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懲教職員:「我哋全天候廿四小時監視住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入獄五週以來,每逢寄封口信(即懲教人員不會查閱內容的信件)給立法會議員或領取法律文件(如法官判詞或上訴申請書),也要到俗稱指模房的監獄 Reception Office,基於 每回寄出或領取封口信,也要通過保安組的驗毒測試,慎防紙張有任何稀釋了的毒品,所以來來回回包括等候的時間計算在內,也要用上差不多一小時,不過我還是挺喜歡待在指模房裡,近距離觀察或聆聽懲教職員的對話。
所謂 Reception Office 跟一般機構的接待處也不同,簡單一點解釋的話,其實就是懲教文職人員工作的辦公室,那也不期然地會聽到他們閒談的內容。例如抱怨監獄職員飯堂的食物質素差劣、碟頭飯油淋得嚇人、近來淨白飯加價至十二元 ,還有員工之間的是是非非。
 
最經典的,莫過於是今天步進指模房,在收押室裡等待寄出封口信,隔著鐵閘聽到一 名懲教職員說:「佢十三號就吹蠟燭,仲有廿三日就過界啦,我哋全天候廿四小時監視住佢⋯⋯」。直至我望向在辦公桌的懲教人員,旁邊察覺我存在的「沙展」才打了眼色,令那位很有興致、談得興高采烈的職員在講電話時把音量收細,我就是在這樣充滿監視下的環境度日,幸得和職員相熟的囚友告知,方知道原來監視得那麼誇張,也難怪懲教職員對我充滿戒心似的。
沒錯,我的確是十月十三日生日,還有廿三日就年滿廿一歲,也知道懲教總署對我出現在少年監房大為緊張,除了特意把我編至閉路電視可以拍攝到的走廊尾囚室,還要把我每天幾點睡覺的資料也記錄在案,甚至週日在飯堂跟囚友聊天時,也要把飯堂數部高清閉路電視同一時間 Zoom 到我所在的飯桌。
 
縱然如此,在指模房的時間,還是讓我察覺得到現時懲教職員的待遇很不合理,若是負責在日間看囚犯的前線職員,大多是被稱為負責班務的一級和二級懲教助理,即沙展和白板,他們每天也要連續工作七小時( 大概是六至十三 / 十三至二十 ),期間不能去飯堂「醫肚」之外,即使叫外賣也只能吃包( 即是三文治 / 多士 / 豬扒包 ),不能叫早餐或下午茶常有的食物,這幾星期來甚至有懲教職員笑說希望我代為反映:「其實我唔明點解餐餐都要叫茶包,員工飯堂有咁多嘢食,我都唔明白點解偏偏唔叫得,你話冬天時候叫到餐蛋麵不知正過三文治幾多?」
說的也是,雖則你們對囚犯要求改善監獄待遇,或多或少露出不悅的神情,但當前線職員發現工作措施和待遇有改進空間,又何嘗不想提出要求作出改善呢?也許來到這個服從命令與紀律凌駕人權的環境之中,才更能夠體會到自由的可貴,更關心自己的權利,這也是一個獄中的感悟。
執筆之時,從電台新聞聽到港大校委衝擊事件中的馮敬恩,面對二百四十小時社會服務令的判囚,但未看到任何文字報道,就只好在明天收到報紙後,連同昨日仍未看畢的信件,一併寫下感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1會員
72內容數
<p>這裡有的,不僅是屬於我的成長印記,也呈現著在香港這個城市,為著推動民主轉型,一個少年會有著怎樣的思緒。</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之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監房內數之不盡的術語, 現在我也算學懂了幾個,例如 擺堆 / 擺柳 / 殺到 / 威 / Sharp醒 / 勝 / 拖水 / 滑石 / 艇仔 / 落Night / 大衛 / 藍燈籠 / 張水等,不能盡錄……
關心外間時局之餘,在獄中也要努力爭取改善囚犯待遇。就著壁屋青少年監倉要求所有 少年囚犯每兩週便要把頭髮剪短至 6mm 一事,我落「監頭簿」要求跟懲教總主任會面查詢,並要求放寬頭髮限制。
生日年滿21歲後便會轉至成人監獄服刑,換言之我在壁屋青少年監房的日子只餘下25天,有些時候會覺得入獄後的時間像停滯了一般,但總算是服畢青少年犯的刑期,三星期後過「老鬼監房」,就不用再摺毯摺得像正方型一。。。。。。。
我選擇的是,視坐監為擴闊眼界和人生閱歷的寶貴機今絮背景截然不同的囚友交談,從他們的成長軌跡了解被社會邊緣一群的掙扎和難處,觀察懲教職員的言行舉止,從中探究以權威命令和武力看管囚犯的成因。這作為未來出獄關注青少年囚犯權益的起點,並以第一身經歷拆穿包裝或隱藏黑暗面的漂亮公關官腔,就令我在監獄......
過去看到囚權系列的訪問,以文字了解受訪被毒打的經歷,本來也是有著一定距離感,但當同「期數」的青少年犯坐在我面前,大家也是穿著囚衣,說著自已被木條打至手指骨爆裂需送院治理、被迫喝煙灰水,還有政治犯曾被「找板」的情況,親耳聽著他們的經歷還是相當震撼和可怕。
中午時份,吃過週未獨有俗稱「辣妹」的鼓油胡椒粥,囚友告知我上了《東方日報》A2版,事源該報攝記在壁屋山頭苦候多時,終於在入獄第31天拍下照片。相比起同案的羅冠聰與周永康在入獄首週,在荔枝角收押所分別
監房內數之不盡的術語, 現在我也算學懂了幾個,例如 擺堆 / 擺柳 / 殺到 / 威 / Sharp醒 / 勝 / 拖水 / 滑石 / 艇仔 / 落Night / 大衛 / 藍燈籠 / 張水等,不能盡錄……
關心外間時局之餘,在獄中也要努力爭取改善囚犯待遇。就著壁屋青少年監倉要求所有 少年囚犯每兩週便要把頭髮剪短至 6mm 一事,我落「監頭簿」要求跟懲教總主任會面查詢,並要求放寬頭髮限制。
生日年滿21歲後便會轉至成人監獄服刑,換言之我在壁屋青少年監房的日子只餘下25天,有些時候會覺得入獄後的時間像停滯了一般,但總算是服畢青少年犯的刑期,三星期後過「老鬼監房」,就不用再摺毯摺得像正方型一。。。。。。。
我選擇的是,視坐監為擴闊眼界和人生閱歷的寶貴機今絮背景截然不同的囚友交談,從他們的成長軌跡了解被社會邊緣一群的掙扎和難處,觀察懲教職員的言行舉止,從中探究以權威命令和武力看管囚犯的成因。這作為未來出獄關注青少年囚犯權益的起點,並以第一身經歷拆穿包裝或隱藏黑暗面的漂亮公關官腔,就令我在監獄......
過去看到囚權系列的訪問,以文字了解受訪被毒打的經歷,本來也是有著一定距離感,但當同「期數」的青少年犯坐在我面前,大家也是穿著囚衣,說著自已被木條打至手指骨爆裂需送院治理、被迫喝煙灰水,還有政治犯曾被「找板」的情況,親耳聽著他們的經歷還是相當震撼和可怕。
中午時份,吃過週未獨有俗稱「辣妹」的鼓油胡椒粥,囚友告知我上了《東方日報》A2版,事源該報攝記在壁屋山頭苦候多時,終於在入獄第31天拍下照片。相比起同案的羅冠聰與周永康在入獄首週,在荔枝角收押所分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喂!管欸!你來一下,我有事要報告。」 監所管理員看著說話的男子不自覺在心中感到丁點疑惑,平日氣定神閒的他今晚看起來為何有些畏縮? 「怎樣?要報告什麼事?」 「噓!」男子豎起食指在嘴前做了一個小聲的手勢,然後朝管理員招招手。 管理員走到監房的柵欄邊問道: 「怎樣?什麼事?」 男子遞上一支
為了等檢察官來相驗,六月底已進入夏季的中壢。 在禮儀公司等了快兩個小時。遲到的檢察官無視我的頷首招呼,逕自帶著法醫及書記官走進冷氣辦公室。 外頭日頭熾燄,除了冰櫃那一區一股寒氣及父親逐漸解凍的身體皮膚冒著小水珠外,未開冷氣的等待室悶熱難耐。母親與弟弟們在酷熱的房間內等著程序進行。 等到法醫完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在警局的翟安接到傅司夜的電話後,很快就帶著幾名同事一同趕到出版社。   社長出差不在,所以暫由徐知恩全權處理。徐知恩已經讓其他員工都先下班,只留下收發室及中央監控室人員,畢竟人多嘴雜,加上大明星司夜也在場,不宜宣揚。   翟安隸屬科技犯罪偵察隊,這項目不由他負責,趁著同事檢查包裹之際,他捉
第一日進入監房你身上只有一套犯衣、一支牙刷、一支小型牙膏、一條細小毛巾、一個連蓋的透明大水杯(俗稱茶嘜)和一本犯人須知,其他什麼也沒有。你在獄中的日子越久,私人物品就越多,這是因為你有犯人的「福利」。犯人在獄中是有很多福利,家人可探訪你(俗稱拜山)、可收家人給你的有限制物品(俗稱祭品)、可入私人報紙
上一篇說過監房各職級阿Sir,本篇正式講述一所監房內的每天流程。之前在荔枝角收押所大概也有描述,但正式『拍』正後到監獄則有所不同,每天程序由六點半開始…   0630-0700:每所監獄每朝都是六點半叫醒犯人(俗稱叫床),以前是夜班人員熱心地大聲叫喚,但現在則是準六點半響起收音機及亮燈。其實同室
經過『拋』『拍』『過界』後,犯人如果是刑期不超過三年,亦無特別事故的話,很大機會會在一所監獄我至刑滿出獄(俗稱出冊),不需再受『過界』之苦。『過界』是不容易的,因懲教署為保安理由,犯人過界是不會預先知會,若你在一所監獄已習慣起來,與各『師兄』(犯人與犯人之間的統稱)已熟絡後,如果突然又要去到另一所新
Thumbnail
6PM 時間很快來到下午六點,俊志本人真的來到了警局,見到了李組長,李警見到他,是大約30歲滿斯文的年輕人,也不很像壞人,但凡事很難說,他請俊志來到偵訊室,並且打開了筆電紀錄。 李:"林先生,我想請問昨天傍晚大約九點之後,您在什麼地方,做些什麼,這裡全程都有錄音錄影,希望您據實以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如東看守所的經歷,涉及生活環境、個人權益和遭受到的不公待遇。
Thumbnail
[受刑人的新年] 今年,幾位名人鈕承澤、連千毅、林秉樞及球員柯旻豪都在監所內度過新年。 在監所可以慶祝農曆新年嗎?服刑要怎麼過年呢?這篇文將和大家介紹受刑人過年的幾種方式: 賀年卡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寄或收到紙本賀年卡了,而監獄是少數仍保有這個老派傳統的地方。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喂!管欸!你來一下,我有事要報告。」 監所管理員看著說話的男子不自覺在心中感到丁點疑惑,平日氣定神閒的他今晚看起來為何有些畏縮? 「怎樣?要報告什麼事?」 「噓!」男子豎起食指在嘴前做了一個小聲的手勢,然後朝管理員招招手。 管理員走到監房的柵欄邊問道: 「怎樣?什麼事?」 男子遞上一支
為了等檢察官來相驗,六月底已進入夏季的中壢。 在禮儀公司等了快兩個小時。遲到的檢察官無視我的頷首招呼,逕自帶著法醫及書記官走進冷氣辦公室。 外頭日頭熾燄,除了冰櫃那一區一股寒氣及父親逐漸解凍的身體皮膚冒著小水珠外,未開冷氣的等待室悶熱難耐。母親與弟弟們在酷熱的房間內等著程序進行。 等到法醫完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在警局的翟安接到傅司夜的電話後,很快就帶著幾名同事一同趕到出版社。   社長出差不在,所以暫由徐知恩全權處理。徐知恩已經讓其他員工都先下班,只留下收發室及中央監控室人員,畢竟人多嘴雜,加上大明星司夜也在場,不宜宣揚。   翟安隸屬科技犯罪偵察隊,這項目不由他負責,趁著同事檢查包裹之際,他捉
第一日進入監房你身上只有一套犯衣、一支牙刷、一支小型牙膏、一條細小毛巾、一個連蓋的透明大水杯(俗稱茶嘜)和一本犯人須知,其他什麼也沒有。你在獄中的日子越久,私人物品就越多,這是因為你有犯人的「福利」。犯人在獄中是有很多福利,家人可探訪你(俗稱拜山)、可收家人給你的有限制物品(俗稱祭品)、可入私人報紙
上一篇說過監房各職級阿Sir,本篇正式講述一所監房內的每天流程。之前在荔枝角收押所大概也有描述,但正式『拍』正後到監獄則有所不同,每天程序由六點半開始…   0630-0700:每所監獄每朝都是六點半叫醒犯人(俗稱叫床),以前是夜班人員熱心地大聲叫喚,但現在則是準六點半響起收音機及亮燈。其實同室
經過『拋』『拍』『過界』後,犯人如果是刑期不超過三年,亦無特別事故的話,很大機會會在一所監獄我至刑滿出獄(俗稱出冊),不需再受『過界』之苦。『過界』是不容易的,因懲教署為保安理由,犯人過界是不會預先知會,若你在一所監獄已習慣起來,與各『師兄』(犯人與犯人之間的統稱)已熟絡後,如果突然又要去到另一所新
Thumbnail
6PM 時間很快來到下午六點,俊志本人真的來到了警局,見到了李組長,李警見到他,是大約30歲滿斯文的年輕人,也不很像壞人,但凡事很難說,他請俊志來到偵訊室,並且打開了筆電紀錄。 李:"林先生,我想請問昨天傍晚大約九點之後,您在什麼地方,做些什麼,這裡全程都有錄音錄影,希望您據實以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如東看守所的經歷,涉及生活環境、個人權益和遭受到的不公待遇。
Thumbnail
[受刑人的新年] 今年,幾位名人鈕承澤、連千毅、林秉樞及球員柯旻豪都在監所內度過新年。 在監所可以慶祝農曆新年嗎?服刑要怎麼過年呢?這篇文將和大家介紹受刑人過年的幾種方式: 賀年卡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寄或收到紙本賀年卡了,而監獄是少數仍保有這個老派傳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