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歷史成為傳說,傳說成為神話。堯舜禪讓的故事也是這樣。相傳中國上古時期有二位道德高尚的帝王,堯與舜;在有生之年,就將帝位主動讓賢。堯傳位於舜,舜傳位於禹。這種權力交接模式被後世稱為禪讓制。但這有多大的真實性呢? 《竹書紀年》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顯然是舜監禁了堯才登上王位的。《韓非子·說疑》也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一個「逼」字倒出了「禪讓」的真相。可見古時對堯舜禪讓就有不同的說法。 但儒家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大力美化褒揚所謂的禪讓。孔子稱讚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意思是,「哇塞,好偉大喲!舜、禹之有天下也,不是爭奪來的!」這樣,在儒家一廂情願的長期美化下,堯舜禪讓成為了正統史觀。 後世也有許多人不相信這個傳說,提出了一些質疑。如曹丕借禪讓為名逼漢獻帝讓位後,得意地對群臣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但卻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其實運用一下生物社會學和組織行為學的原理就可以對所謂的「禪讓」制做出合理的解釋。 「堯舜禹」時代的初民社會規模很小,大不了就是一個部落,比猴群大不了多少。「堯舜禹」是部落的首領,部落中的每個人都有近距離觀察或接觸「堯舜禹」的機會。部落頭領的取代規則也如猴子一樣,完全取決於個體的力量。這是因為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能直接觀察到其它個體的表現,誰的力量大,誰的智慧高大家都很清楚。大家也明白,讓最有能力的人來領導對群體最有利,也最能服眾。因而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其它人都袖手旁觀,不幫任何一方,完全靠雙方的單挑決勝負。 當一隻年青的猴子不斷成長,當它的能力足以挑戰不斷變老的猴王時,就會向原來的猴王發起攻擊,通過激烈的搏鬥取得勝利,從而奪得王位,取得在群體中的最高權力,包括進食的優先權和交配的優先權。當然它也可能高估自己而失敗。而被打敗的舊王卻沒有性命之虞,或者留下來或被驅逐。 按照英國動物學家莫里斯在《裸猿》一書中的解釋,動物總是有天敵,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脅,如果相互殘殺會導致物種毀滅。為維持物種的存續,動物發展出一套臣服認輸的肢體語言,以避免為爭奪食物和配偶而相互殘殺。比如「黑猩猩會伸出一隻手作為臣服的姿勢,這使它的手極易被對方咬傷。因為發動進攻的黑猩猩絕不會咬戰敗者伸出的手,所以這一乞降的姿勢可以使強手息怒。」獲勝的黑猩猩就會停止攻擊,而不會再繼續傷害或殺害認輸的黑猩猩。動物之間,不會有自相殘殺,更沒有有組織的殘殺行為。動物只會要它獵物的命。 人類早期的組織跟動物一樣弱小,所以爭鬥規則與動物類似。宋襄公不出擊尚未渡河的敵軍,他這種「仁義」也是早期人類爭鬥規則的殘留。但當人類組織規模擴大與外部威脅減弱後,爭權奪利就變成了不擇手段你死我活。當個體間的的相互殘殺與有組織的相互殘殺都不會導致人類的毀滅了,這種保護機制就消失了。 這樣,我們可以大致明白所謂的「禪讓」是怎麼回事。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或者「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勢已去,畢竟人比猴子還是要聰明些,不一定非要比劃一下。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才趁機將之解釋為建立在高尚道德基礎上的主動讓位。 這樣解釋才說得通過。「禪讓」就是單挑決勝和受抑制的爭鬥,根本不是主動讓賢。 2017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