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聖誕夜的幽靈

今天晚上聖誕夜你會怎麼渡過的?
我不是教徒,平常也不曾進過教堂,但是時間容許的話,在聖誕夜我會就近找個教堂聽人唱聖誕歌曲,然後回家看每年聖誕夜必看的電影「小氣財神」。
小氣財神是根據160年前,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原著「聖誕歌頌」所拍攝的。狄更斯的那個時代,正是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城市快速興起,人口集中,貧富懸殊大,有許多境遇悲慘的工人與小童工,他的作品如「塊肉餘生錄」以及「雙城記」,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巨作。
每年重看「小氣財神」,每次都還是令人感動不已。透過聖誕夜裏出現,來自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個鬼魂的引領,讓原本冷酷自私自利的富翁史顧己,重新體會到聖誕節真正的意義:「……聖誕節是表達仁慈、寬恕與快樂的時光。這一天所有的人不約而同的打開他們的心胸,想到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其實大家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而非豪不相干的生命體啊!」狄更斯這麼寫著。
現今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非常大,因此人人都有充份的藉口來逃避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小氣財神裏的聖誕夜幽靈們,帶著史顧己去回顧他年輕時候曾有的夢想,年輕時的熱情,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他曾經接受多少人的協助與善意對待。現在之鬼則帶他去看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中忽略掉的社會現況,原先他以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如他想的那麼一廂情願。未來鬼魂則帶領著他去看到未來的情景──假設他目前不改變,不做點事情時,他所面對的未來世界就是如此悲慘。
劇情非常簡單,但是我卻一年又一年不斷反覆地看,不斷地提醒自己。
在荒野裏,伙伴們常常互相勉勵、互相提醒,要「憶起自己的初心」,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困頓,生活中的挫折,甚至伙伴們做事時彼此產生的誤會與傷害時,只要我們能重新回顧自己當初加入荒野的那起心動念,往往就可以讓我們鼓起勇氣,湧現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