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昇輝 我第一次看《東京物語》是在 1985 年 9 月,當年我25歲,還沒結婚,也尚未為人父,純粹就是以欣賞一部經典電影的角度,來感受小津安二郎在影像經營上,以及感情鋪陳上的偉大。 第二次看是在前幾年數位修復版重新上映時,不只父母已像笠智眾和東山千榮子一樣年紀,自己也已人到中年,加上子女當時都即將陸續自大學畢業,往後也可能會面臨到故事中那對老夫婦的處境,內心自然為之一震。 小津在這部傳世經典中,用他一貫溫暖的語調,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與對話中,道盡了一對鄉下老夫婦到東京探望三名成年子女的心路歷程。劇情完全沒有戲劇性的轉折,有的只是年邁父母的諒解,以及子女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奈。 大兒子是位醫生,雖然有心陪父母去東京到處走走看看,但常有病患的緊急醫療需求而必須爽約,只好麻煩經營美容院生意的妹妹代勞。不料,妹妹也因為生意繁忙,無法陪伴父母。兩人一度還想出錢請父母去溫泉旅館度假來解決此一難題。最後,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已成寡婦的弟媳婦來負責。所幸這個溫柔婉約的媳婦真的成為這對老夫婦在近乎走投無路時的最後支柱。飾演媳婦這個角色的人,就是小津最重要的班底演員原節子。原節子甚至在小津過世後,決定再也不演出任何電影。 母親最後在要結束東京之旅時因病而過世,三名子女回到家鄉處理後事,完全映現了「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中國古諺的苦澀。 照顧年邁父母這件事在真實人生中,經常都成為兄弟姊妹衝突的導火線,一則可能因為勞逸不均,二則可能因為經濟條件不同,三則對於醫療看法常常不同。我身邊有太多這種案例,而這時我會慶幸我是父母唯一的兒子,至少不必面對兄弟姊妹的歧見與爭執,但相對而言,自己則完全責無旁貸。不過,別以為獨子會比較輕鬆。獨自面對年邁的父母,也可能讓自己的人生瀕於崩潰,余文樂在《一念無明》中,做了最讓人心痛的詮釋。 我目前和父母並非住在一起,但都住在台北市區內。他們兩人雖都高齡八十以上,也都有些疾病纏身,但還能彼此照顧,也算我的福分。他們不必舟車勞頓來看我,而是我只要碰到假日就儘可能去看他們。 我很少帶他們出門遊玩,因為在很年輕時看《東京物語》,就讓我警惕絕不能讓年邁的父母出外太勞累,避免因此而生病,然後照顧病人的重擔就得落在我的肩上。現在他們年紀愈來愈大,走路也漸漸沒力,更不可能帶他們出門,結果就是我們三個人無聊地看著電視,聊天有一搭沒一搭,最後一起吃個飯,草草結束一個探親日。如果當年沒看過《東京物語》,或許我就會常帶他們出去玩,即使害他們勞累生病,可能都比日子無聊要好。 此外,當年怎知自己後來會生三個小孩?當年同情老夫婦的遭遇,怪罪子女互踢皮球,但現在自己也已進入人生下半場,難道自己未來也要來演《東京物語》的台北版嗎?子女也會在工作家庭兩頭燒中,再難承擔陪伴父母之責嗎?我們這群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其實早有自知之明,爾後定當自力自強,不能成為子女的負擔。以前的觀念是「養兒防老」,現在我們都自嘲要「養老防兒」。 很多人把退休生活稱為「人生下半場」,我認為似乎過於消極,難道意謂正在等待人生終了的鐘聲響起嗎?我喜歡改稱「第三人生」,比較積極一些,因為未來將是一個必須開展的嶄新人生。一旦你用第三人生來看自己的餘年,心境上就不會依賴子女了。 我來不及給父母比較開心的晚年,但來得及讓自己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 多年後,看到是枝裕和的傑作《橫山家之味》,恍若小津電影重現眼前。片商取巧地用了小津遺作《秋刀魚之味》的句型,做為這部電影的中譯名。小津的秋刀魚是象徵,是枝則有一頓真正的親人聚餐。席間的對話道盡了彼此間的微妙情結,有怨懟、有遺憾、有諒解、有釋懷。 兩片也有巧妙的連結,子女都是二男一女,其中都有一個已經過世。《東》片是父母去看子女,《橫》片是子女去看父母。前者的父母對子女一視同仁,後者的父母卻對兩個兒子有不同的期待而感到失落,因為優秀的長子出了意外而英年早逝,只剩下不成才的次子讓父親傷心失望。 每年家人都在長子的忌日團聚在一起,連當年因為救他而讓長子罹難的年輕人也會在當天來上香。飾演母親的樹木希林難掩抱怨:「為什麼不是你死呢?為什麼最後是我兒子去死呢?」這種人情之常,最是令人鼻酸。其實,父親或許也在心中抱怨:「為什麼死的是長子?如果是次子,或許還不會那麼傷心。」 除非家中只有一個子女,不然對子女能否完全公平對待,絕對是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最嚴峻的考驗。 「課業」常常是父母衡量子女成就最簡單的指標,而且也是拿子女來炫耀比較的重點所在,但這是最危險的事。以我為例,我有一對雙胞胎兒女,男生功課奇差,但音樂才華洋溢,女生功課奇佳,一路考試都是第一志願,若用傳統價值觀來看,肯定就像片中的親子關係。 每個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絕不可能用同一標準來看待,這是我很早就有的體悟。我對他們只有兩個要求:「善良」和「努力」。前者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後者則是只要在他們有興趣且擅長的領域努力學習,我就能夠接受。能念書的小孩,就努力考國立大學前段班,讓未來就業可以相對平順安穩;不能念書的小孩,別強迫他們追求課業的進步了,反而該讓他們學習並精進一技之長。年輕人或沒有子女的夫婦,比較容易支持我的看法,但你要有子女的父母認同,確實還有一些迷思必須讓他們體悟後才有可能接受。 以往的電影,絕大多數都希望給觀眾正面激勵的結局,但近年來同情魯蛇的電影愈來愈多。《橫山家之味》讓人最感心痛的角色,無疑是由阿部寬飾演的那個不成才的次子,後來是枝裕和延伸這個角色,又找了樹木希林再次飾演他的母親,拍出了某種程度的續篇《比海還深》,把魯蛇的困境,做了更溫暖動人的描述。 《橫山家之味》不僅觸及親子關係,對老夫老妻的相處也多所著墨。老年夫婦做到相敬如「賓」已經不易,只要不是每天相敬如「兵」就好了。夫妻一生相伴其實非常不容易,現實生活中到老仍能恩愛恐怕並不多見。我去探望父母時,他們也偶有口角,自己和老婆生活近 30 年,陳年舊帳也時常被重新提起而冷戰,這時如果各自發展不同的社交圈,誠如日本人所謂的「卒婚」,其實不失為維繫老年夫妻生活的解決良方。 電影經常在反映真實的人生,但觀眾的年齡和角色的年齡不容易完全一致,所以很難有同樣的解讀。不到那個歲數看,雖然不易感同身受,但可以給未來人生啟發,有機會來得及。超過那個歲數才看,感觸肯定很深,但或許已經來不及了。這和人生完全一樣,強求不來,只能隨緣。 ※ ※ ※ 施昇輝,以投資理財類的書籍成為暢銷作家,但骨子裡卻是道地的文青,曾出過一本由看電影來勾勒其一生的《一張全票,靠走道》(有鹿文化出版),也是他 8 本著作中最喜愛的一本。這位剛滿 57 歲的大叔,迄今已看過 4766 部電影。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在各大報章雜誌撰寫影評,近年才又重拾銳筆,最擅長將不同的電影進行交叉比對,另闢觀影的樂趣。 ※ ※ ※ 全文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 ※ ※ ※ 【釀電影】2017年12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主編的話〉by 張硯拓 《太遲或太早的團圓飯》專題 〈從對不起到謝謝你——談李安與父親的告別〉by 乃賴 〈《第二扇窗》,親子生離死別場面最美的樣子〉by 雀雀 〈我們都一樣,踉蹌在《幸福路上》〉by 陳昀秀 〈面對年邁的父母,以及即將年邁的自己——看《東京物語》和《橫山家之味》〉by 施昇輝 〈希望你能寬容——阿莫多瓦《沉默茱麗葉》〉by 施彥如 〈比海還深的是親情〉by 肥內 〈《顛父人生》:瘋癲父親不合時宜的愛〉by 陳芷儀 《釀影評》 〈普世真理之旅:《尋找約翰柯川》〉by 但唐謨 〈《聖鹿之死》:渺小的人類,你以為你是哪根蔥啊~~!〉by 希米露 〈英雄的第二次救贖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by 橘貓 《釀專訪》 〈專訪《幸福路上》導演宋欣穎〉by 雀雀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