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載人的東西要控制離不開電子系統,另一種開傘方式就是電控開傘了。
因為是電控,判定開傘需要的條件可以有彈性的多,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裝適合的感測器和控制板,例如用陀螺儀測量加速度推算火箭目前的飛行階段、測量傾角推算火箭目前的飛行姿態、裝氣壓高度計、計時器,甚至搞個投票機制之類的……只要邏輯架構清楚程式寫得出來有很多玩法,沒有一定的標準。
能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電控開傘的方式殊途同歸,目的都是讓不同的降落傘在最適合它們的時機點放出。對飛行高度很低的火箭而言,這個時機點其實就是在火箭差不多飛到最高點的時候,而對能夠飛到高空的探空火箭來說就有必要讓火箭落回空氣稠密的低空再開傘減速。至於如何讓開傘指令的電訊號實際把降落傘扔出去,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就是化學能開傘了,將降落傘壓縮得很小,然後塞進裝在火箭上的傘艙,以電子點火引信點燃火藥,利用氣體將降落傘推(或者說炸)出去。
優點顯而易見,可靠,降落傘跟傘艙都可以縮的很小,減少體積換來的是更高的空間利用率與裝配彈性,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採用的方案,傘布和傘繩做好隔熱措施避免火藥引燃的瞬間高溫把降落傘燒壞就行了。缺點幾乎都是調整上的,例如拿捏適合的藥量(太少了炸不出去,太多了可能直接把降落傘炸成破布,需要反覆嘗試)、裝配很麻煩(等於每次發射與測試都要重複一遍裝藥配引信的操作),但在優點面前這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但是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有火藥可以用這點上,當時我們並沒有紅色火藥的配方(即使有,製備也是個問題,例如球磨機。我們一直都缺化學相關的東西。)黑火藥同理,而要是去買鞭炮拆裡面的裝藥來用又會被認為是在幹危險的事情……最重要的一點是藥量需要多次測試調整,我們借實驗室做過硝化纖維,但一來製作麻煩(反應時間長,需抽風櫃、加熱臺),二來成本算高(硝酸硫酸是自己掏錢買的),三來製作出來的成品性能很不穩定,因此也放棄了。結果最後繞了一圈走到了另一條路去,也就是機械開傘。 機械開傘就是指不用火藥或壓縮氣體而純粹以機械結構將降落傘放出去,比起真正的火箭,這類設計反而在水火箭上比較常用。效果自然是比不上化學能開傘,但個人認為反而比較有趣,另外每次做動完畢後不需要重新裝藥帶來的方便性也是一個優點。至於後來那個對半開卡扣整流罩怎麼弄出來的,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對了,請無視背景的麥茶還有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