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逐字內容,影片來源: 柯文哲 YouTube 頻道;以人為本 還路於民|政治就是科學 EP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_yqQWSQco
柯文哲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交通的問題,特別是如何讓台灣可以脫離這個「行人地獄」的這個名稱。我們台灣大概一年車禍死亡人數會超過三千人,受傷會超過四十八萬人,那如果用每十萬人口來計算的話,我們一年大概每十萬人口車禍死亡人數是 12.67。當然有人會講說,美國 12.9 比我們還高,但是如果我們跟我們周邊的國家來比較的話,韓國是每十萬人 5.26 人,那日本更低,只有 2.1 人。所以如果我們跟美國比,大概是差不多。不過如果跟南韓比,大概是兩倍多。如果跟日本的話,那就是六倍。所以理論上我們南韓跟日本應該跟台灣交通的模式比較接近,表示說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
那麼我們看看,為什麼日本的這種車禍傷亡人數會比較少,我想一個很大的理由是:人車分流,各行其道。有去過日本就知道,他腳踏車道就腳踏車道,車行道就車行道,人行道就人行道。那當然我們在台灣,因為我們在同一個路面上要設計汽車、機車、腳踏車,還有行人,同時有四種的這種需求在上面,設計上是比較困難。因為其他國家大部分沒有機車的問題,所以他了不起就只有汽車、自行車跟行人,道路設計的需求是比我們容易多。不過我們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去解決我們實際上車禍傷亡人數比較多的問題。
那我在台北市長任內,其實一個很重要的交通改善措施就是「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想如果外縣市的人來台北,應該最有感的就是,台北市巷子裡面有畫綠色人行通道。其實你要知道,以前我們在巷子裡面就是機車、汽車亂停,甚至兩邊都停,所以那個路面就變得很小,所以行人常被迫走到巷子的中間,遇到有汽車、機車通過的時候就很容易去擦撞。後來我們就開始一個一個整理,比方說,綠色人行通道看是要在這邊,還是在那邊,那另外一邊如果空間還夠的話,就設置汽車停車格或是機車停車格。那這樣做起來有什麼好處,有綠色人行道,那走在上面當然就安全多了,這比過去要走在馬路中間被擦撞的機會當然是少很多。所以後來我們發現,有進行那個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經過第一年,大概車禍傷亡人數就降了 40幾%,到第三年有的甚至會降到 60%。所以那個也是,台北市為什麼車禍傷亡人數會少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其實你在問說,我們那個停車格做起來是為了要收費嗎?其實不是,真正的理由是為了管理。那個停車收費才是附帶的,不過因為我們有停車收費,我們可以用那一筆錢去補公共運輸的支出,這也是為什麼台北市當時可以率先推動 1280,那另外我當時也給我們台北市的公車,大概超過 1,000 輛有裝置那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因為我們在開公車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視野的盲點看不到,所以給他裝那種小雷達,他們就可以知道說旁邊有沒有機車有沒有行人,很大幅度的改善這種公車的安全。
另外我們交通號誌也是,用那種放大型行人專用,台北是一個成熟的城市,道路面積要增加,很困難。所以我們應該是要如何提高公共運輸的使用,減少這個自用車,不管是機車或者是小客車的使用,那這樣才有辦法把路面控出來,所以大眾運輸的推廣也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另外一個是要用大數據來減少交通事故,其實用 Google Map 每一個車禍點都可以把它點出來,你這樣經過累積一兩年的資料就可以發現有些地方是車禍熱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次仰德大道出現車禍有一輛卡車衝撞,撞到人行道,那一次死了四個人。當時我就覺得,要求交通局把過去五年,所有發生在仰德大道的車禍全部用 Google Map 點出來,那就很明顯可以發現幾個車禍熱區。針對每一個車禍熱區,包括號誌要怎麼改,是不是要加那個護欄,還是要中間分隔道,甚至我們會訪問當地的那些里長或是說店家,就問他們說,這個地方常常車禍,你有什麼改進意見?那經過我們大概有五個月的去整理,把整個仰德大道這種,叫交通工程做一個整理,那個車禍死傷人數下降超過 60%。所以後來有一次,我還跟我們交通局的同仁在講,過去這麼多年來多少文化大學學生,在仰德大道出車禍,甚至死亡,如果我們早一點做,這種不必要傷亡數字就可以減少。
所以也就是說,台北市透過這種鄰里交通改善計畫,這種公共運輸的提倡,這種車禍熱點的消除,先進駕駛輔助設施的推動,讓我們在這個台北市的車禍傷亡人數有很明顯的下降,現在大概六都(車禍死傷),以人口數計算,都在台北兩倍以上,甚至高的會到四倍。
雖然台北市已經做得不錯了,不過如果跟日本比起來還是有很多改善的空間,所以我們台灣民眾黨也提出一個《交通安全基本法》,先確認行人在交通系統裡面有最高的位階,所以就是說行人優先的概念要建立。那我們這個交通安全基本法,大概分三個面向來處理:路、車、人。
首先它有一個道路建設法,我們應當建立全國道路、各級道路,統一的道路設計規範。隨便講一個,我們那個斑馬線,如果在這個十字路口,貼著這個十字路口的話,那個公車要轉彎的時候很容易去擦撞,所以後來我們就要求那個斑馬線離那個十字路口的街角往後退五公尺。這個當然一定要先,比方說我們要先訂一個,叫交通工程的規範,因為我們不可能一個晚上把全台北市的這個十字路口的斑馬線全部改變,所以我們要先設定規則,那以後只要有設計新的道路或重新要去畫那個斑馬線的時候就要按照新的規定。所以只要建立一個標準的設計規範,那就可以一步一步的把我們這個市區的這種道路可以弄得更安全,所以要建立一個全國各級道路,統一道路設計規範。
再來是道路車輛法,因為車輛的這種安全基準、牌照、檢驗、甚至噪音的管理,要訂一個跨部門的需求,這樣才能夠有效管理。
另外關於這個道路交通法,這是考慮到人的部分。比方說我在當台北市長任內,我就大量的補助這種機車駕訓班。後來我發現有參加機車駕訓班,你比較他拿到駕照的第一年,有參加駕訓班跟沒有參加駕訓班,那個車禍傷亡差一倍以上,所以後來我們就開始大量補助。
另外是違規記點,違規記點要是太嚴格,那當然很困難,太鬆沒有效果,所以如果一個相當、最適當的違規記點,可以收到足夠的嚇阻效果,又不會說太過於嚴格。總之就是說我們是不是透過這種,對於這種駕駛的這種要求跟管制,能夠進一步有效減少這個車禍傷亡。
另外一個是這樣,我們台灣的道路,特別在都市裡面,我們的道路大概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是在停車。我每次說馬路是國家的,它是要行車用的,它不是私人的,不是要做來停車。所以有那種路邊違規停車的,甚至做到併排,這個實在是大問題。所以我還是主張,這種路邊停車收費,特別不要用計次,要用計時,計時收費,這我相信將來只要用那種智慧的這種收費機,應該是可以相當有效的管理。
我們希望把道路還給行人跟車輛。
另外一個我們在公共運輸的發展,有一個很重要,有一個叫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畫。理論上我們在整個都市設計的時候,車站是一個重要節點,然後在車站 15 分鐘步行的範圍內,它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那過去我們台灣在蓋捷運的時候常常就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如果重來一遍,回到 30 年前,我們在規劃台北市的捷運路網的時候,應該是以捷運路網為基礎的都市計畫重整。比方說在車站周邊,放寬容積率,甚至蓋社會住宅,然後鼓勵大家就是用捷運當出入,交通的出入,而且減少開車的使用。我們這個在設計捷運車站的時候,它本身就應該是交通節點,所以包括這個公車,共乘計程車,小巴等等,甚至 U-Bike,它是必須以捷運車站當作節點來設計,這樣才能夠建構一個完整的 TOD,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整個公共運輸的效果。
這事實上在 2050 淨能碳排放的都市設計也把 TOD 列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為什麼?減少交通的排碳,我們大概,交通會佔掉整個排碳量的 20% 到 25% ,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夠盡量用公共運輸的話可以有效減少整個社區的排碳量。
柯文哲
第一點,軌道建設,因為我們以前有高鐵、台鐵,甚至有那種汽車轉運站,其實應該是要,新的捷運路線應該是要跟這個要串聯,而不是另外單獨存在,這樣的話沒有辦法收到這種路網的效果。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全國的軌道運輸必須跟國土計畫整合,每一個車站,它都應當是一個城市的發展中心,是一個小社區的核心,用這種概念來設計整個這種周邊土地的使用,讓車站成為發展跟生活中心,這樣才能夠達到土地的最高利益價值。
柯文哲
其實台鐵已經很長期在虧損,那在 2024 年,台鐵開始要掛牌公司化,我倒覺得在台鐵掛牌公司化的時候,舊有車站的開發,恐怕是一個重要的事項。因為台鐵的車站絕大多數都是在每一個城市的中心,所謂的舊城區的中心,利用這個每一個台鐵車站它的改建,如何去結合周邊的這種都市計畫重整。一方面讓整個舊市區可以重新復活,這很重要。
另外一點剛才講過,台鐵、高鐵、捷運,其實每一個車站,它就是一個小型社區的中心。如果純粹只靠票,那種車票的收入其實不足以支撐公共運作,一定虧本。以香港八達通的這種捷運系統來看,土地開發的收入好像佔整個收入 40幾% 的以上。我記得我們台北市,如果純粹車票收入大概佔到快 85%。是到後來我要求說那個廣告要賣到滿,車站裡面幾乎可以擺攤的地方都擺攤,才讓這個業外收入增加。事實上公共運輸純粹靠車票收入不足以支撐公共運輸,所以一定要靠業外收入。那如果台鐵的話,它現在最大的業外收入其實就是每一個車站周邊的土地開發,這才是最重要。這也達到這種舊市區更新的目的。
所以我們的交通政策,大概有五個核心價值:安全、人本、低碳、智慧、可承擔。
安全,我們台灣還是,這個車禍傷亡實在太多了。另外一個,我們還是要擺脫這個行人地獄的名稱,所以交通是以行人為最高優先權。這低碳,這個是世界潮流,2050 年淨零碳排放迫在眉睫,所以公共運輸的使用絕對是將來整個交通運輸發展的重點。智慧,這個現在什麼都要智慧,智慧交通,智慧校園,什麼都要智慧,所以如何利用 e 化來更加速這種,來讓交通更有效率,這要處理。最後一個叫可承擔,什麼意思?前瞻計畫,大概軌道運輸佔一半的費用。其實這個都要算好,自償性是多少,特別是很多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它的地方政府自籌款都已經超過各縣市的舉債上限了,所以這根本就變錢坑了,所以這是大問題。交通建設,還是要注意可承擔的問題。
所以,安全人本,低碳,智慧,可承擔,大概是交通建設的五個基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