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4 排列組合,穩定能源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案例四:荷蘭 能源結構的多元化

荷蘭,一個西歐的低地國,算是最早一批的工業化國家,擁有高度發展的石化工業,2010 年荷蘭再生能源僅占能源總消費量的 4%。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呼籲環保的聲浪高漲,荷蘭目標到 2020 年再生能源的使用將增加至 14%,並規劃至 2050 年能源供應朝向永續、低碳化的方向邁進。

荷蘭除了長期目標設定為至 2050 年期望減少 80-9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外,更進一步針對降低碳排放及增加再生能源使用,設定三個短期(至 2020 年)主要的政策目標:

  1. 相較於 1990 年,期望至 2020 年減少 2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 至 2020 年再生能源佔總能源需求的百分比達 14%。
  3. 至 2020 年期望能達成 20% 的能源節約。

雖然荷蘭最終目的在於能源永續發展,但能源供應具有可靠性及可負擔性更為重要。因此,荷蘭政府將國內與外來源的灰色及綠色能源,透過最佳的組合平衡,作為推動電力低碳化的方式之一。其中,核能在整體能源組合中亦成為必要的一部分,因為荷蘭政府認為在核能安全確保的前提之下,使用核電將可減少對其他化石燃料來源的依賴,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達成電力低碳化之目標。

(節錄自 荷蘭電力低碳化作法


排列組合,穩定能源來源

荷蘭,一個曾在舊帝國主義瀰漫的時代中,憑藉著與海爭地的精神航向世界各地的國家;在貧瘠而高鹽的海埔地上,重新創造了享譽世界的鬱金香王國;藉著西風的風車推動了國家的水利及農業,直到 19 世紀工業革命的風潮由英國吹往全世界......

隨著世界第一批的工業化國家接二連三的面臨到了工業區老化的問題,荷蘭也開始邁入後工業化時期,同時,提倡環保的公民力量也開始在各國蔓延,而荷蘭擬定出的政策則是以控制能源消耗源頭、及推廣再生能源,與原有的火力、核能等發電系統組成穩定的能源供應結構。

看過荷蘭的例子之後,我們或許可以暫時放下對任何能源的成見,去思考看看,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下停止任何一項能源,是否真正對國家的經濟社會帶來正效益?抑或是我們必須用龐大的經濟代價去換取對環境永續的經營呢?你或許在這裡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環境比較重要阿!但試想,你能夠接受電價翻倍的成長嗎?你能夠接受自己的政府要求全民達到 20% 的能源節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個問題只會繼續懸而未解下去......


續集:

  1. 能源專題: 取與捨在地思考
  2.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1 瑞典,化腐朽為神奇
  3.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2 冰島,來自地心的熱情
  4. 能源專題: 放眼全球 3 核能轉型法案,台灣,有決心嗎?
  5.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5 進擊的巨人~聞核色變
  6. 能源專題:放眼全球 6 德意志 風起


責任編輯:黃子維 核稿編輯:黃琬婷、張軒豪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9會員
575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福島核事故使全球核電前景受影響的十年後,核能可能重獲辯論或關注:氣候目標與能源危機造急迫性、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的國家安全擔憂等對核燃料技術進步的訴求。
Thumbnail
在福島核事故使全球核電前景受影響的十年後,核能可能重獲辯論或關注:氣候目標與能源危機造急迫性、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的國家安全擔憂等對核燃料技術進步的訴求。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本文將會說明歐洲電力市場有趣的現象:核煤電力逐漸崩盤、法國核電發電量從2015年的437TWh崩盤至2020年的355TWh(衰退18.8%)、歐洲的非核家園國家、碳定價加速再生電力的成長。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如果失敗,即使台積電公司擁有優異的競爭能力,其產品銷往歐洲,也是沒有競爭力,因為被課以極高的
Thumbnail
本文將會說明歐洲電力市場有趣的現象:核煤電力逐漸崩盤、法國核電發電量從2015年的437TWh崩盤至2020年的355TWh(衰退18.8%)、歐洲的非核家園國家、碳定價加速再生電力的成長。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如果失敗,即使台積電公司擁有優異的競爭能力,其產品銷往歐洲,也是沒有競爭力,因為被課以極高的
Thumbnail
今年(2021)的12月18日即將舉辦公投,其中一個題目是「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做不到100%環境保護,因為只要有人類存在,就很難避免汙染。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汙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當然,如果台灣有安樂死的公
Thumbnail
今年(2021)的12月18日即將舉辦公投,其中一個題目是「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做不到100%環境保護,因為只要有人類存在,就很難避免汙染。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汙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當然,如果台灣有安樂死的公
Thumbnail
世界將重新定義核能為綠能。
Thumbnail
世界將重新定義核能為綠能。
Thumbnail
德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的投資上相當積極,也是公認能源轉相當成功的國家。去年德國不僅正式敲定在 20 年內淘汰燃煤,近日執政黨所成立的氣候組織更提出讓德國在 2030 年前成為 100% 使用再生能源國家的目標。面臨能源轉型困境的台灣,或許可以以轉型資優生德國為參考對象,思考台灣再生能源的困境與機會。
Thumbnail
德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的投資上相當積極,也是公認能源轉相當成功的國家。去年德國不僅正式敲定在 20 年內淘汰燃煤,近日執政黨所成立的氣候組織更提出讓德國在 2030 年前成為 100% 使用再生能源國家的目標。面臨能源轉型困境的台灣,或許可以以轉型資優生德國為參考對象,思考台灣再生能源的困境與機會。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的電力系統,發電的「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政府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不光是永續環保是未來主流趨勢,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燃煤,燃氣,乃至鈾-235/238等核能原料的依賴。撇開這等考量,電力系統本身也是相當大的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其中包含產電,配電,輸電,售電...
Thumbnail
在福島核災結束後,德國紛紛換上風力發電,然而在這的背後,他們要付出的是翻倍的電費,德國 一個不會受到海嘯影響的國家,帶人民看到福島核災的照片,心有餘悸,這也是德國選舉候選人接連提出廢核的政見,然而要完全廢核,要度過許多陣痛期,然而要如何度過也是各國的首要問題。
Thumbnail
在福島核災結束後,德國紛紛換上風力發電,然而在這的背後,他們要付出的是翻倍的電費,德國 一個不會受到海嘯影響的國家,帶人民看到福島核災的照片,心有餘悸,這也是德國選舉候選人接連提出廢核的政見,然而要完全廢核,要度過許多陣痛期,然而要如何度過也是各國的首要問題。
Thumbnail
若是我們要付出龐大的經濟去換取環保的永續發展。又或是我們或許可以停掉一項能源發展,就如同荷蘭一樣,又或許台灣可以漸進式的減少某一項的能源發展。你若說:「時下,當然環境重要呀!」,而你願意付雙倍的價錢買電嗎?
Thumbnail
若是我們要付出龐大的經濟去換取環保的永續發展。又或是我們或許可以停掉一項能源發展,就如同荷蘭一樣,又或許台灣可以漸進式的減少某一項的能源發展。你若說:「時下,當然環境重要呀!」,而你願意付雙倍的價錢買電嗎?
Thumbnail
巴黎協定、歐盟203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綱要,這些世界和歐洲討論出來的法條,是否台灣也能做出相同的事情,充分討論……。電廠設置、法條討論的背後,是否又藏著企業大佬的勾心鬥角、政治黨派的互相扼殺、民眾不明事理的反對、贊成;這樣的社會下,台灣能達成嗎?
Thumbnail
巴黎協定、歐盟203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綱要,這些世界和歐洲討論出來的法條,是否台灣也能做出相同的事情,充分討論……。電廠設置、法條討論的背後,是否又藏著企業大佬的勾心鬥角、政治黨派的互相扼殺、民眾不明事理的反對、贊成;這樣的社會下,台灣能達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