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在紛亂的世界裡,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總是覺得長期以來,台灣人都懶得思考,或者應該說是不懂得如何思考,形之於外就是講話沒邏輯,前後矛盾。這些人即便考上頂尖大學或當到多高的主管,並不代表就知道如何思考。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必修課始終沒有哲學課,老師也不鼓勵學生思考,反正只要將標準答案背熟,算式題型反覆練習就能夠應付台灣的升學考試。從小不知該如何思考的人,長大變成名嘴當然也不會就突然開竅。
我自己是在我雙胞胎女兒上高中後,開始用新聞議題為媒介,訓練她們的思考力。從報導或評論中,要她們去找出作者立論的動機,以及內容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意見,同不同意作者的論點?若同意,為什麼?若不同意,為什麼?
我也會提醒她們,若自己不了解這個主題,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也沒有關係,可以從作者的陳述裡尋找他的邏輯有沒有漏洞?例證完不完整?
當她們要發表某些看法或意見時,我也會要求她們用作者建議的思考行動法則,先選邊站提出自己的理由之後,再反向思考,站在對方立場去找出不同想法。記得我讀中學那個時代,辯論比賽很流行,比賽的規則很值得當今台灣每個政治人物參考,辯論有正方有反方,往往我們要在比賽上台前一刻抽籤才能知道自己是正方代表還是要為反方護航,換句話說,我們在準備資料時,必須同時尋找支持正方與反方的論點。
這在台灣當下社會往往把跟我們不同意見的人,不是當作搞不清楚狀況的笨蛋,就是居心叵測的壞蛋,只有意見,只有意識形態,而不會靜下心來思考。其實絕大部分的社會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當然更沒有標準答案,選擇的標準會隨著看重的時間是現在或未來,現在擁有資源的多或少,甚至看重的價值,對未來的想像……等等因素,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很少有皆大歡喜、沒有缺點的政策。
總是很感慨,現代人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除了原先的電視、廣播、網路到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不被媒體左右了心智能力,並且在紛亂的資料當中,獲得真正有用的訊息。
尤其對年輕人而言,近幾年網路新聞早已取代傳統的媒體,以前媒體的記者與編輯負責生產與管理訊息,除了是傳播者也是個守門員,但是來到人人可以發聲的時代,網路上充斥各種來歷不明且未經查核的訊息,甚至很難追索來源,再加上網路的擴效應太快又太廣,後果往往超出任何人的掌握之外,所以協助孩子使用網路,建立正確的習慣與培養分辨的能力,是當今最迫切的素養。
而且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對我們會有那些影響?
當然,任何人要在這紛雜的世界,釐清許多議題的來龍去脈,的確很不容易,因此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