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而平等,享有天賦不可侵犯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之權。
-----美國獨立宣言
謝盈萱的劉三蓮得獎了!很多人都覺得她實至名歸。我好喜歡她那段「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愛嗎?就,一點點都沒有嗎?」的演出,那段演得真好,隔著螢幕我都感受到她愛錯人那壓抑的揪心。
但是邱澤銓釋的同志形象更令我印象深刻,尤其他眼神的柔媚跟閃光真是太讓身為女人的我佩服。總算,有人把同志形象真實表現出來了,不誇大、不渲染、不諷刺。邱澤演的阿傑就是一般「人」,就是個跟大家一樣想要幸福的「人」,是個深情專一負責到底的「人」,只是喜歡對象的性別跟自己相同罷了。
很多同志朋友充滿才智跟生命力,跟他們相處起來舒服及愉快,很多時候當他們不說,一般人甚至也不知道他們是同志。如果人們不知道對方是同志時,會欣賞他/她們的才華滿溢,為什麼一旦知道他/她們的性傾向,就要否定他/她們的良善優秀且把他們妖魔化呢?又為什麼老是以偏概全認為同志就會亂搞?難道異性戀就一定道德崇高?那請問渣男跟婊子這兩個詞哪來的?
你可以不喜歡同志,但你不可以貶低他們身為「人」的價值及權利。
如果你是異性戀,別人規定你不能去喜歡你心儀的那個男生或女生,不准你跟你所愛的男生或女生在一起,不准你追求擁有你身為人的幸福,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痛苦?你會不會反抗?你會不會想要爭取?
能不能,我們用和善尊重理解的眼光來看「人」,把同性戀跟異性戀一樣都當「人」看,而非同性戀就等於怪物?誰說男生一定要怎樣?女生一定要怎樣?性別教育就是讓我們認識性別後超越性別,才能更加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人性以及潛能。我們的身上,皆有其剛強及柔弱特質;就是過度分化男女特質,才會出現男人婆跟娘娘腔這些以偏概全的名詞。我們不都是人嗎?人不都是多種面向?哪裡是一定非對即錯的樣貌跟應該的既有定義呢?
「我不懂為什麼我愛你,她會難過?」阿傑的媽媽為什麼難過?原因當然很多。然而愛最大,阿傑媽媽來到劇場獻花的行動告訴了大家,愛就是尊重,愛就是「你是我兒子,我要你幸福跟快樂,即使我不懂你的世界。」
看誰先愛上他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一位十幾年前教過的女同學。高中時期的她有不少男生追,但是那時的她應該已經發現自己喜歡女生。我在想,如果她的青春期是在現在較為理性開放的社會氛圍下度過,她會不會比當初稍微不痛苦?當初的她必定對周圍的長輩充滿仇恨,如果當初我懂得尊重理解並更成熟了解該怎麼做,是否我能讓她跟班上其他同學的高中三年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