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醫生說,試試游泳。
幾乎不太記得上次下水游泳的感覺了。扣除一次體驗健身房游泳池的「泡水」行程外,上次真正下水游泳,應該是高中的體育課。記得當年我還是個精力充沛的小子,體育課游泳考試忘了游了幾公尺,總之游到了老師考試規定的滿分標準,以一百分的游泳成績結束那年高中夏天。看著自己的泳裝,怎麼看都覺得彆扭,完全不想穿高中泳衣下水,上網買了一件自己覺得挺帥的泳衣,拉鍊式的短袖配上短褲,然後又到運動用品行買了副有度數的泳鏡,興致勃勃地想著當年游泳精疲力竭的暢快。
小時候我挺喜歡游泳,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剛學游泳時,每次練漂浮我都往下沉,教練好奇的特別過來看我,才發現我總把氣給吐掉,最後叮囑我憋氣別吐,我才總算成功漂在水上。學會游泳後,開始跟同儕們玩海底尋寶,等著教練在泳池撒下硬幣或是些什麼,你爭我奪的在水裡搶著。也還記得,當時我會在水裡跨坐在爸爸的肩膀上,興奮的像騎馬一樣讓游蛙式的爸爸往前衝,然後沒抓緊被水流沖走後,趕忙游著自由式跟在爸爸後面。當時讀小學了嗎?其實我也記不太清楚;就算讀了,應該也還很小吧?我記得國小時就已經在學校參加個人以及大隊接力的游泳比賽,印象沒錯的話,我好像是海豚班的,另外好像還有青蛙班跟小蝌蚪班。好遙遠的記憶,還真是不太記得了,只記得我拿了幾面獎牌跟幾張獎狀,但我連泳池裡面的更衣室長什麼樣子都忘了,反倒還記得幼時最初學游泳的那個泳池與更衣室,或許是因為玩水對孩子而言,比參加比賽珍貴或重要的多吧?
小時候爸爸總說,要我們學游泳;台灣是海島,不管怎樣總是得學會游泳。有趣的是,爸媽從來不讓我們兄妹真正玩水,儘管喜歡到海邊,但我從未真正玩過海水。試試游泳,還沒真的嘗試,倒是憶起了許多兒時,還憶起了高中游泳課請假得回去補游,並且得拿游泳卡打卡;然後一看泳衣就知道是學姊還是學妹,而泳衣則不負眾望,沒有一屆可供入目。不知道現在學校會不會給學生自己選擇泳衣?看著高中的泳衣,儘管還塞得下去,但實在覺得滿是尷尬,醜得驚人,到底都是誰挑的泳衣,年復一年的虐待新生學子?然而,真的學會游泳後,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愛游,只是純粹愛玩。我喜歡躺在水面上漂,然後想像一些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還沒睡著就被其他真正在游泳的人激起的水花破碎了夢,哀怨的換個地方再繼續漂,但從來也沒真正完成一場白日夢過。既然要好好試試游泳,就認真地查一查游泳池,才發現游泳池早已不是單一水池,簡直像是三溫暖跟海水浴場的某種綜合體。看著網路種種評語,得到某種結論,真想好好游泳,或許還是找傳統只有單一泳池的比較實際。
選了離家近的市立泳池,興奮的帶著泳衣在端午假期往泳池跑,卻看到張貼了張不大不小的公告:配合龍舟競賽與救生員,休息三日。熱情瞬間被澆熄,感到一種莫名的悵然。週一上班,計畫著下班往泳池衝,卻在一早上班被告知晚上必須加班,熱情再次瓦解一回,而週二是泳池固定休息日,週三我有其他課程,最快只剩週四可以覬覦。畢竟,對試試游泳這件事,我還沒有熱情到可以一大清早往泳池報到,晨泳盥洗後再去上班。熱情初燃,一澆熄就是一整個星期,可謂悵然淚下,一陣惆悵的茫然。
然而,也有某種暗自欣喜,想著,或許一直停留在想像游泳有多麼美好,兒時游泳有多麼舒爽,可能比真正下水發現自己早已如老弱殘兵體力衰竭連一趟都游不了來的快樂。至少,可以想像再想像,交織著融合兒時甜美的回憶,探險著海底教練丟下的硬幣、鑰匙以及罐裝飲品,驕傲著自己總算找到教練說的寶藏,得意洋洋的努力撐住身體不讓比自己還高的水面淹過頭頂,舉高了小手把硬幣交給教練。
淹過水面的泳池,我不自覺得笑了。上回真正好好游泳,是大學與研究所淹過頭頂的深水區。許許多多,遺忘的與不曾遺忘的,隨著記憶的浪花拍打,總還是留下些什麼在那年的沙灘;那年我們把你埋在旗津的沙灘,我們一起吃的海之冰,牆壁上的青春字跡。那些年,那些笑聲,那些小小的日子;我們與夏天,許許多多的你們。
台灣,是個海島,總是得學會游泳。游著,回憶著,總是青春年少交織著夕陽與浪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生活、關於愛、關於疾病、關於那些最細微的點點滴滴,交織而成的,是初春嫩芽生命的滋味。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思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