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行』不行——新竹行人空間改善」講座記錄(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次講座由見域工作室主辦,文化部106年度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競賽補助。邀請到「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發起人黃鈞銘先生前來分享經驗,包含他們為什麼希望推動改善新竹市的行人空間、又曾經經歷過什麼樣的困難,與未來大家可以怎麼做。
講者背景
本次講者黃鈞銘先生,除了因為念書與當兵離開家鄉之外,都在新竹生活。曾任新竹科學園區台揚科技公司銷售部副總經理,於民國88年離開,創立、發行《園區生活雜誌》月刊,提供竹科人認識新竹、了解城市裡各式各樣議題的一個平台,發刊超過十年,一共發行132期。(現已停刊)在採訪、發行的過程中,也逐步建構了黃鈞銘先生對於城市的觀察與理解。熱心公益的他,也擔任新竹中學校友會理事、竹塹文教基金會董事等,更參與「竹掃把運動」,成功留下許多新竹市重要的文化資產。在地方選舉期間,辦理「公車上書」,自費購買公車廣告,和市民共同討論「新竹市是一個『幸福城市』嗎?」。
 
創辦「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的契機
本身在新竹科學園區服務的黃鈞銘先生,常有許多招待國外客戶、友人的機會,「新竹市區一直沒有一條好的道路讓人安心地行走」是黃先生在帶朋友走訪市區各景點時,屢屢面對的問題。國賓飯店落成後,更有許多國外遊客選擇入住。然而,與國賓飯店一街之隔的「台X鵝肉攤」,當年總是在人行道上擺滿餐桌、沖洗杯盤的污水直接排放至路邊的排水孔,讓人行道上一片髒亂。「看到外國人看見一隻隻白鵝趴在櫥窗前,躡手躡腳快步走過人行道以免濺濕衣服那樣驚嚇的臉孔,我就覺得身為新竹人很不好意思。」黃鈞銘先生如此回憶。
為什麼新竹市號稱科技文化城,行人環境卻這麼有問題?這個問題,不只黃先生自己納悶著,也找來許多好朋友一起討論,包含醫生、工程師、老師、教授等等,也將這些問題在《園區生活》雜誌上提出來,得到讀者的一些迴響。聚集了民氣,一行人組成「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開始與公部門溝通、尋求改善之道。
 
良好的行人環境,有什麼益處?
讓新竹市成為全台灣最適合居住的「健康、安全與美麗」的城市,是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的願景。「若能改善城市環境,讓市民每天能至少運動30分鐘,以走路去辦事兼達運動效果,最為經濟有效。」黃鈞銘先生也提到,現代人時間寶貴,極少數人可以挪出時間來運動,人行道就是最好的運動場。打造良好的行人環境,能讓市民更健康;人人以步行或單車代步,可以減低碳排放、交通事故減少、空氣品質更好,都市也更美麗!
步行有益身體健康,黃鈞銘先生也提出具體的醫學統計數據:「多走1分鐘,多活1.5分鐘」。除此之外,目前更有許多新竹市民面臨肥胖與過重的問題。根據資料,有23.5%的兒童體重超標,青少年與青年則是17.7%、成年人37.2%體重肥胖或過重,可說是問題相當嚴重。
 
除了「健康」的面向,「安全」也是一項考量。目前新竹市的交通並不安全,根據2017年新竹市消防局年報,僅計入有通報的案件,一年因車禍受傷的人數就高達6,857人,平均每天車禍受傷18.8人。黃鈞銘先生認為,多數原因是車道太寬、車速太快,若是能夠縮減路幅從3.3公尺縮減為3.0公尺,車速就能夠減10公里。許多人認為新竹市幅員不大,不可能「加設」人行道,但如果把現有道路面積重新分配,就有可能單邊、甚至雙邊有人行道,取決於主事者如何思考行人的路權。
既然打造行人空間有這麼多益處,但新竹市是個健康城市嗎?根據統計,目前全市道路(僅計算因都市計畫所開闢的道路)中,有人行道的面積小於4%,但這為數極少的人行道,大多被機車、店家佔用,沒有實質的效果。
許多人以為「行人環境」就是「人行道」,但其實包含了騎樓、路邊人行道、行人穿越道、行人徒步區、行人天橋、行人地下通道等等。「香港的行人環境是立體式的,有天橋、路邊的行人道、地底的又有其系統,但行人系統當然不僅只是交通部門的事,設置之後,又要如何維護管理?這是要共同討論的!」黃鈞銘先生補充。
內容整理/吳君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來義大利人吃的義大利麵不能配肉丸!」知道這點,像是辨認出一道無聲的文化符碼。有太多理所當然的食物搭配,乃是生成在全球化異地移動後的全新組合——不是不行,但對堅持傳統的胃口來說,令人為難。
走進新竹城隍廟總讓人感到驚奇——很少有廟口的攤販直接就在廟埕上經營起來,甚至就在天公爐旁邊擺起了桌椅。參拜人潮與大啖美食的饕客來回穿梭,飲食與信仰在擁擠的廟口,呈現奇妙的共生關係。人們與貢丸相遇的新竹城隍廟口攤位,究竟從何而來?
除夕夜,新竹市西大路上的暫定古蹟太原第(溫金潭宅)古厝,遭溫家後代雇工拆除,我們也感到惋惜與無奈。今天,我們想談一談,「為什麼要拆古蹟?所有權人為什麼不喜歡文化資產」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p>新竹作為年輕移民眾多的城市,「一個人住」有什麼困難跟優點呢?對於在新竹的獨居者們又有什麼意義呢?本次的專題想了解他們如何在新竹居住和生活,並且在陌生的新竹找到一處安心的所在。</p>
<p>在台灣的民俗傳說中,石爺的相關故事大多具有傳奇色彩。「夜間會發光,雨天會出遊,等到天亮又回到原處」——以地方傳說為引,甚至可能從過去文本記載中發現蛛絲馬跡,找出先民生活的軌跡,看到地方文化發展的脈絡。</p>
<p>2015年盛夏,見域工作室帶著熱血的實習生一起記錄了城隍祭始末。兩年過去,城隍祭依然在每年農曆七月熱鬧舉辦,本次特別整理Vol.4 城隍廟專題,帶大家認識新竹城隍廟絕不能錯過的年度大事!</p>
「原來義大利人吃的義大利麵不能配肉丸!」知道這點,像是辨認出一道無聲的文化符碼。有太多理所當然的食物搭配,乃是生成在全球化異地移動後的全新組合——不是不行,但對堅持傳統的胃口來說,令人為難。
走進新竹城隍廟總讓人感到驚奇——很少有廟口的攤販直接就在廟埕上經營起來,甚至就在天公爐旁邊擺起了桌椅。參拜人潮與大啖美食的饕客來回穿梭,飲食與信仰在擁擠的廟口,呈現奇妙的共生關係。人們與貢丸相遇的新竹城隍廟口攤位,究竟從何而來?
除夕夜,新竹市西大路上的暫定古蹟太原第(溫金潭宅)古厝,遭溫家後代雇工拆除,我們也感到惋惜與無奈。今天,我們想談一談,「為什麼要拆古蹟?所有權人為什麼不喜歡文化資產」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p>新竹作為年輕移民眾多的城市,「一個人住」有什麼困難跟優點呢?對於在新竹的獨居者們又有什麼意義呢?本次的專題想了解他們如何在新竹居住和生活,並且在陌生的新竹找到一處安心的所在。</p>
<p>在台灣的民俗傳說中,石爺的相關故事大多具有傳奇色彩。「夜間會發光,雨天會出遊,等到天亮又回到原處」——以地方傳說為引,甚至可能從過去文本記載中發現蛛絲馬跡,找出先民生活的軌跡,看到地方文化發展的脈絡。</p>
<p>2015年盛夏,見域工作室帶著熱血的實習生一起記錄了城隍祭始末。兩年過去,城隍祭依然在每年農曆七月熱鬧舉辦,本次特別整理Vol.4 城隍廟專題,帶大家認識新竹城隍廟絕不能錯過的年度大事!</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2024.07.14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通學步道建設再邁進,市府積極申請內政部國土署「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推動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共計有24所學校獲得補助,總核定金額達4億6,800萬元。其中,竹蓮國小經一年的規劃與設計,已於日前完成招標,施工範圍包括食品路、西大路46巷、東南街及東南街
Thumbnail
2024.06.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為推廣觀光產業、促進香山區發展,今(18)日進行「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案」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出席主持,祈求工程順利。高市長表示,此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完工後的步道將強化竹市客庄旅遊量能,結合地方軟硬體更新,進行系統性整合,串聯客庄豐厚的文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Thumbnail
2024.03.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長高虹安致力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願景,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竹市公共運輸環境。交通處表示,為讓市民擁有舒適的公車候車環境,竹市府於今年1月完成10座候車亭增設,包含中正路「變電所」、中華路四至六段「牛埔口」、「金正順診所」、「美山村」、「元寶公司」、「竹圍
Thumbnail
2024.03.11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培英國中與新竹高中校園周邊人行環境改善計畫,今(11)日於培英國中舉行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表示,此路段為竹市步行城市人行道系統中心,為讓步行城市願景具有一致性與連續性,市府於「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中,成功爭取中央補助款逾1,300萬元,未來將串聯新竹高中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市政府 落實交通暢行、致力推動道路環境建設!新竹市長高虹安重視交通建設發展,並戮力完善各項工程品質,為保障市民用路安全,市府積極爭取經費挹注2.62億元,辦理「竹市中華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華路六段(內湖路口)道路環境改善工程」,今(1)日順利開工,預計114年完工。高市
Thumbnail
2024.02.22 新竹市政府 排除各種困難,就是為了給孩子安全友善的步行環境!新竹市政府今(22)日於關東國小舉辦「綠生活通學廊道改善工程」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表示,關東國小長期面臨路幅狹小、通學步道不完整、龐大車流匯集等問題,造成學生通學安全上的疑慮,市府團隊極力爭取中央補助再加上市府自籌,
Thumbnail
2024.02.21 新竹市政府 推動道路建設,解決人車爭道問題!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海山港路人行環境改善工程,今(21)日正式完工啟用。市長高虹安表示,海山港路串聯香山車站、那魯灣公園及海山漁港等竹市香山區重要節點,過去因道路寬度不足,時常發生人車爭道問題,市府透過海水川溪既有水防道路及上方空間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2024.07.14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通學步道建設再邁進,市府積極申請內政部國土署「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推動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共計有24所學校獲得補助,總核定金額達4億6,800萬元。其中,竹蓮國小經一年的規劃與設計,已於日前完成招標,施工範圍包括食品路、西大路46巷、東南街及東南街
Thumbnail
2024.06.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為推廣觀光產業、促進香山區發展,今(18)日進行「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案」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出席主持,祈求工程順利。高市長表示,此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完工後的步道將強化竹市客庄旅遊量能,結合地方軟硬體更新,進行系統性整合,串聯客庄豐厚的文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Thumbnail
2024.03.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長高虹安致力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願景,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竹市公共運輸環境。交通處表示,為讓市民擁有舒適的公車候車環境,竹市府於今年1月完成10座候車亭增設,包含中正路「變電所」、中華路四至六段「牛埔口」、「金正順診所」、「美山村」、「元寶公司」、「竹圍
Thumbnail
2024.03.11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培英國中與新竹高中校園周邊人行環境改善計畫,今(11)日於培英國中舉行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表示,此路段為竹市步行城市人行道系統中心,為讓步行城市願景具有一致性與連續性,市府於「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中,成功爭取中央補助款逾1,300萬元,未來將串聯新竹高中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市政府 落實交通暢行、致力推動道路環境建設!新竹市長高虹安重視交通建設發展,並戮力完善各項工程品質,為保障市民用路安全,市府積極爭取經費挹注2.62億元,辦理「竹市中華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華路六段(內湖路口)道路環境改善工程」,今(1)日順利開工,預計114年完工。高市
Thumbnail
2024.02.22 新竹市政府 排除各種困難,就是為了給孩子安全友善的步行環境!新竹市政府今(22)日於關東國小舉辦「綠生活通學廊道改善工程」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表示,關東國小長期面臨路幅狹小、通學步道不完整、龐大車流匯集等問題,造成學生通學安全上的疑慮,市府團隊極力爭取中央補助再加上市府自籌,
Thumbnail
2024.02.21 新竹市政府 推動道路建設,解決人車爭道問題!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海山港路人行環境改善工程,今(21)日正式完工啟用。市長高虹安表示,海山港路串聯香山車站、那魯灣公園及海山漁港等竹市香山區重要節點,過去因道路寬度不足,時常發生人車爭道問題,市府透過海水川溪既有水防道路及上方空間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