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位法律人,當初在法律書籍上有了一小片天,決定來個成功經驗複製到財經領域,一方面有利於自己投資理財,一方面開發這個領域的投資市場,善用我的圖解功力,讓理財領域的知識可以傳播的更廣。
這一段發展的領域,比我想像的還要複雜,並不是這個領域的知識有多困難,而是最後投資的結果都與自己的實力水平差異甚大,明明已經擁有90分之的知識,但卻只能有30分的表現。
今日,30分已經逐漸往90分貼近。回首當年,能有今天很特殊的小小成就、研究成果、出版書籍,歷經幾個突破點與大家分享:
第一,看了日本翻譯書「算股」
與我的圖解很接近,讓我快速從門外漢瞭解財務分析,對我日後研究價值分析相當有幫助。
不過這本書市場上好像買不到了,國內還有許多替代性書籍可以閱讀,不過這些書籍內容好壞差很多,甚至於相同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請閱讀時有多加思考。
至於有沒有推薦國內的書籍,當然有,黃國華先生的書可以看。
第二,中正大學學習法律經濟學
博士後來也與此一領域有關係,為此花了三年的時間看了不少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的書,搞懂了很多基礎概念。
後來,在日本接觸行為經濟學、演化學,成為學習技術與籌碼分析的重要參考。
第三,王伯達的書
加速了我在利率、匯率、外匯存底等總體經濟的理解。
不過,我要抱怨一下,當初王伯達的每一本書都有買,說是他的書迷真的不為過,只是後來的書我覺得內容較欠缺突破性,後來就沒再看他的書了。
而且,他的成名作《
博客來-民國100年大泡沫》,後來再看一次,個人認為以結果論來說是錯的。但也不是說他的觀察點錯,而是房市是否下跌涉及到多重因素,他只提到其中一個因素,更可惜的是,早期的他並沒有提到人口結構的問題。
第四,哈利鄧特二世
不過,我不太喜歡他的週期論,從結果論來說他的結論也是失敗的。
這一本書不好唸,大多數人也只是看到了皮毛,或者就只是單純看懂。
我個人參考了書中的方法,再把之前哈利鄧肯二世讓我學到的數據分析能力,套用到台灣的現況,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此外,這本書的許多觀點讓我深入了解資產滾動的奧妙,成為緊抱不賣的思維依據。
不過他最後的建議個人實在有點難接受。
.
各位會發現一件事情,我推薦的書籍未必會接受作者的觀點與結論,尤其是隔了兩三年之後再次回顧當初奉為經典的著作,卻發現很多邏輯是有問題的,這也代表了自己能力的成長。
無論如何,我個人還是會吸取其精華來學習,變成自己的專業與力量。
當然還有其他書,不過迄今只想到這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