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需要同等的耐心與嚴謹,以及永不放棄成長的可能
為什麼我對這本書有興趣
在選讀《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這本回憶錄之前,第一次聽聞前任美國總統第一夫人
蜜雪兒‧歐巴馬 (Michelle Obama),是看到媒體曾報導她的名言:「沒有任何一個男孩可愛或有趣到值得妳為他放下書本」。
There is no boy cute enough or interesting enough to stop you from getting your education. 沒有任何一個男孩可愛或有趣到值得妳為他停止「接受教育」。
讀原文才能知道,她講的不只是「書本」這麼簡單的字面意思,而是「接受教育」這個更廣泛的議題,也跟她後來致力於推廣女性受教育權的理念息息相關。
這本回憶錄在說什麼
全書分成三個章節:「成為自己」、「成為我們」、「成為無限可能的自己」,蜜雪兒依序探討她「成為自己」的過程中,碰到關於種族、婚姻、政治的人生經歷。其精彩的一生從貧窮黑人社區出身,到攻讀普林斯頓和哈佛,擠身菁英律師行列,與前美國總統
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結為連理,最後入主白宮第一家庭的傳奇故事。
這本回憶錄的特色在於,蜜雪兒用最樸實且誠懇的語調,把讀者當成最親密的朋友,分享她的人生她的夢。讓我們得以窺見平常光鮮亮麗的第一夫人背後,曾經歷過的身份認同衝突、對於生育和婚姻的苦惱、家庭生活和政治參與的拉扯。
讓我更有所感的是,縱使她的人生充滿各種價值觀衝突與困難抉擇,她仍保持堅毅的心智去克服和深思人生的各種課題。以下是我在她身上看到與學到的6個溫暖啟發。
1.教育能翻轉人生
蜜雪兒出身於資源貧脊的黑人社區,她把自己之所以能蛻變成現在容光煥發的樣貌,全部歸功於自己父母親成功的「教育」。
她提到父母給予的是開明式的教育,給兄妹倆相當程度的尊重。例如她的母親不會過度干涉子女的決策,常問他們的問題像是「你認為合理的是什麼?」和「用你的最佳判斷做決定」,要求兄妹學會做出「選擇」以及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還有一點是,母親非常看重「閱讀」。她總是督促兄妹倆閱讀叢書,常常帶他們去圖書館,更把省吃儉用的錢拿來買百科全書。母親甚至主動出擊,遊說學校把蜜雪兒轉到用心授課的老師的班級,尤如美國版的孟母三遷。
對照到另一本回憶錄《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作者
泰拉·維斯托 出身於荒謬的反社會家庭,成年之前「不准」也「不曾」接受正規教育。但泰拉靠著無比的毅力完成了大學教育,透過廣泛的閱讀構築出自我的思想和價值觀,最後取得劍橋歷史學博士的傳奇人生。蜜雪兒的名言也可以套用在這邊:
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值得妳為了他們荒謬的堅持而放棄「接受教育」。
2.不要讓別人定義自己
當蜜雪兒從高中準備以優異成績畢業時,在大學第一志願的討論中,升學輔導員用調侃的語氣對她說:「我想,妳不是塊
普林斯頓 的料」。
然而,她不屈就於這種刻板印象,反而拿出渾身解數,爭取到推薦信和交出一篇優秀的短論文,終於擠身名校如願以償。她,定義了自己的優秀和韌性。
成為第一夫人時,她曾對這個身分的定義感到疑惑,「這不是一份工作,也不是正式官職,既沒薪水也沒有明定義務」。但是令人驚豔的是,蜜雪兒反而走出自己的路,頻繁參與公益活動和發表激勵演說,成為美國史上最活躍的第一夫人,其光芒絲毫不遜色於前總統歐巴馬。
一時之間她甚至被媒體讚譽為「
女性的楷模 」,我喜歡她書裡的這句話,則適用於所有人:
If you don’t get out there and define yourself, you’ll be quickly and inaccurately defined by others. 如果你不先站出來定義自己,很快地別人會用很不精確的定義為你代勞。
3.勇於展現脆弱和尋求協助
平常在演說台上神采煥發的蜜雪兒,在這本書完全敞開心房,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過去。
曾經,她經歷流產和被診斷為不孕症,這對求子心切的歐巴馬夫妻倆無疑是最沉痛的雙重打擊。蜜雪兒形容流產是最被眾人誤解的事情,也希望有類似經驗的女性不要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感到自責。
A miscarriage is lonely, painful, and demoralizing almost on a cellular level. When you have one, you will likely mistake it for a personal failure, which it is not. 流產是種痛徹心扉的孤寂、痛苦、元氣大挫。經歷過的人會誤以為是個人的失敗,其實並不是。
她與歐巴馬曾經關起心門且減少溝通,她也多次埋怨男女在懷孕這件事情有多麼的不對等。後來夫妻倆經過難熬的協商,放下彼此的矜持去尋求婚姻諮商,才逐漸化解心頭的結,最後採取了試管嬰兒的方式生下兩名寶貝女兒。
看到蜜雪兒如此坦率地攤開這難堪的回憶,讓我想到《
脆弱的力量 》裡
布芮尼·布朗 說過的「如果我們可以向具備同理心和通情達理的人們分享自己的故事,羞恥就不復存在。」
她勇敢地把讀者當成最親密的知音,昂首闊步把羞恥的過去拋諸腦後。
4.改變是緩慢的,要有耐心
蜜雪兒拜訪南非前總統
曼德拉 的時候,從他窮盡畢生之力,反抗種族隔離的故事得到啟示:改變是緩慢發生的,有時候得等上數月、數年、甚至數輩子,我們得有耐心。
在大眾公益方面,蜜雪兒致力於推廣女性受教育權,希望讓女孩擺脫傳統枷鎖,擁有接受教育的資源和機會。已故學者
漢斯·羅斯林 名著《
真確 》的數據也是這麼支持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國家,長期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都呈現明顯地正成長。
《
真確 》這本書也告訴我們,改變雖然是緩慢的,但整個世界正在逐漸變好。所以我們該留意緩慢的進步,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而我們可以避免的是宿命型的偏誤心態,那種認為世界總是沒有改變甚至惡化的悲觀論調。
蜜雪兒在
伊莉莎白蓋瑞安德森高中 對女學生的演講,述說她自己生平不斷蛻變的過程。當她看到台下九百個炯炯有神、充滿希望的臉龐,心頭湧上這番領悟:
They were me, as I’d once been. And I was them, as they could be. 她們就是以前的我,而我就是她們可能的樣貌。
這段充滿情感的話讓我打從內心感動,就像我自己看著認養的
家扶兒童 ,從天真模樣蛻變成懂事的青少年,心中的欣慰可說是溢於言表。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他/她們心中栽下希望的幼苗,給予平等的關愛、支持和耐心,期待有朝一日都能茁壯成大樹庇蔭他人。
5.堅守品格至上
當蜜雪兒被批評者抨擊成「
憤怒的黑人女性 」時,她打趣的說:「他們到底想攻擊我哪一點?憤怒的情緒?我是黑人?還是我是女性?」真是令人莞爾。
對於這些低劣的批評,尤其是
川普 陣營帶有仇恨又惡意的攻訐,讓她在幫
希拉蕊 助選期間說出這句充滿格調的座右銘: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當他們低劣攻擊,我們高尚回應。
蜜雪兒堅信,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品格會影響無數的後代,就像父母的品格是留給孩子最珍貴的資產。
她更多次讚揚歐巴馬身上擁有崇高的品格特質。歐巴馬對於金錢和道德有著超乎標準的警覺心,永遠採取比法律還嚴格的標準來對待自己。
做為第一個入主白宮的黑人家庭,夫妻倆對自己的言行也加倍謹慎,避免芝麻蒜皮的小事被外界無端放大或過度解讀。他們用這句黑人社會的俗諺砥礪自己:
You’ve got to be twice as good to get half as far. 你要努力變得加倍優秀,才能取得別人一半成就。
6.成為自己之路沒有盡頭
在大人常常問小朋友的問句裡面,蜜雪兒認為這句非常無用:「你長大之後想成為什麼?」好像長大是個有限的過程一樣,在某個階段就能到達終點。
反而,從書裡可以看到蜜雪兒不停蛻變的人生,從菁英律師、到為人妻為人母、再成為第一夫人、現在持續
獻身公益 。這些不同的角色,在人生旅途上是「過程」的一部分,也是她不斷往前邁進的養分。
她鼓勵人們不要安於世界的現況,該著手「行動」去創造心中理想世界的模樣。讀著她精彩萬分的回憶篇章同時,也不禁讓我在夜深人靜時,回想自己如何變成今天的面貌,又可以做出何種貢獻。
Becoming isn’t about arriving somewhere or achieving a certain aim. I see it instead as forward motion, a means of evolving, a way to reach continuously toward a better self. 成為之路不是抵達某處或達成特定目標,它是不斷向前、進化、蛻變的過程,朝著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懈地邁進。
用Audible聽這本書的心得
尤其蜜雪兒的真誠、坦率、毫不做作,有聲書她字裡行間的「喜怒哀樂」表露無遺。從學齡時期的自我質疑、職涯抉擇的天人交戰、被歐巴馬求婚的驚喜、對川普置她家人於險境的憤怒,透過她的原音重現讓整段閱讀過程增色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