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當代作品的理想樣貌-無伴奏大提琴作品-〈Sept Papillons〉

Photo by Jonatan Lewczuk on Unsplash
Photo by Jonatan Lewczuk on Unsplash
除了電子與後製作品,當代作品對於原聲樂器演奏應該要有怎樣的思維或哲學性探討呢?在此我淺顯地使用芬蘭女作曲家Kaija Saariaho於2000年完成的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Sept Papillons〉來談談我心目中理想的當代作品應該呈現的樣貌以及美學觀。
1. 器樂演奏技巧運用: 當代作品的創作時期,由於已經歷經了數百年西方音樂歷史並且累積了可觀的作曲理論及作品,因此對於一項樂器的演奏技法與極限應該更為寬廣。當代作曲家的使命之一就是妥善地運用這些累積下來開發完備的樂器音色來傳達他內心的理想音色。如果當代作曲家只會運用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的手法來譜寫他內心的音樂,我們無法批評他的作品技巧拙劣,但也不可能認為他能夠站在莫札特、貝多芬等人之上而有立足之地。
Kaija Saariaho的這部作品「Sept Papillons」當中,適當地運用了弦樂器已被妥善運用的演奏技巧諸如sul ponticello(近橋演奏)、sul tasto(近指板演奏)、natural harmonic(自然泛音)、左手撥弦、senza arco(左手指敲打指板以發出音高),並且善於運用左右手壓力變化來改變演奏音色。而natural harmonic(自然泛音)部分,作曲家相當擅長運用泛音列來架構出一個趨近於D大調(有時是b小調)的調性;甚至在無法發出自然泛音的音高,使用人工泛音來補足。
2. 意象描述: 既然這作品與蝴蝶有關,七個樂章當中便各有相關手法來引領聽者感受到蝴蝶翩然的姿態。最多出現的方式,就是左手利用兩個不同的泛音來顫音,這樣展現出來的音色相當輕盈,還有一種模糊曖昧性,像是在進行單一或少數蝴蝶的特寫;另一種是用右手顫弓,這樣呈現出來的音色通常較重,再利用近橋演奏以及遠橋演奏的轉換,還有爆裂音色的使用,有時會讓人感受到數量龐大的蝴蝶群飛舞。
音色的轉換也是作曲家使用相當頻繁的手法,除了前述近橋演奏以及遠橋演奏的轉換以外,左手也有實音與泛音轉換的技巧,還有利用弓壓呈現正常音色與爆裂音色轉換,某些片段會讓人聯想蝴蝶的蛻變,這是屬於比較不同層次的意象描寫。
3. 哲學性以及美學呈現: 每個時期的作曲家,對於人性、大自然、個人情感與社會情節多有所著墨,而Kaija Saariaho的這首作品「Sept Papillons」,則讓人深刻地感受大自然界瞬息萬變的面貌。以往有許多器樂作曲家寫過關於蝴蝶的作品,像是法國的Faure利用連弓拉奏快速音群、捷克的Popper利用快速分弓拉奏快速音群,無不是用某些手法來呈現他們所看見的蝴蝶飛舞姿態。然而在今日來看,雖有巧思,但作曲技法未免單調。
Kaija Saariaho的「Sept Papillons」,對於蝴蝶的姿態、生命蛻變,甚至是在大自然中相互依存的生態,我想,不僅僅是觀察敏銳,還想得透徹,甚至套用人類生命的各種歷練蛻變,竟也毫無違和。這樣思維之下創作的作品,演奏者與聆聽者不自覺地感受到「無常」,也就是佛家思想中當所認為的:每一「瞬」皆不同,稍縱即逝,不但無法複製也不能回到相同的「瞬」。
由於許多手法皆已被前人廣泛運用,二十世紀以來作曲家們不斷地嘗試新的手法、發展新的規則來限制作曲(例如十二音列技法),雖然許多人無法馬上接受這些乍聽之下不甚悅耳的作品,但要真正理解一部作品,除了從感官訓練以外,還要從更多面向去思考作品背後的意涵,也因此現代作曲家或許越來越孤獨,但其成就也更非凡。
註: 北歐芬蘭出身的女作曲家Kaija Saariaho,作品中偶有東方哲學作為根基。建議可欣賞她的〈Six Japanese Gardens〉,看她如何用電腦音效與打擊樂器重新塑造她心中的日本庭園。
*本文原刊載於MPlus云閱讀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