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災防新政:從受災應變,到減災、整備

「防災、減災、受災、應變、復原、整備」
在智庫工作,定期都會有幕僚會議講座, 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實業家,或者是學者,來分享專門的知識,以及可供倡議的政策。
這一次的講座,邀請王价巨教授,來跟智庫,以及國會的同仁們談談防災體制上,台灣面臨的幾個共通問題。
王教授認為,過去不管在花蓮、台南的的震災,或者是風災,我們不斷的在「受災、復原、應變」中輪迴。但是,我們少了「減災、整備」這兩個重點。減災的目的,在於下次災害來臨時,可以將災情降低,諸如硬體強化、軟體訓練 ; 整備,在於遇到災情時,平常備有足夠的資源應對。而其中最令人感到擔憂的,就是在緊急「應變」的時候,漏掉了「減災」這個觀念。應變的時候,常常會有要救急、救險的需要,也常有首長展現出快速造橋、鋪路、移除障礙等效率,但是因為救急,反而無法好好的做好之後的減災建設。這是台灣從有能力應付災變,提升到有能力減少受災的重大分水嶺,有事我們必須要從「受災、應邊」循環跳脫出來的重點。
除此之外。他過去看過台北以及台東的防災計畫,但是發現到,兩者之間的內容既然一樣,並沒有因應當地特有情境進行計畫。
王教授談到,現在台灣的防災科技,防災產品其實品質非常好,但重點是管理。

指揮官訓練

在美國,地方政府首長,都會有緊急應變的訓練,也就是說,不是「坐上」指揮席,就會指揮,而是經過訓練後的指揮。台灣這種大家排排坐、唸稿的狀況,並不存在。所有的危機應變SOP,都將會反覆演練。台灣的防災演練,常常是有一種物資、油料、血、體力無限的狀況,山貓一台一台來,軍人、消防、救災人員一車一車送,演練的最後總是圓滿完成任務。但是,這其實不完全正確。更應該做的,是把門關起來,包含媒體等都不能進入,真正去演練,在遇到最糟狀況的時候的資源上限是什麼。在這之後,進行「可能遇到的災變」是什麼,熟撚SOP。
台灣在遇到災害時,常常全國迅速調動物資,來到受災地,這是台灣人的愛心與熱情展現,接下來,就是首長在災區徹夜未眠,過去數十年來如一日。但是王教授認為,我們需要的,是在發生災情時,於各個受災地立刻有快速調查小組,立刻評估需要多少資源投入(人、物資、重機具),絕對不能無限上綱,畢竟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可能是連續、複合型的災變,並且座落在台灣的任何一處,過多資源投入,反而會有許多器具晾在旁邊。或者人員無法進入,遇到多重、多地災變,將會無法應付。
王教授最後提到,他認為中央防災部會必須實體化。平時專注減災、整備等,遇到災難,直接應變。之後台灣的災害,更不能以「災因」為導向,光是釐清「這是工廠的火災應該由經濟部管、這是工廠外的給消防署,這個是農委會的、這個水災可能是水利局的」,而是導向「災變」反應。
老師分享的非常多,許多國會助理們,也直接準備提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和我一起,從全世界的公共議題中發現共通問題,運用大格局,找到正確的解方。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