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看得懂的」和「內行的」說法

如果要將「USB外接電池」、「行動電源」、或者對岸所謂的「充電寶」用美式英文寫出來,該怎麼說?「coffee shop」和「café」有什麼微妙的差異?
在台灣或中國,可能很多人的直覺反應會是「power bank」;這個說法確實有人用,連機場的行李攜帶警告上、或是一些相關的通關教學文章,也會用「power bank」來稱呼。
雖說「可以這樣用」、外國人也應該看得懂,而且在海關之類各國旅客出入較多的地方,甚至已經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不過如果在英文商品文件或包裝上這樣稱呼,使用者就知道你是「外國公司」了。
很難說這樣寫不對,但如果客戶「糾正」要「寫power bank才對」的話,那也不見得。
隨手搜尋一下確認,在美國市場「external battery (pack)」是比較常見的說法;在Amazon之類的線上商場,有一部分產品敘述會寫「power bank」,但用它搜尋結果還是會導向「external battery」。
雖然相較於「power bank」,「external battery」這個名稱比較像是學名、而且在某些場合下不見得是指一般常見的行動電源(如果看得懂的話,確實power bank反而比較不容易弄錯)。
不過基於技術寫作和商品標示的觀點,我還是會建議銷往英語系國家的這類產品,在包裝和正式文件上還是稱之為「external battery」比較好。

寫到這邊,忽然想起自己手邊有一顆在日本買的「行動電源+充電器」,於是翻出來看看日本人是怎麼講的。上面寫的是「行動電池」(mobile battery)的拼音「モバイルバッテリー」。
不過這也是「地區性」的用法,在英語系國家也不一定講得通;雖然在Amazon上也可以搜尋得到,但項目並不多。
題外話:各家行動電源的容量數字,多少會有點灌水;像是「額定數字」(理論上的實際容量)就可能遠小於宣傳時標示出來的數字。
但這款只有手機大小的行動電源,容量卻號稱有900,000mAh(90萬!)。是現在吹牛已經吹上天去了,還是我孤陋寡聞,不知道現在的能量密度已經可以高到這個程度了?

順帶一提「Café」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常常會出現這類種「好啦不要太挑剔看得懂就好」、但「一看就知道不太內行」的英文;舉個常見的例子就是「café」。
很多人以為「café」跟「coffee」是可以通用的,所以會用前者(看起來比較時髦?)來稱呼咖啡(有時候還會因為打不出「é」字而寫成「caf’e」或「cafe’」)。
其實café只能用於「咖啡『店』」,跟「(喝的)咖啡」是兩回事;至於某家便利商店用的「Let’s Café」,就只能說是創意發揮了。
說到café,在荷蘭coffee shop跟café的意思是很不一樣的,別搞錯了。
在荷蘭,「coffee shop」(有時會寫成「coffeeshop」)基本上是「大麻煙館」的意思;裡頭或許也賣咖啡,不過醉翁之意當然就不在此了。
在阿姆斯特丹,由於市區裡就有運河,而且很多住家或商店就在河裡的船上,所以自然也有河上的「coffee shop」;我自己第一次去的時候,就差一點為了「喝杯咖啡」而誤闖了這種船:
阿姆斯特丹的「coffee shop」船。我自己拍的一時找不到,這張照片是網路上借來的

雖說如同「語言只是拿來溝通的」這句常被掛在嘴上說的話,多數時候外文只要看得懂、聽得懂就好,不過在這兩種場合之下還是得多留意:
  • 正式的、代表自己的、跟商品有關的、必須對結果責任的;
  • 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意思的、容易引起誤解的、或是可能冒犯他人的。
除了語言差異之外,在語意的寫法上也有些學問;請參考我先前寫的這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