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台灣人特別喜愛創業、不愛上班,應該是因為「逼不得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郭台銘曾這樣說:「台灣有很多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
他的意思是,台灣的年輕人不要有島國思維,應該向外走出去,創造更多好像李開復這樣的企業家、高階經理人。
儘管此話題已退燒許久,這句話卻在我出了社會打滾幾年後,時不時在我心中迴盪。因為同樣身為七年級年輕人的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所處的社會已面臨巨大的變遷。
今日網路世界蓬勃發展,好似人人都有機會在舞台上大顯身手,但事實上,郭董不知的是,社會環境所提供的條件卻大不如前!
企業環境也大不如前!
薪資倒退、窮忙族(Working Poor)遽增、M型社會擴大等,都是這個世代所面臨的嚴峻考驗。當大家寧願當高級外勞尋求往外發展的機會時,選擇在台灣這塊家園打拼的年輕人,不是被父母要求去考公務員便是進入血汗工廠被企業剝削……。
你認為你終有一天會變成「李開復」嗎?
誰「等」得到自己變成李開復的那一天?
當我們常看到媒體在崇尚「台灣人的創業精神」, 80%以上的登記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滿街都是新創的小攤、小服飾、小飲料店…還有郭董口中的小小「咖啡廳」,好像大家有志一同要創業?有沒有人想過,台灣人為什麼這麼愛「開咖啡廳」?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
事實上,或許是因為──「逼不得已」。
是不是因為企業一直都沒有提供很好的環境?(和日本與新加坡比)
是不是因為薪資一直都沒有被公平的發給?(和歐美相比)
是不是對專業經理人沒有提供該有的空間或雅量,以致於升遷管道到了某個層級之上就嘎然終止?
所以,上班族都必須「出走」,去開自己的咖啡店?
我覺得,好消息是,至少,這裡的上班族是不甘於「屈服現實」的。
此處(企業體制)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咖啡廳)。
這,就是「台灣人愛創業」的新解,或許,這才是真實的情形、真實的我們。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男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像有一天你到跑步機跑步,請問,你會設定一個時間(譬如30分鐘),然後一邊跑一邊看「剩餘時間」,還是看「已跑時間」? 我認識的好幾個朋友,都是看「剩餘時間」。 「這樣會愈跑愈high。」他們說。 有一
前一度沒有工作、賦閒在家,除了寫作外,經常和一位業界大哥吃飯請教,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他跟我說,現在(沒工作)吃老本,沒關係,趁這個時候,反而有機會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他說,反而是在上班的時候,
最近和幾位以前矽谷的同窗在聊天,話當年的事;當年我們曾一起討論創業點子,現在回到台灣,各有各的發展。 有趣的是,我們的話題,聊到了當年。 我赫然發現:「喂,你當年那個點子,很像Facebook耶!」
有一句話說,有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客戶。但,如果產業就是這麼嚴酷,只能二擇一,企業主管無法同時養飽員工,又提供好產品給客戶,那,一個「好主管」會選擇哪一個? 有一間傳產老企業,已經傳了三代,現任老闆
想像有一天你到跑步機跑步,請問,你會設定一個時間(譬如30分鐘),然後一邊跑一邊看「剩餘時間」,還是看「已跑時間」? 我認識的好幾個朋友,都是看「剩餘時間」。 「這樣會愈跑愈high。」他們說。 有一
前一度沒有工作、賦閒在家,除了寫作外,經常和一位業界大哥吃飯請教,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他跟我說,現在(沒工作)吃老本,沒關係,趁這個時候,反而有機會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他說,反而是在上班的時候,
最近和幾位以前矽谷的同窗在聊天,話當年的事;當年我們曾一起討論創業點子,現在回到台灣,各有各的發展。 有趣的是,我們的話題,聊到了當年。 我赫然發現:「喂,你當年那個點子,很像Facebook耶!」
有一句話說,有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客戶。但,如果產業就是這麼嚴酷,只能二擇一,企業主管無法同時養飽員工,又提供好產品給客戶,那,一個「好主管」會選擇哪一個? 有一間傳產老企業,已經傳了三代,現任老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吃人頭路」的工作沒有自由,自己創業當老闆! 台灣年輕人「敢夢、築夢、圓夢」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國內青年有將近7成懷抱創業夢。其中又以餐飲業佔4成為大宗。 但台灣傳統菜市場與夜市屬於台灣的特色文化之一,數十年來是撐起許多家庭生計,但不管是開店做生意、擺攤賺錢,都很不容易,如何你我都能賺的平安又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甚麼是幸福?權大事少錢滿房,但你到這般境地,卻發現好像永遠都不夠,我們以台灣首富-郭台銘為例,郭台銘公司企業版圖夠不夠大?住家夠不夠高檔?但始終美中不足的是他沒有自由,雖然他可以每天坐著私人飛機翱翔世界各地,可是出門必定要有隨扈、保鑣,這跟他學生時期相比,...
Thumbnail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這個讓我想起以前小時候管理職…很多時候只要有需要幫助,總是有幾個對你印象不錯的,會來幫助你… 在台灣的傳統和管理職教育非常成熟的情況,會產生『利他主義』,而且搬往偏遠鄉鎮,或者就是搬往其他大城市,更是容易有這樣的感觸出現… 我從新北搬往其他居住,有過好幾次經驗,但是大多數屬於醫院地帶,要做觀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吃人頭路」的工作沒有自由,自己創業當老闆! 台灣年輕人「敢夢、築夢、圓夢」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國內青年有將近7成懷抱創業夢。其中又以餐飲業佔4成為大宗。 但台灣傳統菜市場與夜市屬於台灣的特色文化之一,數十年來是撐起許多家庭生計,但不管是開店做生意、擺攤賺錢,都很不容易,如何你我都能賺的平安又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甚麼是幸福?權大事少錢滿房,但你到這般境地,卻發現好像永遠都不夠,我們以台灣首富-郭台銘為例,郭台銘公司企業版圖夠不夠大?住家夠不夠高檔?但始終美中不足的是他沒有自由,雖然他可以每天坐著私人飛機翱翔世界各地,可是出門必定要有隨扈、保鑣,這跟他學生時期相比,...
Thumbnail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這個讓我想起以前小時候管理職…很多時候只要有需要幫助,總是有幾個對你印象不錯的,會來幫助你… 在台灣的傳統和管理職教育非常成熟的情況,會產生『利他主義』,而且搬往偏遠鄉鎮,或者就是搬往其他大城市,更是容易有這樣的感觸出現… 我從新北搬往其他居住,有過好幾次經驗,但是大多數屬於醫院地帶,要做觀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