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8/28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生活日常:北美館看到飽一日遊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   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當期展覽:   池田亮司個展|一樓1A~1B   她的抽象|二樓2A~2B   曠野的溫柔—黃華真個展|三樓3A   自我、人與機械及其殘餘—張般源個展|三樓3B   馴國—吳權倫個展|三樓3A   日常的虛構重建:虛與實的感知體系—陳郁文個展|三樓3B   老男 ‧ 雜匯 ‧ 小神仙—黨若洪個展|地下樓E、F展覽室
  以上順序按我個人實地走訪(?)的動線排列。
  一走進北美館,就有導覽人員來告知,若要踩進裝置擺設的區域必須先脫鞋,而該裝置為屬於池田亮司個展當中的一件作品。
  在美術館大廳這個訪客暫留、等待、會面的中介空間,座落了五個筒倉造型的揚聲器,同時發出有特定順序、組合的聲音,是為作品《A「連續統」》(A [continuum])。作為管弦樂團調音基準的「音樂會音高」,音符「A」從巴哈時代至今皆未被精準定義。在作品中,一系列歷史上音樂會使用的標準音高被分配到各個揚聲器,相異的頻率音調交互疊加,形成極其複雜的聲音質地和共鳴音型。無窮盡的聲音和頻率組合以正弦波瀰漫在大廳空間中,每一刻都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聽覺體驗。──「池田亮司個展」從微觀到宏觀的宇宙之旅│新聞稿
揚聲器本體
  老實說,我對聲音……應該說影音方面的興趣非常低落,所以在大廳體驗這件作品之後的想法也是近乎於無,只覺得在上面看東看西的太太很可愛。(好)
  接著買票入場,開始了我的魔幻體驗之旅。(゚∀゚)
入口視覺
「池田亮司個展」作品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池田亮司部署了一個混合聲響、影像的複雜設置,這些經典元素滿足許多人對於數位科技成為今日藝術主體的激辯。本展意圖使每件作品皆透露出池田亮司透過可靠的數學語言建構他個人的理念,具體而微提供一個有界無限的宇宙時空圖像。作品配置是依據本館展場創造形而上的精神空間。種種規劃相當程度讓我們的身體沉浸於感知物理(環境),並藉由視覺、聽覺來現實化身體所感知的世界。──池田亮司個展
  裡面有一些東西不適合拍攝,或者無法被(我)拍攝出好的樣子(抱歉我不太會攝影QQ),總之我會跳著寫,也可能只寫我喜歡的部分。
雙牆面裝置《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m)_A面
雙牆面裝置《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m)_B面
其中一面由單一投影機投射而出、大量訊息密集疊加而成的黑洞;另一面則是色溫近似太陽的白色光源。本作品指涉科學脈絡下有巨大引力扭曲著時空的黑洞,任何事物、甚至是光,一旦進入其中,都無法遁逃。作品中位於兩側的黑洞區域與白光其軌跡相疊合,這個邊界即成為空間和時間臨界點的象徵,恣意於一種越出現實卻蘊涵無限意象的謎態。
  我自個是沒看出那麼深的意境(腦袋簡單),聽覺體驗上很像大廳的《A「連續統」》,因為搭配了不同的視覺,感受上就截然不同了。在A面前方時,依據遠近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這點意外有趣,黑洞的印象也非常明確,只是沒想到走到B面會看到一圈光輪,對我來說與其稱之為臨界點,當下的感覺更近似某種自以為的誤會被解開。
  隨後進入的空間裡都是非裝置的靜態作品,發自內心認為具有輕微強迫症特質的人會很喜歡,至少我是很喜歡
  再來就是影音裝置《符碼─詩》,我透過這個作品,才真正理解到「池田亮司是少數同時以視覺及聲音創作聞名國際的藝術家,其創作路徑涉及數學、量子力學、哲學,混和聲響、音樂、影像、物理現象、數學概念以組構其現場演出及裝置」這段落落長又像咒語的介紹是什麼意思。   這件作品在空間、速度、聲音與一個平面上,明確地展現出不存在卻存在的四維空間,而且數位感極強,很難不與科幻動畫《攻殼機動隊》聯想(褒意味),我個人非常喜歡,是技術表現上的勝利。
  像這樣沉浸式的體驗很特別,不同於影片是在「外面」接收裡面的資訊,反而像是被拉進裡頭以「某個也在這裡的旁觀者」的身分參與其中,有微妙的滌淨感,被滲透一樣的用身體的感知去理解作品,十分奇妙。
又一過渡空間,適當的頓點
  經歷《符碼─詩》的沖刷(?)後,在另一個展間稍作停頓,然後來到另一個影音裝置的空間。
《普朗克世界 「宏觀」 》
《普朗克世界「宏觀」》(the plank universe [macro])為一件巨幅的投影裝置作品,從物理學上無限小的計量單位「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的角度探索人類對自然界無限小或無限大的感知潛能,試圖從人類尺度以至於超出可觀測範圍的宇宙尺度描繪無限的宇宙,擴延認識世界的極限、觸碰宇宙的邊界。──〈池田亮司近年亞洲最全面大型個展:仲夏沉浸於宇宙時空的音像圖景〉
  我自己的感想是,這件作品以數學和科技的精密及表現力試圖企及造物者,透過人的智慧結晶而能夠無限接近(再現)宇宙的生滅,既具野心卻又帶有節制性質的理性,只依觀看的層次而演化出不同的解讀。
  再來是二樓的《她的抽象》,基本上規定是不能對展品拍照的,因此這part完全沒有照片。
「她的抽象」策展之研究起點在於提出「抽象藝術」加上引號的概念,意味著從今日開放性的當代視點,藉由展覽邀請日韓臺東亞三國的女性藝術家,自戰後橫跨迄今的抽象藝術歷史軌跡回顧,探究「抽象藝術」於今如何定義?以及如何回應當代繪畫的特殊課題。本展以「東亞、抽象、女性」為策展研究的關鍵詞,探究戰後受到西方現代藝術抽象理念影響,經在地轉譯後,多位女性藝術家的抽象繪畫發展軌跡,及所形成的東亞文化新藝術系譜。為過去東亞藝術史中鮮少受到關注的女性抽象繪畫,補充不可或缺的歷史研究視點。──臺北美術館《她的抽象》展覽簡介
  真心覺得這個展很棒。(*ˇωˇ*人)   有東亞三國女性藝術家的抽象作品、抽象藝術的發展史,以及藝術家本人對抽象藝術的定義與看法,內容非常營養,即使是對抽象藝術一無所知、只聽過畢卡索的人(is me),認真去瞭解都可以有所收獲。
  不僅是作品,裡面每一個展間的影片都有其值得一看之處,滿滿的資訊量,在過程中逐漸明白個人與歷史間的不可分割。抽象藝術不因其抽象而失卻理性與感性任何一個面向的可能性,說到底它是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一種視覺語言,沒道理不能被理解,只是我們對其知之甚少,所以才找不到門徑,而本展提供了大量的線索,讓觀者能沿著歷史和藝術家所指向的道標,去感受、讀懂這些抽象作品。
  做為一個對抽象藝術毫無所悉的觀看者,《她的抽象》展覽我逛得很快樂,老實說一開始很擔心會完全看不懂,而且深知自己感受性的不可信任(……)。   本來抱著「即使看嘸也沒關係」的心態,然而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展間,原本對抽象藝術的朦朧認知逐漸變得清晰,經由作品、影像,以及說明牌的陳述,將那些模糊不清的都擦拭乾淨,讓人有種得到了全新的視野(角度)的感受,清楚地覺知到作品的感性,是觀展以來特別愉快的體驗。
  接著是三樓的藝術家個展。
右邊
左邊
  踏入前先向太太問了,還沒看展時先以主視覺上的畫面和介紹來論,會對哪個個展感興趣?太太挑了《馴國—吳權倫個展》,我的選擇是《日常的虛構重建:虛與實的感知體系—陳郁文個展》。   隨後,我們按照步行習慣先走進《曠野的溫柔—黃華真個展》的展間。
舊約聖經上記載,以色列民族曾經花費四十年走一段實際只需十一天的路程。四十年裡,在一山頭不斷繞行而無法前進,路途的風景盡是曠野。 曠野是失焦的迷途、煉淨的過程,亦是與自己及一切源頭的相遇之處。瓶頸中的重複動作,或堆疊、或流動;或渲染、或拖曳。或敲擊或打磨,或是細細密密的切痕,在持續循環熟悉的步驟中,淘洗每個步驟的執行與意義。一段時間過後的現在,想像中觸電般的花火仍未實現,卻獲得被更新的眼光,得以看見沙塵中的微光。 「曠野的溫柔」描述的,是一個向上前進的循環。──《曠野的溫柔—黃華真個展》介紹
  誠實地說,我原本以為會很無聊,因為個展所採用的名字被過於浮濫的使用,所以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偏見。   實際看了以後,太太說顏色和部分題材有宗教感,我同意,而且很喜歡藝術家的用色、濃度和大畫小畫的區別,大畫圓潤、小畫細膩,視覺感受上非常舒適,是本次我拍最多照片的個展,這邊簡單的挑一些放。
歪歪
不知怎拍歪成這樣
謎之小物
貓最喜歡的一幅
  外接展間(?)裡有更多的謎之小物和其他小畫,我跟太太都認為那個展間的連結性沒有處理得很好,反而使得整體略顯雜亂,但只看畫的話我是很尬意的。
  然後到對面的《自我、人與機械及其殘餘—張般源個展》。
本展集結15件裝置與雕塑,探討自我(the self)、人類與機械之間的共存關係,並回應人處於全球化發展的網路場域中,對自身的文化傳統(習俗、身份、民間信仰、儀式)及機械上的遊牧行使權(nomadic accessibility,例如網路空間、資料的存取與通行權、指令的使用權)的拼接與再想像。在此種網絡串連系統之下,張般源透過拼貼東方傳統元素的多件雕塑及互動機械裝置,傳達人與機械、傳統應用於當今社會的政治目的,以及過度消費產生的不平衡狀態,從中提出一個可規範的想像空間。同時,經由正面的角度詮釋「機械與人的共享關係」,人與社會及機械相互纏繞的生成。後人類的時代即將到來,如同後人類代表學者凱瑟琳.海爾斯(Katherine Hayles)所言:「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後人類」。張般源試圖藉由本展覽,提供一個並置多元文化、機械互動裝置建構而成的想像式文物空間,希望觀眾對於現今困境與共享並存的資訊時代有所反思。──《自我、人與機械及其殘餘—張般源個展》介紹
  我個人對這展無感,知道藝術家想表達什麼,可是頻率沒有對上,表現的方式和樣子對我而言並不出挑,也說不定是不知為何那個空間裡的其他觀展者一直讓我感到干擾,讓作品的觀感連帶受到影響。
《唵AUM》
《To conquer the stretcher is our humanity.》
《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解剖學》
裡面我覺得最有趣的一件
  後來想想,展間的配色讓我感到被攻擊,而這也許是藝術家的用意,只是這份推力大過作品本身留住我的引力,使得我匆匆走過,興致缺缺。
  倒數第二間是《馴國—吳權倫個展》。
臺灣早期狼犬撲滿的收藏是這展覽的起點。在臺灣,狼犬可能是隨著日本統治而來。狼犬過去多半在社會高層間飼養,因此長期帶有威權、高級的形象;或許也陰錯陽差地造成狼犬撲滿在往後逐漸開放的年代,變成一種廣受歡迎的獎品。在德國,狼犬品種的形塑過程與後續的應用,讓狼犬與德意志民族之間有著微妙的牽絆。透過模具量產的陶瓷擺飾,與需要在標準下繁殖的純種狗,彼此在生產邏輯上呼應著。此展試圖藉者層層隱喻,從陶瓷到狗,再從狗的品種對照人的民族,藝術家透過樸素的鉛筆繪畫、白瓷、黃銅、攝影和錄像,襯托他所收集的文物,以及它們本身所附有的訊息。──《馴國—吳權倫個展》介紹
  對這個展……我真的是只能大聲說BORING。(´ΘωΘ`)   太太表示這個展在佈展形式和學術意義上非常齊全,架構值得學習,我是瞭解可是那個內容,嗯,總之趣味太小眾,我get不了。
狗!!!!!
裡面覺得最妙的區域
近拍(到底)
狗勾排排站
日光三犬(並沒)
  文本和展現可以說是大題小作,也可以算是小題大作。(互文嗎)   另外,不知道跟我不太喜歡狗有沒有關係,布展的巧思有看出來,只是不感興趣。(你知道的,總有那麼一兩個時刻會讓人想問:「所以呢?(´_ゝ`)」)
  最後一個是《日常的虛構重建:虛與實的感知體系—陳郁文個展》。
本展覽以沉浸式錄像裝置呈現,主要關注人與環境,以及社會結構之下的關係,探索錄像媒材於影像之外的敘事能力。陳郁文藉由現成物、虛擬物(三維 物件)、挪用、電腦模擬運算與實體空間投影,對當代的「自然性」、「人工性」、「真實」與「虛假(擬)」進行思辨,且延伸叩問身份認同的議題。藝術家透過錄像裝置的非線性敘事體、虛擬物與實體物件的相互滲透,發掘議題中的不可感知性,開啟與觀者之間非自然、非當地、真實與擬仿(simulacra)的解疆域對話,企圖擴張感知維度並鬆動觀者對日常事物的既定認知,進而重新建構虛與實的感知體系。──《日常的虛構重建:虛與實的感知體系—陳郁文個展》介紹
  覺得還不錯喜歡,從日常延伸出的虛與實,感覺需要細膩的觀察能力和形上思考,極為文學性的小巧騰挪,呈現的方式並不困難,以概念取勝。
《天際棲息》,正面
《天際棲息》,背面
《自然性I》,此個展中太太最喜歡的一件
  我是喜歡在地化題材的人,而且形式是我偏好的,所以對這個展也特別有好感,要刻意挑剔的話也許就是過於小清新了,算是個人口味的問題。
  看完三樓的個展,我們下到B1,先在休息區回體(?),順便聊了一下剛才看的展覽,準備前往《老男 ‧ 雜匯 ‧ 小神仙—黨若洪個展》的展間。
黨若洪1975年出生於臺北,「2016臺北美術獎」首獎得主。作為一個多媒材藝術時代下的創作者,他獨鍾繪畫性的創作語彙,畫面具有豐富的形式肌理與細膩有趣的圖像意喻。本次個展以首獎作品「小神仙」主題延伸出「小神仙」與「老男」兩個子題,分別展出10年來共60件代表性繪畫作品。透過場景的切換移轉以及作品的視覺迭用,藝術家嘗試以多重時空的手法,述說自己生命的見證與體悟。──《老男 ‧ 雜匯 ‧ 小神仙—黨若洪個展》介紹
  看完後太太說不喜歡,但我個人是沒什麼意見的,說不上喜歡或討厭,作畫手法很像塗鴉,以各時代的元素與現代特徵結合,想表達的東西有些戲謔(或詼諧),比起藝術的層面,商業的部分更多。(並沒有什麼不好)
觀眾的位置讚讚(
  這次看展幾乎沒怎麼記作品的名字,事後要查也不好查到,就容我貼而不標吧。幾個展裡,我最推薦的會是《她的抽象》,再來是《池田亮司個展》,值回票價(一般民眾票價也才30元好嗎),其他的個人展覽則可視個人興趣和偏好隨興地看。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登入並按❤!   或是簡單的註冊/登入likecoin,按底下的拍手符號按鈕下,就可以免費贊助我寫專欄。(´▽`ʃ♡ƪ)
  感謝你,我們下次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