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數據,看見舊城蛻變的契機(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文 / 董其樂
不同於全球大部分地區剛剛過半的都市化進程(urbanization),台灣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經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之中。高速的城市化發展讓我們「逐群而聚」,享受著它帶給人們的便利。與此同時,都市作為一種有機的共同體,也如同人一樣經歷著生老病死。
新竹舊城區正在經歷著它的病痛期。在過去三四十年的時間裡,新竹的都市化建設由市中心向外圍鄉村蔓延擴張。空間生長的邏輯從原本的區位交通、自然環境、生產生活這類自然發展規律,轉向公共政策、土地開發等多方利益角逐。在現今都市發展的脈絡下,最初早已發展完備的中心城區,存在房屋老舊,公共設施不堪負荷,道路窄小等種種問題而逐漸落寞下來。
用數據參與並輔助都市設計(Data Augmented Design)是本文的重點。2016 年唐鳳出任 「數位政委」後,推動「開放政府」將一部分資訊和數據免費公開,同時建立數位化的公民意見傳遞管道,成為我們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做疊圖分析衹與認空間的關鍵支持。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我們針對目前舊城區內人群移動、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況等課題,結合政府開放資料與網路數據環境做進一步探索。
因為歷史發展的關係,新竹城的都市規劃先後經歷了清領時期十字狀和日治時期的棋盤格,讓如今的道路形成了一張錯節盤根的網。當時給跑馬車的街道寬度,也不足以符合現在的交通使用。我們試著先從公共運輸角度切入,疊合了 Ubike 的點位資料及其使用量和新竹市公車路綫圖。從中可以發現,在Ubike 服務半徑圈內,使用次數最多站點為火車站,其次是巨城購物中心。而舊城的核心區中山路南北兩側沒有提供腳踏車,公車也較少經過。可推測多數人抵達火車站後,多數有消費購物需求的人,便會向東側巨城購物中心及西側大遠百移動,而舊城核心區難以通過公共運輸服務到達。
新竹市都市擴張歷史
到達方式分析,道路亮度越高則公車班次經過越多。
那如果是自己騎機車或是自駕私家車前往,情況會是如何呢?我們找到了 104 年度交通事故發生點位資料並疊合了道路等級分佈情況:相較於其他區域,舊城區內易發生交通事故。其中,中正路是易發路段,也是多數驅車通行的主要道路。多數交通事故集中在交叉路口,比如東門圓環附近。這可能與道路過寬,多岔路口影響了車速與視距有關。交通事故易發也從側面提高了市民進入舊城區的安全成本,降低了出行意願。
除此之外,交通擁堵也是舊城區內的另一問題。請試想,當你終於克服了出行的恐懼,開車或者騎車去舊城區感受她獨有的歷史魅力,卻在半路上深陷塞車的泥潭。四下環繞著鳴笛與引擎聲,還有不間斷亂竄的行人,以及怎麼也找不到空位的停車場,這一切的體驗已經讓你興致全無。為了在地理區位上描述出這一系列感受,我們爬取了 google 的交通擁堵資料,將全天候最擁堵的路段篩選出來,並與停車場的區位資料進行了疊圖。結果呈現如下圖,舊城區內分佈了非常多小型私有停車場。舊城區最熱鬧的城隍廟周邊,就有著六七個大大小小的停車場,我們推測交通擁堵程度也與停車區位有一定的相關性。因區內短街廓道路窄的特點,更多的停車場也意味著有多的車輛進出和回轉。這在尖峰時間段與主道上行人車輛交匯,引發交通混亂。
交通事故點位熱力圖,顏色越深代表發生事故越頻繁。
半徑 250 公尺視角下,擁堵路段與停車場分佈關係。
我們運用數據試圖在空間上指認出了不易發現的問題,也嘗試著發覺轉變舊城面貌的潛力與機會。對每一個深愛美食的新竹吃貨而言,舊城區是他們的天堂,這裡有鴨肉許、有貢丸湯,有他們記憶裡最愛的味道。不僅如此,舊城區便利的生活服務與豐富多元的休閒娛樂活動,吸引著年輕人的腳步。Google Map 上的店家資訊(POI)分佈與數量,就做了很好的說明。我們爬取了這些數據並整合了竹市府的開放資料,如「新竹市十大伴手禮」、「新竹非吃不可」等點位資料,做出一張生活便利圖(如下)。
舊城區生活機能分佈,同一顏色片區代表該種機能服務分佈密度較高。
新竹市兩三百年來的豐厚歷史與文化,讓行走在舊市區的人如同走在一處開放的博物館群之中。區內 120 公頃範圍內高密度分佈了 28 棟歷史建築和古蹟,也成為全臺灣之最。這些有價值的老屋和古建築集中分佈在北門和南門老街,以及中正臺夜市附近。她們有的是清代的街屋、日式的宿舍、60 年代的販厝,屹立在時空之中,訴說著屬於竹塹城的光陰故事。
上述種種問題,讓舊城區變成一個既難以到達,來了又出不去的交通黑洞,即便這裏有非吃不可的新竹美食,深厚故事的歷史古蹟、懷舊的歷史街區。從人本道路永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人行空間的不連貫與不友善,再加上老舊建築維護整建成本高,所有權的權屬複雜等等,極大的限制了舊城區的發展。雖然街道的尺度是適宜步行,但騎樓空間大部分都被停放的汽機車和攤販及雜物占用,行人被迫與行車爭道。我們幾乎無法用行走的方式,好好體驗舊城區的迷人光景。因為你要隨時提防,呼嘯而過的車輛和前方擋道的機車。
城市是人類的居所。當我們在面對舊城區課題的同時,也在面對一個更廣闊的問題:什麽是一個美好的城市?今天我們的都市越來越處在「物聯網」的狀態之中。都市規劃也不僅僅是屬於專業者的事情,城市中「歷史、社會、空間」的關係不可割裂。如何在這之中找到舊城復興的契機,是一個需攜手共同面對的問題。
有價值老屋與古蹟古建分佈疊圖

本文截取更改自董其樂、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 -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本文所有分析與資料呈現截止至 2018 年 4 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在思考保存老屋時,我們也要個案討論老屋哪些部分應當保留以及如何保留。重點是能讓現代人願意繼續使用老屋。不過我們也明白某些狀況下,老屋難以符合屋主的具體需求:例如房產必須分家,或者考量維修成本過高等等。然而,多方思量之中,還是希望讀者明白,盡可能保留老屋元素,不僅可能在商業上加值,也留給未來無限可能。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在思考保存老屋時,我們也要個案討論老屋哪些部分應當保留以及如何保留。重點是能讓現代人願意繼續使用老屋。不過我們也明白某些狀況下,老屋難以符合屋主的具體需求:例如房產必須分家,或者考量維修成本過高等等。然而,多方思量之中,還是希望讀者明白,盡可能保留老屋元素,不僅可能在商業上加值,也留給未來無限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都發局指出,路竹都市計畫現行計畫人口為3.5萬人、人口達成率已逾95%,隨高雄半導體S廊帶成形及捷運建設,路竹都市計畫必須大幅調整,本次通檢有「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土地開發」、「生活機能」四大重點。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相關內容包括透過「捷運開發區」聯合開發形成科技新城捷運門戶、產業與居住並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Thumbnail
2024.03.29 新竹市政府 行政院日前公布將大新竹輕軌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因應未來科技廊帶所衍生的交通需求,交通處表示,交通部鐵道局於3月27日邀集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議題,會中竹市府也主動請纓擔任主政單位,將整合新竹縣、市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114年
Thumbnail
2024.03.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長高虹安致力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願景,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竹市公共運輸環境。交通處表示,為讓市民擁有舒適的公車候車環境,竹市府於今年1月完成10座候車亭增設,包含中正路「變電所」、中華路四至六段「牛埔口」、「金正順診所」、「美山村」、「元寶公司」、「竹圍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市政府 落實交通暢行、致力推動道路環境建設!新竹市長高虹安重視交通建設發展,並戮力完善各項工程品質,為保障市民用路安全,市府積極爭取經費挹注2.62億元,辦理「竹市中華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華路六段(內湖路口)道路環境改善工程」,今(1)日順利開工,預計114年完工。高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去土城找朋友,結果很訝異土城頂埔的發展,目前捷高架正興建中,沿線二側的店面數量也蠻多的,記得印象中那裡的店面原本開店情形是較稀疏的,這次去對看到的變化很有感! 綜合起來,在新北板橋生活50年的我,一路上體驗,城市整體的發展情形: 1、有寬與深二個演化 一方面是縣市熱鬧程度的外擴,如從板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都發局指出,路竹都市計畫現行計畫人口為3.5萬人、人口達成率已逾95%,隨高雄半導體S廊帶成形及捷運建設,路竹都市計畫必須大幅調整,本次通檢有「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土地開發」、「生活機能」四大重點。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相關內容包括透過「捷運開發區」聯合開發形成科技新城捷運門戶、產業與居住並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Thumbnail
2024.03.29 新竹市政府 行政院日前公布將大新竹輕軌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因應未來科技廊帶所衍生的交通需求,交通處表示,交通部鐵道局於3月27日邀集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議題,會中竹市府也主動請纓擔任主政單位,將整合新竹縣、市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114年
Thumbnail
2024.03.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長高虹安致力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願景,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竹市公共運輸環境。交通處表示,為讓市民擁有舒適的公車候車環境,竹市府於今年1月完成10座候車亭增設,包含中正路「變電所」、中華路四至六段「牛埔口」、「金正順診所」、「美山村」、「元寶公司」、「竹圍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市政府 落實交通暢行、致力推動道路環境建設!新竹市長高虹安重視交通建設發展,並戮力完善各項工程品質,為保障市民用路安全,市府積極爭取經費挹注2.62億元,辦理「竹市中華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華路六段(內湖路口)道路環境改善工程」,今(1)日順利開工,預計114年完工。高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去土城找朋友,結果很訝異土城頂埔的發展,目前捷高架正興建中,沿線二側的店面數量也蠻多的,記得印象中那裡的店面原本開店情形是較稀疏的,這次去對看到的變化很有感! 綜合起來,在新北板橋生活50年的我,一路上體驗,城市整體的發展情形: 1、有寬與深二個演化 一方面是縣市熱鬧程度的外擴,如從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