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世界閱讀日的隨想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閱讀日,台灣的教育界多年來雖然看重閱讀,但是在校園內似乎沒有在這個專屬的日子裡有哪些特別的活動。
記得有一年到馬來西亞巡迴演講時,剛好碰到世界閱讀日,親眼目睹學校裡上千位學生在烈陽下席地坐在大操場一起閱讀,這麼壯觀的畫面令人難忘,隔天看報紙,才知道我去的那個學校不是特例,而是眾多學校都很「習慣」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
其實閱讀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是現在學生的文字閱讀的專注力與理解力,似乎沒有隨著社會的重視而有進展,我想網路時代且智慧行動裝置的盛行,現代人已經習慣於影像以及片斷零碎的訊息,真的很難專注在長篇大論或需要深刻思考的文章,而且一個人每天就是二十四小時,上網時間排擠了書本閱讀時間也似乎是莫可奈何的事,安安靜靜的閱讀一本書已經成為非常奢侈的行為。
難怪書的銷售愈來愈困難,因為大家真的沒時間,偶爾有空檔大概也不習慣厚厚的,純文字的書。
不過,資深出版人郝明義先生是樂觀的,他認為紙本的書籍一定不會消失,因為數位或網路閱讀,這種具有動態,具象或社交特性的閱讀,就像是白天,而紙本閱讀的特性,孤獨、靜態且抽象,就像黑夜,這兩種特性對人類的精神健全發展是同等重要的,取得平衡才能活得自在。
的確,紙本純文字的閱讀是需要高階的能力,因為也是抽象的,另一方面也必須經由有系統的訓練,才能具有理解的能力,我相信人類文明的高度發展,也得歸功於人類能夠專注地沉浸於這些抽象的思考。
我們常說的網路訊息的零碎,其實是符合在文字發明以前的狀態,人類以身體感官直接感受這個世界,一點一滴累積適應環境的知識,這所謂一點一滴的累積就是現在網路時代的片斷非線性訊息的獲取吧!
文字的出現,透過紙本將知識有系統(線性、結構性)的匯整,從此我們可以不必事事透過親身經歷,就能獲得足夠的知識與建構對世界的完整認識。
因此文字或書本的閱讀對未來世界愈來愈重要,因為低階的工作大部分會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給取代,好一點的工作勢必要耗費更多心神在建構高階的思考能力。
但是文字閱讀是困難的,有門檻的,如何吸引現代的孩子願意閱讀一本本的書,如何讓他們覺得看書是有趣的,如何利用人類天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
在推動閱讀時,利用孩子喜歡聽故事的本能,在最懸疑處停下,然後讓他們自己從文本中去找到「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的動機……
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有趣,甚至會迫不急待想跟身邊的人分享,這才是引領孩子進入閱讀世界的不二法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