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鬩牆,打籃球也可以如此狗血與濫情
電影英文名:We Are Champions
如果說台灣最引人討論的球類運動是「棒球」那台灣最多人從事的球類運動大概就屬「籃球」穩坐第一。台灣籃球風靡以久,不管是美國籃球協會NBA賽事和球星或日本知名漫畫作品《灌籃高手》引起的籃球熱旋風,都可以再三的看出籃球這項運動讓人熱血沸騰之處。 電影《下半場》有著打籃球台灣男孩的熱血與草根情熱,描述在逆境與兄弟情感間的籃球夢,故事以從小一起打籃球的兩兄弟姜秀宇、姜桐豪兩人各懷著自己的籃球夢,而走向不同的高中籃球隊,最終跌跌撞撞在球場上成為勁敵的運動故事,描述著關於彼此之間在興趣和家庭紛爭的矛盾,敘述一段高中籃球隊的青春小品。
難得以籃球運動為題材的台灣電影,從2008年時拍攝台啤籃球隊紀錄片《態度》之後就鮮少有相關聚焦台灣籃球題材的影視故事出現,但相對於這點,台灣的籃球熱卻沒有削減,每年在街頭打籃球的運動男孩還是如此之多,在球場上揮灑汗水運球、傳球、轉身上籃。 《下半場》是一部原創屬於台灣籃球電影,不像2008年的《功夫灌籃》那樣花俏且宣揚中國武功蓋天下,籃球電影《下半場》講述的故事是以普通的高中生籃球夢來詮釋熱血的籃球青春夢。
《下半場》在劇情上有完整的將故事說完,而值得一看的關於運動籃球的動態運鏡和各種不錯的場面配置,甚至在採景方面也都很符合青春洋溢的籃球色彩。 並且不以職業籃球而以高中籃球賽事來詮釋故事,更讓觀眾可以看見運動男孩那幼稚與執著,回味高中時候社團或校隊等彼此之間享受運動的學院風景,而其中故事裡也非定位在誰對誰錯,並無直接把其中一方定意為反派,而是放在享受球賽和彼此成長這點,是電影中值得讚許的價值觀。
但雖然有著完整個故事、漂亮的籃球賽運鏡、許多高中生的青春紀事,但還是掩蓋不了整個故事劇情老梗且莫名的事情,《下半場》故事以一對籃球兄弟從小母親離世由父親賺錢養家寄人籬下的不適感,然後各自加入不同的球隊來營造兄弟之間因為各自對籃球夢和家庭之間的衝突感。 但整體來說衝突有了但解決的方式卻如此粗糙,且兄弟兩人的心境轉換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彼此間的相處模式與其說是親人,反而更有兄弟以上戀人未滿的錯覺。
電影中放入太多不必要的片段與日常,來加深高中這個背景,但是卻未能把支線說好,最大的敗筆是關於女友的支線部分,從開始到最後這位女朋友都是如此影薄,可以說是為了青春而青春。 在隊友的日場彼此間的爭吵、團隊默契到打鬧反而隊整怖片關於主角與隊友的羈絆沒有加分作用,而在最後教練的演講本因是情感澎派之處,卻只讓人留下一肚子問號,無法投入整部電影角色的情懷之中。
也因為《下半場》配角的描寫太過影薄甚至不斷加深兄弟之間在意彼此的故事內容,加上女主角的可有可無,讓整部片不認真看下彷彿是如同知名的台灣運動BL影集《越界》的耽美故事,球賽時更是直接進入了哥哥弟弟磁場的「兩人世界」然後眉來眼去,台上女友完全被晾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 而整部劇情的配樂像是硬是添加上去一樣,完全沒有帶入感,比起影片剪輯出來動感的畫面,配樂卻像是硬要找一個很流行的曲風和元素插入進去。
角色間情感沒有拿捏好,而導致原本是部熱血的籃球競爭與家庭故事的《下半場》電影,變成了忽略隊友忽略女主角,兄弟兩人世界在靠近一點點就跟你牽手的高品質耽美劇場。 如果劇本和台詞可以多加修飾點將會是個及格的台灣高中籃球青春電影,可惜了這美中不足之處,但從整體拍攝和運動的詮釋來說,這部電影在眾多濫情的只賣青春校園的故事內,還算是能拍攝到核心,尤其是最後比賽詮釋的緊張感,跟開頭的街頭籃球,只能說頭尾都好,中間串起的內容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