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音樂的路上不孤單:感到迷惘,找MADZINE(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編者前言/小樹
(接續前篇文章〈創作音樂的路上不孤單:感到迷惘,找MADZINE(1)〉)幾個月前,認識了一個傢伙。長髮布衣包低垂,以為什麼新世紀仙人,與他在社群上的電音導師形象完全無法連結。導師之稱,不誇張,先後有多組樂團中人,透過不同方式找他學習合成器。教學之外,他同時有個人及組合的演出,作品發表產量更是豐富。此外,他經常發文點破不少盲點,而且文末總是如此落款:感到迷惘,#找MADZINE。

本刊特邀他將歷來的發文稍事整理,配合他耶穌般的形象,為大家送上百來則音樂論語。

感到迷惘,#找MADZINE。


51. 不要太急著完成一首曲子。

試著將原本三分鐘的曲子想辦法增加橋段、動機、音色,拉長到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然後再一口氣縮減回三分鐘。一個配器立體、故事豐富的曲子於是就這麼誕生了。

52. 數位音樂一年有兩個大活動:年初的NAMM Show會推出許多新產品,年底的感恩節有各種大特價。衝動購物之前思考一下這些活動是不是快要到了吧!

53. 設計音色就像是下棋,每一步都能預測接下來的各種變化,千萬不要因為當下的聲音難聽就放棄他。最令人意外的那一步通常最美好。

54. 數位編曲時,能錄類比樂器就錄類比樂器,不能錄時盡量選擇原本就是數位音色的配器。一面避免消耗太多時間在調整Sample樂器音色、一面拓展自己的音色調配能力。

55. 從聲音的需求去找器材,而不從器材的盲從去使用聲音。聽從自己的耳朵,而不盲從創作風格完全不一樣的前輩/老師。

56. 任何技能勤勞練習的話三個月就可以有一點樣子,也就是說如果與一個人超過三個月沒見,可能就不要以之前的成見看待他比較好。反之,如果想要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只要現在開始努力三個月就有希望。

57. 電子音樂在Live House演出的現場容易失去原聲樂器擁有的臨場感。多搭幾個輸出使用場地的吉他/Bass/Key音箱來彌補吧!

58. 電子音樂在Live House的現場演出通常不需要太多監聽喇叭,將額外沒用到的監聽喇叭往外對觀眾打吧!不論是送一般的Stereo或是將音樂內容分軌送出特別的小音效/Hihat/Snare都很有效!

59. 試著以音色做為編曲配器的考量。有時候其實只要單純把舊作品使用的Reverb /Delay/主奏合成器換一個Plugin執行工作,音樂的整體性就有可能改變。在沒試過的眾多Plugin中冒險看看吧!

60. 買今年的器材在猶豫不決的話,把音色最好的那個排第一位吧!告訴自己值得更好的!

61. 想要做一個全新的東西很好,不過知道並且善加使用自己現有的籌碼是讓作品完成度更高的捷徑。

62. 編曲軟體只是一個電子記譜的平台,他也許可以激發創意但對於創造創意的能力還是偏低。煩惱「想學編曲該用什麼軟體」之前,一定要先在腦中有曲子才行。為此在進行數位編曲前先對樂器、音樂、樂理、節奏等方向稍有涉獵之後才能言之有物。同理,煩惱「想從編曲跳去Live演出」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創作存量足夠了沒有?

63. 每個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小孩獨一無二,問題是我們要怎麼讓大家都這麼覺得。

64. 給予或吸收意見時要能分別性質:如果是藝術方面的建議應當放開視野,如果是技術上的建議應當確認是非。

65. 到處都有奇人異事、到處都有奇妙的音樂,有時候只是某方面的品味未開而無法欣賞。持續在自己可以理解的領域小幅度進行有意識地向外伸展也是培養藝術性的方式。

66. 分享一個簡單挑選錄音介面的方式:在預算內選擇出廠年份最新、input/ output最少的那一台。

67. 主動推銷自己的音樂非常重要,並不是只有到處張貼連結,而是要真的使用演出等方式逼人聽到音樂。我們都知道在滑臉書與IG時都不會開聲音的對吧?

68. 不浪費時間在音樂以外的娛樂的方式就是:培養、磨練熱情到超越其他娛樂。

69. 我喜歡把音樂分成五個要素:樂理、配器、節奏、混音、音色。精通越多項目就能讓自己的音樂更有深度。

70. 「初衷」、「過去」這些事都有可能包含內涵的累積,在經年累月的創作習性改變中,也可以回頭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遺漏了什麼以前明明很擅長的優勢,而不需要逃避過去的自己。

71. 販賣音樂早已不是音樂人唯一的生存之道。募資、贊助、提供個人化商品等,給支持你的人一個掏出錢來的理由/介質,是一個可以試試的思考角度。

72.忌三分鐘熱度。持續地主動以各種方式出現在聽眾周遭、在不同平台上刷存在感,而不是只限於自己的臉書粉專,給聽眾立體而非單一的印象,這就叫做經營。

73. 試著用節奏位移來考慮律動,而不是單一個聲音在哪一個拍點上。

舉例來說,一個小節有16個格子,如果原本在 3, 7, 8, 12, 15 這幾格的Hihat全部往左移動2格的話會怎麼樣呢?世界是很立體的,能夠從不同維度思考事情是一種才能。

74. 不要總是用16分音符編寫節奏,試試以1/24作為起手式吧!

75. 電子音樂曲風分類首重節奏、再來音色。怎麼做都不像的話試試下載一些免費節奏組音色素材包看看?反之,做出來的成品太無聊的話,用完全沒用過的鼓組音色試試?

76. 學習新事物時時常把「反之亦然」這件事掛在心中,試著思考逆向操作的方式來激發創意。

77. 擔心自己太弱、會被別人笑話,別人不喜歡自己的作品怎麼辦?先以尊敬自己為目標做起吧。

78. 機運這種事情就算現在錯過了,只要持續往好的方向進步或多或少之後都還會再出現的。把自己準備好,下次抓住他吧。

79. 如果覺得「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更好」這件事太有壓力的話不妨這樣想:明天的你會比今天好、所以今天唯一的工作就是成為明天的自己。

80. 對於那些常常說自己很廢的人哪:檢討自己至今努力方式的缺失,必要的話向朋友討論。意識到要完成的事情必須花很長時間才能精通,比方3~10年。停止討拍,開始做事。

81. 請停止在副歌加入沒有意義的弦樂。

82. 停止使用「董 疵 大 疵大懂大懂 大 疵」的節奏。

83. 記得我第一次自己煮飯的時候,煮了五個顆度的米下去三人份小鍋裡。編曲不是吃粗飽就好的學生餐廳。把每一個聲音做精緻遠比聲音很多來得重要。

84. 人很容易被「應該要做點改變」牽制住。要不要試著把一個曾經想努力的事情再拿出來努力一次看看?通往未來的路要從過去開始鋪。

85. 覺得人生方向卡關的話,不做任何調查的去Live House看看演出、和朋友聊聊天會是一個很好的疏通方式。從那個你已經答應過一千次「下次去看你表演」的樂團開始吧?

86. 在巡迴演出時發現自己最好的狀況是從試音開始到演出時喝完兩杯啤酒+一小小杯烈酒或其他(酒精啦)。早起工作的話,是早起上完廁所、喝半杯咖啡以後。多和自己的精神狀態熟悉一些吧!

87. 獨立製作的運作方式:

  • 先把音樂做好。
  • 思考自己過人之處。
  • 分析市場上的缺口。
  • 大力在各平台推銷。

88. 沒梗的話,就休息一天吧。今天累積的能量可以成為未來的糧食呦。

89. 期待的事不一定會在期望的時間發生,但不代表他就不會發生或不存在。

90. 忌以「我已經努力過了」來當作逃避努力方式錯誤、方向設定錯誤的藉口。承認自己的失敗,然後往對的方向走吧。比方說混音混了6小時結果混得很爛,因為一開始就不應該讓耳朵工作這麼久啦!

91. 編曲軟體的熱鍵突然都不能用了?記得把電腦鍵盤的輸入法轉成英文喔。

92. 試著培養勇氣與智慧去拒絕不適合自己的案子吧。

95. 針對混音的幾個事前處理:

  • 將音軌輸出成 Audio檔案,必要時先群組起來。
  • 開新工作檔匯入所有Audio檔案,並且將音量拉到最低。

這麼做是為了讓自己換一個工作的腦袋,以混音師的角度來看自己的音樂,你將能發現許多編曲時沒有發現的小瑕疵。

96. 音樂祭攻略(1)

  • 行程on ㄌㄤ一點,享受大家都在享受音樂的這個氛圍,不要勉強自己去聽其實沒有那麼好聽的團。
  • 雖然國外大團沒看很可惜,可是在地重點團每次都能炒起足以討論數年的話題,你可能也不會想錯過。
  • 盡量早起、吃超飽、喝個咖啡什麼的先在家大便完再出門,保持清爽的腸胃在音樂祭裡出奇的重要。
  • 並且半夜喝ㄎㄧㄤ了也比較不用擔心朋友會看到你褲子髒髒。

97. 音樂祭攻略(2)昨天大家的腸胃都還好嗎?

  • 昨天看到覺得不錯的對象今天就提起勇氣去搭訕吧!
  • 試著接受喝溫啤酒這件事,其實沒有那麼糟糕。
  • 不用把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團看得太重要,好的回憶通常都留在第一天而已。

98. 音樂祭前後都會有許多外國樂團在各地額外演出,覺得音樂祭後失重的話稍微搜尋一下,以支持這週末的本地Live House開啟自己的聽團人生吧!

99. 針對混音的幾個思考:

先粗混一次,將瑕疵記錄下來,退回編曲的工作檔去解決。將所有Audio檔案音量從零拉到平衡後,開始處理整體的空間。

整體的Reverb和原來的Audio音軌相反,一開始就要放很大的音量,然後慢慢往下減少。這是為了避免在音樂中加入太多不忠於原意的Reverb,就像美肌開太多一樣,好的Reverb應該要讓人感覺不出它的存在,可是mute掉之後卻有明顯的差別。

100. 關於混音的聲音處理:

如果發現無法在音場中加入好的Reverb,很有可能是本身Reverb已經很大、或是聲音顆粒包含太多不必要的尾音。

善用Google和Youtube, 今天讓自己學會Noise Gate的應用如何?

101. 不同的耳機類型會聽到不同的寬度。

  • 開放式耳罩:最寬、在中央的聲音會偏小聲比方vocal與bass
  • 耳道式耳機:寬、選擇大耳塞可以得到較多低頻
  • 封閉式耳罩:窄、中央的聲音會偏大、前後不明顯
  • 耳塞式耳機:容易因為塞的不平均而得到移動的音場

覺得主唱音量很滿意的時候、換個東西聽聽看吧?

102. 才華是對於藝術的感度與內化的程度,才華不夠用的時候通常是被自己的視野限制住而自己沒有發覺。

103. 發現許多學生的作品都忽視了精緻的高頻這件事情。通常是因為習慣acoustic 樂器編曲而對於高頻的配器想像就只剩下鈸類、卻忽略現有樂器自然振動出的高頻泛音。打擊感、速度感、驚喜、張力都在高頻裡面,試著更鑽研他們吧!

              【作者介紹】

raw-image
MAD(MADZINE),Synthesizer Sound Designer。主要在台日韓活動,與世界各國藝術家合作,2015-2016 曾以《梁香》與《楊鐘》Project 於全日本巡迴,2016 年末以《amelie electronic set 》巡迴於台日韓。

在參與劉冠詳編舞作品《棄者》(雲門劇場製作)《我知道的太多了》(海外巡演版)的聲音統籌、音效設計後,2017年開始以模組化合成器個人演出為主,發表個人專輯《STARMAN RETURNs》並與各國友人一同進行巡迴。2017年10月成為首位登上日本直播平台DOMMUNE演出的台灣藝術家。曾任政大數位音樂創作社講師、台中科技大學電子音像社講師、東海DJ社講師、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數位音樂課程講師。


【航向聲源的怪物船】是由小樹掌舵、SOSreader協助推行的線上音樂誌。每月皆有固定專題與不定期邀稿,歡迎你與我們一起搭上這艘船,體驗各種音樂新生態。

【精選文章】


所有圖片來源:MADZINE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物船的沙龍
64會員
41內容數
<p>由小樹領軍的線上音樂誌。怪物船上的人們不介意被當成怪咖,也不在意同溫層;渴望破浪,也享受逆風。最大的興趣,是不斷發現各種最有機的音樂新生態。</p>
怪物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9/10
我是怪物船的舵手—SOSreader的熊編。感謝大家自去年11月以來對小樹船長以及怪物船的支持,讓怪物船航行過了【明日的派對】 、【天然黑】、 【我們之間】 、【誰撿到我的二次元人格】 和【十年】等精彩的專題,與各位一同享受音樂場域被記錄為文字後的風景。
Thumbnail
2018/09/10
我是怪物船的舵手—SOSreader的熊編。感謝大家自去年11月以來對小樹船長以及怪物船的支持,讓怪物船航行過了【明日的派對】 、【天然黑】、 【我們之間】 、【誰撿到我的二次元人格】 和【十年】等精彩的專題,與各位一同享受音樂場域被記錄為文字後的風景。
Thumbnail
2018/08/02
Soma:我今天會以講述帶有樂器的民間譚為主,你可以放上一些覺得可以一起談談的樂器軼聞哈哈!今天會有Nay笛~~~哈哈哈! 大旺:先提樂器,我提供解說。
Thumbnail
2018/08/02
Soma:我今天會以講述帶有樂器的民間譚為主,你可以放上一些覺得可以一起談談的樂器軼聞哈哈!今天會有Nay笛~~~哈哈哈! 大旺:先提樂器,我提供解說。
Thumbnail
2018/07/04
活屋十講即將進行到第四堂,在第二堂討論到厭世風潮時,有位觀眾提出了十分新穎的觀點,驚豔全場。本刊立刻與他聯繫,請他更完整地陳述當晚的觀點。
Thumbnail
2018/07/04
活屋十講即將進行到第四堂,在第二堂討論到厭世風潮時,有位觀眾提出了十分新穎的觀點,驚豔全場。本刊立刻與他聯繫,請他更完整地陳述當晚的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作曲家有靈感的時候才會坐下來寫歌,但其實真正專業的作曲家生活應該是像個和尚一樣,每天都要排出一個固定的時間來作曲。(延伸閱讀: 每天寫兩分鐘的音樂,靈感從哪來?),這道理其實就和樂手一樣,如果你問一個專業的樂手「一個星期挑一天練8個小時的琴、和每天練習半小時的琴,你覺得哪個比較好?」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作曲家有靈感的時候才會坐下來寫歌,但其實真正專業的作曲家生活應該是像個和尚一樣,每天都要排出一個固定的時間來作曲。(延伸閱讀: 每天寫兩分鐘的音樂,靈感從哪來?),這道理其實就和樂手一樣,如果你問一個專業的樂手「一個星期挑一天練8個小時的琴、和每天練習半小時的琴,你覺得哪個比較好?」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樂譜的解讀 眼花撩亂的符號 一眼望去簡譜上除了數字外,就是很多有長有短的線,這些線條代表著拍子的長短,除了線條代表長短外還會使用「.」來代表原本音符延伸,拍子的呈現不局限於1/2拍、1/4拍,還會有3/4拍等等的拍子需要被表現出來,看得懂Do、Re、Mi、Fa Sol、La、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樂譜的解讀 眼花撩亂的符號 一眼望去簡譜上除了數字外,就是很多有長有短的線,這些線條代表著拍子的長短,除了線條代表長短外還會使用「.」來代表原本音符延伸,拍子的呈現不局限於1/2拍、1/4拍,還會有3/4拍等等的拍子需要被表現出來,看得懂Do、Re、Mi、Fa Sol、La、
Thumbnail
可能沒有人一開始寫歌就設定「我想寫一首芭樂歌」,但我認為寫出芭樂歌是必須經歷的,至少是非天才型的芸芸眾生(本人),能有方向依循的創作模式,因為所謂的芭樂歌就是已經經過驗證,大家都覺得好聽的成功方程式,在有經驗之後再刁鑽和弦、節奏,才能找到個人風格,下面分享自己的創作順序與心法。
Thumbnail
可能沒有人一開始寫歌就設定「我想寫一首芭樂歌」,但我認為寫出芭樂歌是必須經歷的,至少是非天才型的芸芸眾生(本人),能有方向依循的創作模式,因為所謂的芭樂歌就是已經經過驗證,大家都覺得好聽的成功方程式,在有經驗之後再刁鑽和弦、節奏,才能找到個人風格,下面分享自己的創作順序與心法。
Thumbnail
真的要創作的音樂家,還是得好好地、堂堂正正地,動手編出自己要的音符呀!不然坊間太多現成音樂罐頭,使得這時代的音樂聽起來越來越像,可不是創作者該樂意見到的。
Thumbnail
真的要創作的音樂家,還是得好好地、堂堂正正地,動手編出自己要的音符呀!不然坊間太多現成音樂罐頭,使得這時代的音樂聽起來越來越像,可不是創作者該樂意見到的。
Thumbnail
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各種新的產品能做到的事也愈來愈多,聽音樂的型態也改變了不少。小時候常見的錄音帶、CD也漸漸地變成不是大家主要聆聽音樂的載體。更多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各種音樂串流平台上聆聽音樂。 音樂製作也是一樣,從類比走向數位,電腦跟手機的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從以前動不動就要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Thumbnail
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各種新的產品能做到的事也愈來愈多,聽音樂的型態也改變了不少。小時候常見的錄音帶、CD也漸漸地變成不是大家主要聆聽音樂的載體。更多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各種音樂串流平台上聆聽音樂。 音樂製作也是一樣,從類比走向數位,電腦跟手機的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從以前動不動就要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跟我相同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聽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放鬆身心 另一方面是對歌曲達到一定的共鳴度 不論是歌詞、節奏、旋律方面 可是即使契合度在高.... 但那並不是100趴屬於你的故事! 因此想要創作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 記錄著目前生活的主旋律 當多年後聽到自己所創造的歌曲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跟我相同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聽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放鬆身心 另一方面是對歌曲達到一定的共鳴度 不論是歌詞、節奏、旋律方面 可是即使契合度在高.... 但那並不是100趴屬於你的故事! 因此想要創作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 記錄著目前生活的主旋律 當多年後聽到自己所創造的歌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