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vs安寧療癒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沈重文,請慎入)
這两天因為體育主播選擇遠渡重洋結束自己的生命,安樂死再度成為議題,生命的來去,其實人沒有選擇權,信仰佛的橘子認為,不該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要在最後這段路好好學習善待自己與如何道別。
身體的痛是一種考驗,陪伴,很重要,面對與病魔征戰的親人,需要慈悲關懷,他的痛,沒有人能理解和經歷,即便不捨也要牽著他陪伴他走完人生好好道別。
安寧,就是為減低病人痛苦而創的醫療,滿足病人身心靈是目前安寧工作一直努力的目標,照顧安寧病人不容易,他們不是大嬰兒,而是忍受痛苦卻需好好活著直到最後的一群人,不要阻止病人使用嗎啡,那是減低病人疼痛的唯一方法,回想柑仔照顧我的大寶貝那段時間,一直使用精油嗎啡針配方+絲柏(消水腫)+安定平衡(增加血氧濃度),來幫助我的大寶貝,為什麼病人需要這些,以癌末病人為例,大部份癌末病人除了癌細胞侵蝕身體產生的巨烈疼痛,因為身體排水功能下降,導致腹水,身體嚴重水腫,痰液無法自行排出,需經常抽痰,但抽痰次數過多,呼吸系統就跟著嚴重受傷損壞,更加巨身體疼痛,血氧濃度也跟著不穩定,所以癌末病人會需要這些精油輔助以減少打針及抽痰次數降低身體不適並穩定血氧濃度,也讓病人較容易呼吸。
安寧緩和醫療是以病人不接受插管,不做CPR急救措施,而是以疼痛控制減緩病人痛苦為主的照顧,讓末期病人自主尊嚴的走到最後。
病人選擇安樂死,一部份是不想忍受痛苦,一部份是心疼親人照顧的辛苦,這是病人的選擇,橘子經歷陪伴過程,看見大寶貝的痛,能理解病人內心的掙扎與親人的不捨,無法也沒有資格評論,無痛平安寧靜祥和的走完,對病人才是重要的,這是橘子的想法。
歡迎有想法的你,一起討論。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橘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1047461274869&id=100001088998048 那年,姐姐的身體長出硬塊,不忍年邁爸媽
    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1047461274869&id=100001088998048 那年,姐姐的身體長出硬塊,不忍年邁爸媽
    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和安樂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安寧療護著重於在生命末期提供全方位的照顧,讓病人舒適、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而安樂死則是一種結束生命的手段,在倫理和法律上都存在許多爭議。我們來聊聊這兩件事有什麼不同。
    安寧緩和療護中,家屬需面對許多困難抉擇,如是否進行某些治療。每個決定需根據患者的「目標」與「目的」來衡量,既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也確保不錯失重要機會。例如,延長患者時間以便見親友可能有意義,但僅延長痛苦則需考量。理解患者的願望,能幫助家屬更理性地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程。
    Thumbnail
    在安寧緩和照護中,醫療人員面對病人要求「打一針」來結束生命時,有諸多倫理考量。重點在於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與適當的醫療手段來緩解病痛,而非簡單地追求死亡結局。本文介紹雙果效應與緩和鎮靜的概念,安寧照護旨在尊重患者生命的自然歷程,提升生活品質,而非以結束生命為目標。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是一種專注於提升重症或末期病患生活品質的醫療服務,目標在於緩解痛苦、控制症狀,並提供全方位的身心靈支持。此醫療不僅限於癌症末期患者,適用於多種嚴重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肺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它強調尊重病人的選擇與意願,並透過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合作,為病患及其家屬提供身心靈的關懷。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和安樂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安寧療護著重於在生命末期提供全方位的照顧,讓病人舒適、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而安樂死則是一種結束生命的手段,在倫理和法律上都存在許多爭議。我們來聊聊這兩件事有什麼不同。
    安寧緩和療護中,家屬需面對許多困難抉擇,如是否進行某些治療。每個決定需根據患者的「目標」與「目的」來衡量,既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也確保不錯失重要機會。例如,延長患者時間以便見親友可能有意義,但僅延長痛苦則需考量。理解患者的願望,能幫助家屬更理性地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程。
    Thumbnail
    在安寧緩和照護中,醫療人員面對病人要求「打一針」來結束生命時,有諸多倫理考量。重點在於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與適當的醫療手段來緩解病痛,而非簡單地追求死亡結局。本文介紹雙果效應與緩和鎮靜的概念,安寧照護旨在尊重患者生命的自然歷程,提升生活品質,而非以結束生命為目標。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是一種專注於提升重症或末期病患生活品質的醫療服務,目標在於緩解痛苦、控制症狀,並提供全方位的身心靈支持。此醫療不僅限於癌症末期患者,適用於多種嚴重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肺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它強調尊重病人的選擇與意願,並透過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合作,為病患及其家屬提供身心靈的關懷。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