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當高齡化時代來臨 近年來,有許多以「如何迎接老齡化」為主題的書籍和報導專題,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共鳴。例如《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以關心和陪伴父母的角度出發,把照護的定位放在建立新的親子關係上;《下流老人》談的是日本老化嚴重,約每四個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銀髮族,且許多老人難以過著國家訂定的「最低限度的健康且有文化生活」,出現老後破產、可依攋的人少、老人漂流社會等問題;《報導者》米果以一篇「長照殺人事件背後的人生悲歌」來探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心境與困境,進而衍伸出的老人長照問題的社會事件。 人口結構的改變與高齡化的社會,對台灣已經具有相當大的急迫性,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20%。銀髮浪潮來襲,包含的層面有教育、社會福利、衛生醫療,以及社會文化觀念的改變等,但是我們的政策和產業發展,卻很明顯尚未為高齡化社會作好準備。年金制度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品質堪憂、老人居住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景象。 社企聚落與交點文化主辦的「社企樂園」長照系列活動,第一場請到林事務所創辦人林承毅為大家分享日本迎接老人世代的創新案例,第二場則由前行政委員馮燕老師談台灣的長照政策發展。台灣政府早在十年前就開始關注老齡化社會的趨勢,並將「長照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然而經過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不論是長照2.0、長照十年、長照服務法、相關子法,這些正在執行或即將執行的政策都尚需要持續修正,讓我們的長照藍圖有機會更臻完善。至於推動長照的困境,一方面還缺乏相關專業人力與經濟規模,另一方面也缺少更切合需求的商業模式被開發出來。 社會企業是解決的方式嗎? 若要看台灣社會企業如何解決銀髮問題,我們可以從知識連結與提供、青銀共創議題、服務和科技創新等不同的解決方式來了解。在知識和資訊方面,「銀享全球」致力於為銀髮相關組織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希望透過創新平台與多元的溝通管道,將台灣在銀髮照護產業的成功經驗推廣到世界。「亞太青銀共創協會」的創會理事長曹平霞,結合銀髮族的智慧、經驗、資源與人脈,協助年輕人創業,打造另類老少配模式。此外服務和科技的社會創新,則有將送藥到府服務的「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透過一群年輕有理想的藥師,首創網路預約處方宅配服務,把溫暖傳遞到每個角落,改變醫療資源不平等的情況。「龍骨王」團隊利用Kinect體感復健技術,開發互動式復健系統,讓老人得到做復健的樂趣,也提升復健者的意願與成效。此外,台灣有一些學生的作品也讓人感動,像是「回憶錄大富翁」遊戲,針對失智長者需求,將認知、配對、音樂等治療方式融入到遊戲中,幫助復健者在遊戲中復建,能延緩病情惡化,並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舉辦的銀髮設計競賽全球大賽奪下首獎。這些社會創新方式都鼓勵我們經由服務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是能為老齡化世代的來臨,建構不同未來的生活想像。 了解老人真正的需求 其實要談台灣「長照產業」的發展,需要正確理解每一個階段老人的需求,60歲、70歲、80歲都是不同的,每位老人背後經濟能裡的高低、健康狀況、能否自主日常生活活動,以及是否為失智老人、是否行動不便、是否需要排解寂寞…等,這些都會影響照護的方式,我們需要更深入了解老年照護的市場結構與消費者樣貌。當我們真正能與老人建立關係,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真正創造出適合的產品與服務,也才能真正打造台灣老人的幸福第三人生。 全文轉載自 社企聚落,原文標題:【社企樂園精華回顧】迎接台灣老人的幸福第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