲法草案,等於變相地又把「還政於民」往後推遲至少一年。對於這個現象,泰國至少有一半的人是處於敢怒不敢言的情況。
▲發動政變的巴育,現任泰國總理
其次,巴育應該不會不知道,李光耀生前十分推崇、佩服泰國前總理塔信,還曾經公開表示,他看好塔信有朝一日會成為區域(東南亞)領袖。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二00三年前往泰國首都曼谷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時,也曾公開讚賞塔信的領導能力。當時正值吳作棟準備交棒給李光耀之子李顯龍之際,他在國際公開場合讚揚另一個國家領袖,相當不尋常,也足見他很認同塔信的能力。
那段時間確實是塔信最意氣風發之際,他帶領泰國走出金融風暴,推行了許多嘉惠貧民的政策,泰國的國際地位也一直向上提升。李光耀的預言,眼看就要成真。
只不過不旋踵之間,倒塔信運動就在二00四年開始啟動,反對陣營發起馬拉松式的街頭示威,造成泰國兩極對立日益嚴重,終於在二00六年九月,軍方趁塔信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際發動政變,塔信也因此流亡國外。
塔信雖然遭政變推翻,依然在國內有相當聲望,也廣受貧苦大眾愛戴,所以能再度藉「人民力量黨」贏得大選,而且在二00八年二月風光回國。結果,政敵又開始發動街頭運動,並且準備以頗有疑義的一項地產交易案件將他判刑,事前獲得風聲的塔信於是再於同年八月藉赴中國參加奧運開幕式出亡。
▲泰國前總理塔信
同樣的,流亡在外的塔信再次藉「為泰黨」在二0一一年贏得大選,而且祭出奇招,把毫無政治經驗的妹妹穎拉推上總理之位。結果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反對陣營於二0一三年底發動長期大型街頭示威,也才讓巴育領導的軍方能夠再度以「恢復國家秩序」為藉口,於次年五月二十二日發動政變,徹底推倒穎拉政府。
以李光耀的政治經驗以及歷練,他當年必定有所本才會推崇塔信,而塔信確實也是泰國有史以來最能幹的總理。李光耀可能作夢也沒想到,塔信的下場竟然會是如此。
李光耀當然也很能幹,但他當年擔任新加坡自治邦總理時,是一心一意要新加坡留在馬來聯邦裡的。結果馬來聯邦忌憚李光耀的長才,深恐他的力量日益坐大,才在一九六五年把李光耀以及新加坡一併踢出聯邦。
就這一點來說,李光耀在政治上的遭遇和塔信其實是一樣的,兩人都是樹大招風,但相似處也到此為止,以致最後兩人的命運也產生了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新加坡當年是被迫獨立的,李光耀在宣佈獨立時不知所措、誠惶誠恐,甚至潸然淚下。還好,馬來西亞把新加坡給了他,不像塔信只能流亡國外。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光耀真是還好沒生在泰國。
(首頁特色圖片來源:Photo Credit: Downing Street@ Flickr BY CC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