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傻子》(2006年),班克斯的版畫創作。諷刺意味濃厚--
對於藝術拍賣會上人們爭相抬價競逐自己作品的景況,
班克斯直言不諱地發表了他的「個人意見」也同時幽了自己一默。
不得不在畫作前服了他的「誠實」與反諷功力... 莞爾之餘、不禁默想--
負責拍賣與一心想收藏他作品的人,看到這畫上的文字,又會作何感想呢...
來自英國、國際知名的超神秘街頭藝術家班克斯,他的作品最近在台灣初登場。展出名稱: 《班克斯: 叛逆有理》(Banksy: The Authentic Rebel)。這場由專事當代藝術作品拍賣的PHILLIPS X主導籌劃的展出,於台北信義區Bellavita地下1樓藝文空間免費開放參觀;展期不長,從3月16日起直到3月24日止。 去年在拍賣會上一碎成名的《氣球女孩》。
此次班克斯作品在台北初登場,
自然也少不了這幅聲名大噪之作。
班克斯(Banksy)從未公開亮相、始終隱姓埋名。他與他大部分以模板印刷方式創作的塗鴉,在城市中明亮顯眼或晦暗無明的角落裡神出鬼沒--經常在牆面、有時是門板、偶爾會躍上路邊的交通號誌或紙鈔這類人們日常生活中見怪不怪、但壓根沒想過能變成「藝術品」的平凡物件。大眾對班克斯個人私領域的了解相當有限,頂多知道他來自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是個街頭塗鴉藝術家。從他的塗鴉創作可以看出並想見,他對這世界似乎有很多話想說--是揉合了幾分怒氣、黑色幽默式的諷刺、夾雜警世意味的批判性語言。班克斯反戰、反恐、反獨裁、反消費主義... 也大膽顛覆過幾位藝術大師的經典畫作(莫內的睡蓮系列、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都曾被班克斯「改造」過)。只要是班克斯出手,不管是在哪裡出現了他創作的什麼,總是話題性十足!
班克斯近來最讓人驚奇的「事蹟」莫過於那幅去年秋天在蘇富比當代藝術夜拍(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Auction)甫落槌、就被送進畫框背後早已裝好的碎紙裝置的
《氣球女孩》(Girl with Balloon) ... 來自歐洲的買家在知道自己高價(成交價約1,042,000英鎊;合新台幣約4,260萬元)購得的畫作的「下場」後,雖有為此吃驚、但沒有大怒,反而逐漸意識到自己可以因為這個「意外」、就此坐擁一段專屬於自己的另類藝術史。這幅被碎了一半的畫 ,有了新畫名《垃圾桶中的愛》(Love Is in the Bin, 2018)、這幅「驚人」的作品也被認證是藝術史上首件在拍賣會現場完成的成交作品。 (是的,它在拍賣會眾目睽睽下被硬生生攪碎大半,這就是超強力認證、誰也否認不了)
「破壞的慾望,即創造的慾望。」語出畢卡索,攝於台北班克斯展出的現場。
這段話,在去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氣球女孩被碎掉一半的事件發生時,
被班克斯本人引用--班克斯在他的IG上PO了影片公開這驚人的一幕,
影片配上的文字解說,正是這段大師名言。
(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BomXijJhArX/?utm_source=ig_embed) 是右轉? 還是開槍? 一塊單純的右轉交通號誌,
經過班克斯戲謔地拿幾條黑膠帶「加工」,就成了一把黑手槍..
班克斯令人嘖嘖稱奇、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他在城市各處留下的塗鴉多麼酷炫又有意義;也不單純是他一直力保自己不被人逮個正著的隱形功力與高度神秘感。他動手製造這些塗鴉的「初衷」才是令人拍案叫絕並令人滿心佩服他的重點--班克斯透過他一手製造的畫面,對這個世界給予不少當頭棒喝的告誡與提醒,背後的理念與他在創作形式上的固執堅持,某種程度已然超越藝術創作本身了。
靈感來自《黑色追緝令》電影(Pulp Fiction),手中的槍被班克斯換成了香蕉。
2007年首次完成在倫敦交通局外牆垣,被當局抗議後,據說班克斯曾溜回現場、
把他們手上的香蕉默默「畫回來」變成手槍;卻幫這兩位換穿上了大香蕉裝!
台北初次展出班克斯、現場讓大家近距離親睹25件作品;除了高人氣的氣球女孩、一群傻子、畫在門板或牆上的微笑警察系列... 等等,在我腦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外;其中一件靈感取自kuso昆汀·塔倫狄諾執導的黑色幽默犯罪片《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經典一幕的作品,也很吸睛而令我難忘。這幅作品最起初在2007年時「發表」在倫敦交通局總部的一面外牆上。畫面中兩位主角手上握的本該是蓄勢待發的兩把手槍、卻被班克斯幽了一默改成兩根香蕉。這幅塗鴉出現後,路過民眾看了很是喜愛、但倫敦交通局卻不大開心--他們認為這作品讓被塗鴉的場域被型塑了一種疏於看管的氛圍、還可能會助長社會犯罪行為... 倫敦交通局的抱怨,也是長期以來社會上對於街頭塗鴉藝術抱持的另一種質疑聲音: 有些人(我想特別是執法單位、某些建築的住戶或持有者、或是常被班克斯批判的對象吧?!),認為這不算是藝術、只是次文化、會對市容或公共所有財物造成毀損,有礙觀瞻之餘也有失規矩分寸、更觸犯了法律。但是,班克斯自然不會理睬這些批評的,他還是持續以最容易被多數人看見的塗鴉形式、揭發與評判他眼中存在於這世界上的種種不公不義。
機會難逢,值得把握時間,到現場直擊班克斯作品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