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有兩條路,我選擇走那寂靜的一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寶記錄)

詩人佛洛斯特那首著名的詩《未曾選擇的那條路》不知道鼓舞多少人,走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路。詩中說「在那黃樹林的岔道當口──而我,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條,這使得之後的一切是多麼的不同」,野地錄音師范欽慧選擇的不僅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同時是一條寂靜之路。

范欽慧機動性強,讀傳播的背景培養她極強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反應能力。認為「角色本身就是個冒險」把變化當作生活的她,每天都在探險,悠遊轉換於各個角色。人生的前半段是自由人,當廣播電台主持人、拍紀錄片、寫書…後半段是組織人,在大自然裡錄聲音,累積18年的經歷與能量在2015年成立台灣聲景協會,保護大自然的聲音,讓更多人以聲音的角度聆聽環境、保護環境。

變態筆記

范欽慧幽默地把自己人生經歷的三個不同階段比喻為「我的自然變態筆記」,就像有些昆蟲生命週期會歷經變態的過程,卵、幼蟲、蛹、成蟲。在1997年「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一詞還很新,多數人皆認為進入大公司有穩定的職業才是保障的年代,范欽慧辭掉原本在天下雜誌的工作,開始自我探尋的旅程,從找到自己熱愛、關心的事物,更進一步推廣。走入自然、發現寂靜、保護寂靜,變態的三階段分別名為:「本我、真我、超我」。

「本我階段,是比較自私,發揮、利用自己的所學與專業。」大學讀新聞系,又到美國讀廣播電視電影,做節目就是她的專業:企劃、採訪、腳本、製作…工作一段時間,就會開始探究我是誰這個問題,於是進入真我階段,辭掉工作,想辦法創造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環境。范欽慧向教育廣播電台擬了廣播企劃提案,希望能開設「自然筆記」,台灣少數以田野錄音為特色的廣播節目。

通常一集廣播的節目錄製費用至少三五千元,而自然筆記一集錄製的費用全部加起來竟然只有1000多塊,但是他不在乎。就這樣一集集錄,廣播電台的節目常常更新,而范欽慧的節目從18年前成立到現在每個星期三晚上七點到八點,打開AM1494教育廣播電台范欽慧始終如一用她磁性的聲音、帶我們跟著她一起冒險。范欽慧以苔蘚勉勵自己,苔蘚雖矮小容易被忽略,但是不需依靠別人,能憑自己的全身力量,行光合作用,於是成為自侏羅紀時代以來一直還存在的植物。「自然筆記」是教育電臺裡預算最少的節目,從企劃、聯絡、採訪到剪輯都要自己來,但也因為這樣自然筆記一直「存活」至今,也帶領范欽慧在真我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改變自己,進入到自然與聲音的世界。

而最後的超我階段是一個不斷在進行的過程,「每個禮拜有一個人上節目來跟你講故事,那是多麼大的旋律共振。」把自己接收的感動、接觸的故事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也能感受到。

石頭的故事

我從沒有想過,自己在野地聆聽了十七年的聲音後,會因為一顆石頭,走上一段不可思議的神秘旅程。

製作節目一直用視覺說故事的她,「那時候就開始想為什麼不用聲音說故事,於是開始嘗試用大自然的聲音說故事。」

民國一百年,承接了林務局的委託案,要以一年的時間,按月份到台灣各個國家森林園區錄音,進行台灣山林聲景的記錄與調查,出了「離家出走-一起去森林」有聲書,記錄著山裡的聲音與巡山員、解說員、自然觀察家等在山裡工作的人的故事。女兒的週記常常記錄在森林裡的奇妙奇事,週記本還因此被傳到校長室呢。

因為委託案,對森林遊樂區內的步道做了完整的調查,也因此當閱讀美國錄音師戈登漢普頓「一方英吋的寂靜」時,聯想到太平山上的暖溫帶雨林。戈登漢普頓把一顆印第安石放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霍河雨林,並宣誓將捍衛這一平方英吋之地遠離所有噪音污染,而這將同時使三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地區保持原始自然之聲。

范欽慧寄信給戈登漢普頓向他表達對他所作所為的欣賞,並把自己在森林中錄到的天籟CD寄給戈登。戈登回信邀請也她寄顆石頭讓他放在「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上。於是范欽慧把一顆來自東部發源於中央山脈的石頭,寄給了戈登,兩個月後這顆石頭寄回她手中,跟著范欽慧去日本、義大利,最後決定帶它去宜蘭的太平山,為寂靜發聲。什麼是寂靜?「我想要追求的寂靜,並非無聲,而是生命的本然,在美國錄音師戈登漢普頓的定義中,寂靜就像是瀕臨絕種的動物,需要更多的保護。」

范欽慧說,希望有一天,翠峰湖的環湖步道能成為台灣第一個寂靜山徑,來到這裡的遊客不僅來這裡遊樂、呼吸芬多精、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安靜欣賞自然的音律,受不一樣的寧靜品質,感受更多細微,更貼近自己。

聲景工程聲音教育

一次,在北美館看到某代畫家郭雪芙畫的大稻埕。那是1928的大稻埕,畫面很寧靜,夕陽斜照,不遠處一座鐵橋、老婦人在種田。後來范欽慧看到一張照片,相同地點,80多年後的大稻埕。鐵橋已經變了樣,沒有稻田,取而代之的是建築物。「我們可以用畫面去拷貝去還原當時的影像、當時的氛圍,但我們永遠不能還原像現場的聲音。」「你回得去嗎?」范欽慧說做自己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或許已經無法還原聲音,回到寂靜,但是讓大家重新學會去「聽」很重要。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萬物都存在的境界,保護荒野之聲,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聽得到。

就像是18年前做節目,像苔蘚,把個人的慾望擺得很低,在過程中盡其行光合作用,有很多收穫與體會,並在把這些養分回饋給自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臉書看到靜珠今天從荒野新竹分會的祕書處退休了。她在荒野工作了十九年,記得二十多年前,有一年新竹分會周年慶晚會的最後,在漆黑的會場,蠟燭在大家的手上輪流傳遞,同時分享自己的期待與祝福。 靜珠講的話至今仍記憶猶新,首先她感謝荒野帶給她的啟發與感受,最終他說,希望臨終時棺木上能覆蓋荒野的旗幟,當時靜珠應
Thumbnail
在臉書看到靜珠今天從荒野新竹分會的祕書處退休了。她在荒野工作了十九年,記得二十多年前,有一年新竹分會周年慶晚會的最後,在漆黑的會場,蠟燭在大家的手上輪流傳遞,同時分享自己的期待與祝福。 靜珠講的話至今仍記憶猶新,首先她感謝荒野帶給她的啟發與感受,最終他說,希望臨終時棺木上能覆蓋荒野的旗幟,當時靜珠應
Thumbnail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
Thumbnail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
Thumbnail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
Thumbnail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
Thumbnail
我是柯泯薰,木可柯、泯滅人心的泯、利益薰心的薰。 初見柯泯薰是在多年前的南方,當時南國的天氣炙熱,夏夜裡聽見她的聲音,像森林裡的螢火蟲,點亮了些什麼,有什麼開始發光。於是柯泯薰的音樂伴著我從南方搬到風大的城鎮,在陪著我來到潮濕的台北,她成為了那種你不會每天播放,卻永遠不會忘記的聲音。
Thumbnail
我是柯泯薰,木可柯、泯滅人心的泯、利益薰心的薰。 初見柯泯薰是在多年前的南方,當時南國的天氣炙熱,夏夜裡聽見她的聲音,像森林裡的螢火蟲,點亮了些什麼,有什麼開始發光。於是柯泯薰的音樂伴著我從南方搬到風大的城鎮,在陪著我來到潮濕的台北,她成為了那種你不會每天播放,卻永遠不會忘記的聲音。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心靜美感世界即肇建於此—愛每個字、一筆一劃,心馳眼前的光,也神迷於幽蔭暗影;又因為她通過大量閱讀加上萬里行腳的積累,啐啄同時,於是激蕩而為自成一格的創作路數,不管是詩或遊記、書法或水墨,既有生命、時空的深度,又充滿輕盈喜樂。 如其有心,溪聲山色都是悟道契機;只要有愛,生命即是一席目不暇接的豐盛歡宴。
Thumbnail
心靜美感世界即肇建於此—愛每個字、一筆一劃,心馳眼前的光,也神迷於幽蔭暗影;又因為她通過大量閱讀加上萬里行腳的積累,啐啄同時,於是激蕩而為自成一格的創作路數,不管是詩或遊記、書法或水墨,既有生命、時空的深度,又充滿輕盈喜樂。 如其有心,溪聲山色都是悟道契機;只要有愛,生命即是一席目不暇接的豐盛歡宴。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人是人,我是我,總而言之,我喜歡走自己的路。—— 西田幾多郎」 我也喜歡走路,走自己的路。在高速改變的數位時代,遠離主流大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做任何事都保持行走的步調,慢慢來,快快到,讀書,思考,旅行,創作,一步步趨近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人是人,我是我,總而言之,我喜歡走自己的路。—— 西田幾多郎」 我也喜歡走路,走自己的路。在高速改變的數位時代,遠離主流大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做任何事都保持行走的步調,慢慢來,快快到,讀書,思考,旅行,創作,一步步趨近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心累了。就來樹上吧!』 我喜歡樹上的安靜,看著地面上的一些動靜,然後,欣賞小鳥們的對話和覓食。 這樣的優雅和不同的視角享受,有一種舒服的美感。清清靜靜的。
Thumbnail
『心累了。就來樹上吧!』 我喜歡樹上的安靜,看著地面上的一些動靜,然後,欣賞小鳥們的對話和覓食。 這樣的優雅和不同的視角享受,有一種舒服的美感。清清靜靜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