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費的一年|離開體制後的個人實驗

不消費的一年|離開體制後的個人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消費的生活,我,做得到嗎?

不消費的生活,我,做得到嗎?

曾經寫過《不消費的一年》的讀書心得,期盼有朝一日必好好實驗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不只是行為面上的改變,我想如果能面對自己「所需」的物質,也必能聽見自己內在聲音,不再只往外看不停比較,向內了解自己的需要,我想也會有由外而內的影響,從外在的減法開始,期待自己能有不同的心靈轉換。

這邊也前情提要我的啟發者凱特.弗蘭德斯,「不消費的一年」作者當時29歲卻一屁股卡債,然後社交生活豐富並有體重過重的身體不佳的狀況,他覺得自己把生活搞得一團亂,亂越多花越多,看似生活精彩,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因此他給了自己一個任務,想好好整理自己,透過不消費的一年的生活記錄,也斬斷了很多不需要的人、物、事,當然,最後也是收穫滿滿。

作者給了一些方法論,也因為離開體制的工作後我的目標本就是開始充實自己 ,我想列出自己的版本,不希望自己過得太困苦,因不消費的一年初衷,並不是因為要無意義的死存錢或是過著僧侶般修行的生活,生活還是要過、東西還是要學、朋友還是要交的幾項大原則在我心裡。所以不會完全斷絕消費世界,也不會足不出戶。

我列出了以下自己的減法準則。以下問句是作者給的需要回答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想挑戰不消費的一年?
如同前言寫到,我想了解離開物質為主的生活,人的心態會怎麼樣的調整,實際上的運作會遇到什麼困難,同時把自己有限的金錢資源拿來學習,才能做到真正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我想透過寫出自己的生活規範,提醒自己離開體制後,也要規範自己的體制生活,作為自己的人生規劃表之一。

|你希望根治哪些問題?
往內看,不要一直被外在影響比較。

|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沒有特別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好好地運用自身特質活著。
想成為一位落實減法哲學的人。(包含我也是半生不熟的環保主義者)

|清單: 以下資訊將於下篇分享自己的清單
1. 跟家裡多餘的物件說再見
2. 製作物品清單
3. 列出消費的三種清單:必需品、非必需品、可購項目
4. 取消所有優惠eDM
5. 設定可以消費的金額
6. 四處宣傳自己的計劃

我也很好奇,作者在都市搬回家(主要因為要還鉅額的卡債),因此開始整理自己的家,但我卻依然住在台北,不會有完全依附家裡的改變,最多短期回家住。因此是不是做得到呢?期待,觀察,我想初心是,不要免強自己,讓自己不舒服以外,都可以試試看,多說無益,起而行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也喜歡這本書,可以點擊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唷!我將收到你的2%回饋金,作為我寫作的小小鼓勵 :) 博客來購買推薦點擊

avatar-img
我是凱莉的沙龍
59會員
81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年9月,閱讀完《不消費的一年》、《斷捨離》,那年也看了Netflix的紀錄片《極簡主義》,起心動念決定來實驗台灣版的「不消費的一年」,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不消費的一年,在台灣做得到嗎?》。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只擁有『足夠』的衣物是我的嚮往,但做跟想完全是兩回事。 開始跟放棄都是如此容易
分享_ 我發現執行不消費的一年,最難的應該是要在三個月後依然記得跟自己的約定,但如果約定漸漸鬆綁,如我之前分享過的其實在某些時候還是會有購物需求,但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大原則,我認爲都是可以接受的。 檢視了一下從2019年底的計畫至今的成果:(約六個月) 1. 買了一個工作用的拍攝腳架 2. 主力消費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2019年9月,閱讀完《不消費的一年》、《斷捨離》,那年也看了Netflix的紀錄片《極簡主義》,起心動念決定來實驗台灣版的「不消費的一年」,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不消費的一年,在台灣做得到嗎?》。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只擁有『足夠』的衣物是我的嚮往,但做跟想完全是兩回事。 開始跟放棄都是如此容易
分享_ 我發現執行不消費的一年,最難的應該是要在三個月後依然記得跟自己的約定,但如果約定漸漸鬆綁,如我之前分享過的其實在某些時候還是會有購物需求,但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大原則,我認爲都是可以接受的。 檢視了一下從2019年底的計畫至今的成果:(約六個月) 1. 買了一個工作用的拍攝腳架 2. 主力消費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