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當循環經濟遇上台灣------林口百合生態電廠

一般我們所認為的發電廠總是台灣的污染來源之一,會影響我們生體健康,但我們同時又希望我們的日常用電能不虞匱乏。要如何使得發電廠的效率提高卻又不產生太多污染便成為近代台灣所面臨的主要課題。
我們目前知道致力於循環經濟的國家有:日本、德國、中國、丹麥……。循環經濟型綠電廠的理念是希望藉由提高物質流(燃料)和能量流(電、熱)的充分循環以減少污染物和CO2的排放並保護環境。
循環經濟型綠電廠以3R為原則(reduce,reuse,recycle),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其特色,未來希望可將燒煤電廠與海洋資源研發整合,例如:煤灰人工漁礁、海水脫硫、養藻產油、海水淡化等等。
林口發電廠耗資400億,其中發電最重要的三項要素有:供水、燃料、冷卻的海水,其機組的特色是發電效率達70%以上並且能去除煙煤(發電前需將煤先磨成細粉)產生的汙染物,循環經濟型綠電廠的優點還有控制自然的涵容能力以及可進行源頭管制。
電廠外觀
電廠外觀
因產物有80%的飛灰和20%的底灰,將其沉降後可資源再利用,分別是:源頭減量、製程改善和端末處理。
那麼,為什麼選擇盛開的百合花當作此電廠的象徵呢?因為循環經濟的一個生態共存共榮的概念,百合也是和小草共生的植物,也有一種風華再現的意味。雖然現行的環保法規和排放現狀尚未非常相合,但林口電廠的人員們總是盡力的做到最好,期望能提供優質價廉的電給民眾。
現在還有很多廟宇加入認養綠電,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例如林口電廠附近的洪福宮即為一例。
電廠內部(上圖為現場參訪所攝)
Q:Why海岸海水的色差 ? A:沿岸海流所致
Q:為什麼沒煙? A:因為沒有微粒/微粒很小,只有pm1
責任編輯:劉品蓉
核稿編輯:賴澤霖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75886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是一群對循環經濟抱有熱情的高中生,主要是透過社群媒體推廣循環經濟給學生族群,希望藉由文字的力量傳遞我們的理想,並希望台灣能在循環經濟這個未來趨勢中不落於人後! 每週一晚上19:30準時更新!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