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長期受病痛折磨或末期病人的臨床現場中,醫護人員都少不了被問過:
「醫生,能不能打一針讓我走吧」!
我們通常不會正面回答,因為這個答案是「能,也不能」。
受過安寧緩和照護訓練的專業人員,會很警覺地去探詢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樣的痛苦,讓人覺得賴活不如好死?
病人和家屬想解決的,是痛苦的處境,而非生命本身。
這些痛苦,有沒有機會透過任何其他方式來改善、緩解?
現實中,當然有很多無計可施的狀況:經濟不允許、照顧人力不允許、家人意見不合、沒有適當的環境、醫療團隊看不見病人的需求、病況對藥物反應不如預期……。導致日復一日身心靈的受苦,宛如活在地獄之中。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自從<<斷食善終>>這本書問世以來,引起軒然大波並擄獲不少民眾的心,因為他們彷彿找到了,當醫生不幫他「打一針」的時候,還有另一種解法。
這裡先擱置這個爭議性的話題,來談談在安寧照顧裡可以做什麼。
-----------------------------------------------------------------------------------
安寧緩和,是一種以症狀控制而不以治癒疾病為目標的照護模式。在面對無法治癒的疾病時,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以積極的方式減除病人和家屬不必要的痛苦,改善生活品質。
要能達成這個目的,有很多種手段,其中「幫病人打一針」也是可以的。
打針可能為了止痛、止喘,甚至為了讓病人沉沉睡去 (當試過其他各種方式都無法減緩痛苦時)。
舉例而言,末期病人因嚴重疼痛、呼吸喘而呻吟、表情痛苦,為了讓他舒服些而使用嗎啡,在增加藥物過程中病人呼吸停止而死亡。給予藥物後死亡,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想做到好的症狀控制,過程確實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副作用,也可能僅僅是病程的自然走向。只要事前做好溝通與準備,並不會因為擔心造成病人死亡而不能夠「打一針」。
這就是安寧緩和醫療中的雙果效應(Double effect)。行為本身是中性的,我們一開始並非為了結束病人的生命而給藥,但是為了達到想要的結果(控制症狀、緩解痛苦),相伴發生不良的後果 (死亡),這在倫理上是可以被接受的。
緩和鎮靜(palliative sedation)也是類似的道理。有時候在病人生命末期,因為難以控制的躁動、譫妄、失眠,會注射嗎啡或鎮靜藥物。給予藥物這個行為的意圖是因為我們想要好的結果:平靜、舒適,但不好的結果也可能發生:呼吸抑制、死亡。在倫理道德上,如果病人在臨終有痛苦,應該要治療讓其免於受苦。
看似單一的醫療處置,做與不做,其實背後存在著諸多專業、倫理的考量,執行過程更需要和病家充分的溝通、討論,有時病人及家屬想法反反覆覆也都十分常見,並非「打針->死亡」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
最重要的,是依照病人的需要(needs),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benefit),以不傷害及行善為原則下,共同做出最合適的治療選項。如果有任何方式能達成此目的,醫療團隊應該要想辦法去進行;反過來說,單純地以「提早結束病人生命」為目的的醫療行為,無論在法律或倫理上,都是不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