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生就像投資,看長不看短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台大電機系最受學生愛戴的葉丙成教授說的。這句話想必不會有人不同意,但大多數人的真實心態卻是「看短不看長」,因為大家對未來太焦慮了,希望藉投資迅速致富,才能儘早財務自由,但這其實反而會害你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日前,我去參加他和另一位知名作家李偉文,以及四名年輕人關於「當今教育問題」的座談會。主題當然與「投資理財」無關,但因為他說了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特此為文來闡述。
    他說完這句話,就舉了一個親身實例,談到他曾應某大證券公司之邀,去給公司主管演講時,也講了這句話。說罷,主管們笑著反駁他,因為他們都是「看短不看長」,而且他們希望往來的客戶也都是如此。
    為什麼?因為證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手續費。他們希望你經常進出,這樣你每一次、每一筆的交易,他們都可以向你收取手續費。
    為什麼我是一個大家眼中的理財專家,卻從來都沒有證券公司找我去演講呢?因為我講0050「一年大概只有3~4次的漲幅」,而0056則是建議大家「買了忘記它」,完全和證券公司的經營邏輯背道而馳。
    我也常聽很多投資人說,在股市殺進殺出,沒賺到什麼錢,根本就像在為證券公司「打工」而已。如果是「沒賺到什麼錢」,其實還是能接受的結果,但十之八九的投資人都是「賠錢」的,那就像是「奉獻」給證券公司了。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短線進出,因為大家都自以為厲害,可以精準掌握每一次的低點和高點,然後又能在個股快速輪動中,找到會大漲的主流股。即使現在做不到,也認為可以透過努力的學習(看書、聽演講、上課),就能學到在短期內賺大錢的技巧。
    在這個低利、低薪、高物價的時代,小資男女想要靠「投資」增加收入、甚至及早積存未來退休之所需,當然是正確的心態,總比那些整天只想小確幸,不思未來的人要強得多。但是,該「長期」投資好呢?還是「短期」進出好呢?
    所有的投資教科書或統計資料,都主張應該「長期投資」,但所有的投資媒體都在歌頌「短期進出」而致富的投資英雄。後者當然更吸引人,但正也是因為這種「人性」,才造成絕大多數的投資人最終都得面臨虧損的下場。
    「長期投資」是一條寂寞的道路,不像「短期投資」那麼引人入勝。「賺價差」的人常笑「領股息」的人:「你們等『一年』才賺5%,我『一天』一個漲停板就能賺10%」大家聽到這句話,只注意到「報酬率」,卻沒有注意到它所伴隨的「風險」。
    各位看我寫的書和文章之後,絕對不能期望照我的方法就可以「賺大錢」,因為我分享的其實只是「安心賺錢」的方法。我認為,能夠「長長久久賺錢」,絕對勝過「短期內賺大錢」,因為你在「投資」上安心不焦慮,就能讓你的「人生」相對安穩平順,而且它還能提供你穩定的工作以外的收入,不是兩全其美嗎?反之,你想短期賺大錢,心情一定焦慮不安,然後就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品質,萬一又賠錢,不是人財兩失嗎?
    有人批評我,因為我還是建議大家在「大盤日K20,買;大盤日K80,賣」0050,還是強調「賺價差」啊!但是我要澄清的是
    一、大盤不會被人為操控,所以技術指標極具參考性,依此買低賣高,相對比較安心。
    二、畢竟一年不過進出3~4次,頻率真的比「短線進出」少很多。
    三、萬一套牢,因為還有穩定股息可以領,而且絕對不會下市,所以基本上還是從「長期投資」的立場出發。
    四、在台股萬點以上才進場的人,適時獲利了結,心情應該會比較篤定,也符合我最重要的投資理念,那就是「安心」這兩個字。
    最後,我要提醒小資男女的是,若要增加收入,「投資」不是唯一的選項,你要想辦法創造你的「斜槓」人生,也就是利用你的其他專長,來增加薪資以外的收入。例如,我認識一個年輕人,他利用下班後烘焙咖啡,然後在網路上販賣,還有畫Line的貼圖來販售。當年,我還在還房屋貸款時,也接了言情小說的翻譯工作,一個月可以增加一萬五千元的收入喔!
    此外,還可以把家裡已經用不到的東西,用很便宜的價格上網拍賣,當年我也做過,一個月又可以多幾千元收入,反正已經用不到,所以不管賣多少錢,都是賺的。
    如果你還有這些額外收入,其實真的不必在投資上這麼躁進。小資男女們,理財雖然要趁早,但也不必急功近利啊!不然真的會「欲速則不達」。
    註:因為即將出國旅行,所以在行前多寫一篇。
    (全文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