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4/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Us - 探詢自我就像噩夢一場

《我們》 Us 台灣上映日期:2019.03.22  UIP 發行
《我們》 Us 台灣上映日期:2019.03.22 UIP 發行
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
看完《我們》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種明知荒謬無比,卻讓人感覺距離很近,彷彿自己熟悉的環境隨時可能冒出危險的恐懼感:作為喬登皮爾的第二部導演長片作品,《我們》玩著更多有趣的超現實元素,以及更讓人想不透的影像空間。它依舊有著喬登皮爾遊走在搞笑以及驚悚兩者之間的恐怖平衡,讓人不得不佩服,也不得不好奇地想投入在這個他所營造出的世界之中。
Us,簡單的兩個字母,指稱「我們」,卻也可能是「美國」、「我們這群人」、甚至是「我們這些人類」,劇本的核心就是在探討「人」的內心本質,以及我們為何存在的價值。以完全一模一樣的鏡像角色,似乎暗示著「人」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面相:不管是「善與惡」、「表或裡」、「是與非」、「光明與黑暗」。
「人」永遠都是難以捉摸的東西,也正因為不確定性與充滿未知的特性,正巧與恐怖電影追求「出乎預料」的目的不謀而合。喬登皮爾緊抓了觀眾的恐懼神經,更懂得在驚悚之餘設計突發奇想的笑料,讓《我們》這部電影從頭徹尾呈現一種不舒服的詭異平衡之中。
圖片來源:UIP
更有趣的是,當我們試圖解析一個人的內心,似乎就是一種探究神秘事物的過程。《我們》的劇本精妙之處就在於它懂得如何挖掘人性陰暗面,「真我」與「虛我」的關係,正是一個人一體兩面的寫照;當我們理解「人」的複雜性,人群所組成的群體也就更加難以捉摸,更增添恐懼不安的氣氛了。
這或許就是當我們在群眾之中,存在不安和恐慌感的原始恐懼。面對未知人群潛藏不確定性的危險,那麼《我們》或許正說明了這個人人裝扮自己的虛假社會,正維持著某種恐怖的平衡。我們所謂的社會體制、階級架構、傳統道德,都只是壓抑著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不定時炸彈,爆炸了,我們又何必訝異呢?
圖片來源:UIP
而片中不斷出現的「1111」意象,緊扣著聖經耶利米書第11章第11節(11:11)的內文:「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正巧說明了如今混亂的時局,就是我們之前視而不見、閃躲不正視的問題罷了。
「1111」不論在故事中以聖經形式出現、以救護車的號碼出現、以日期的方式出現,或是四個家人直挺挺地站著的模樣出現。四個一彷彿完美的對稱,簡單明瞭、乾淨俐落地說明任何事物一體兩面的共存性。
諷刺的是,片中提到的「牽手護美國」讓我想起台灣也有發起過「牽手護台灣」的活動。一個為了貧窮而牽,一個為了政治受難者牽,不管什麼目的,這些複雜的人性、爭論以久的社會問題,能用一個簡單的牽手解決嗎?由此可見,《我們》不僅探究個人的深層內心,也諷刺了人類群體的種種行為:由小窺大的一步步探究這個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多麼地虛偽可笑。
圖片來源:UIP
整體而言,《我們》是一部能夠由淺入深、不同角度觀點切入的有趣作品:觀眾們能夠輕易地在本片中找到恐怖驚悚電影的樂趣;喜歡探究社會議題的朋友,則是能夠透過劇中所呈現的現象加以分析討論;喜歡觀察電影影像語言、符號,或是象徵意義的元素,本片中能夠透過隱藏的彩蛋、劇中線索,了解到喬登皮爾對社會或是人性觀察的細膩思維。
不論如何,就《我們》全片所散發出的不安氣氛,足以說明了喬登皮爾對於現今美國、甚至是全世界正一步步走向重演歷史的軌道之上,不免看出他對社會關懷的用心,以及對未來的憂心。透過劇中的一家四口,本尊、分身之間的互動,讓我們理解到該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中庸之道,並在不斷溝通、互信、理解的過程中,找到讓社會進步的共識。或許《我們》就是呈現了社會分化走向極端的樣貌,同時也能夠作為警世的作用,告訴著我們,這些電影中荒謬的事情,其實離我們不遠。
圖片來源:UIP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我們》我給★★★★☆ 4.5顆星
巧兼具娛樂與深度的巧妙之作!
電影預告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