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試讀里爾克《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第一部》

    (一)第一部前13首
      所有的,都在靜默的傾聽中   重新矗起一座殿堂
      適宜合調、如春日明耀美麗的幸福安眠   睡去,或是死亡
      只有歌聲存有一種真摯無所求的   呼吸,像風
      而我們在時間與風的流動中   無知的心著生不安的恐懼
      關於被引領的跨越,形態上的必然消失   無從以意識跟隨
      但無知不損及這些寬容的清明真性   花開、香料的香
      直到我們淬煉出脫俗的禮讚,堅信   神蹟,而生死是累累的果報
      在讚頌的領地裏會寬容的承載悲傷   每一滴青春珠淚的聲音
      只有在陰影底還能諦聽出柔細的溫柔   就體會生死間寬大的慈悲
      唯有我們情感堅定   領會流經與遠離、遠離與流經
      這些短暫交會都為了   喚起一個信仰的旅程 墾植
      體驗和諧樂音的祝福   一如我們習以為常的虛空
      然後在咀嚼的死亡中豐收生的滋味,何其大的恩賜 一如以口謳歌、言語 這些生死的契機 輪轉
    (二)
      一陣子花時間讀一些里爾克、馬拉美的譯本,也在找尋一種讀譯詩的方法。因為語言的障礙始終存在,這無關原生語言的發表,無關譯者的能力,而是一種無法理解的困頓招致的不安定感。
    關於提及作品有沒有「讀懂」的議題?藝術作品理當爭取最大的共鳴或是衍生,而不見得是與作者心意逐字相連。因此我想,要問我自己是不是讀懂,或許可以用前段的方式來測試。以再創作的方式,嘗試以所體會的概念謀篇。那大概可以說是,我約略讀出(或者折射)一點光譜,就算有所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為了找到個人學習的方法,我傾向追逐創作者對原始印象訊息的解讀,並模擬折射的軌跡。追逐創作者對素材的解讀,推論的過程大多是我與我的自言自語,而追逐折射的軌跡,只是希望學習更多創作表現手法。這樣才會是我個人文字學習旅途的所得。所以嗜讀、試讀,分享這個浩瀚寬廣領域中的小小心得。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