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patriot 與「保家愛國者」或「祖國之衛者」或「祖國之愛者」或「愛國者」等的轉換密碼

pa:p 約略形聲漢語「保」,或有 protect (保衛) 之意;a 爲輔助發音。此處 pa 即轉換漢字「保」。 tr:代表 country (國家) 之 try (家) 的部份。此處 tr 即轉換漢字「家」。 i:i 以字母本音 ai 形聲漢語「愛」,但實際發音演化爲類似華語「ㄧ」的短音式發聲。 o:通過大寫 O 約略象徵漢字符號「囗」,並且同時代表 or (或) 以轉換漢字符號「或」,所以此處 o 即轉換「囗或」之重疊組合而橋接於漢字「國」。 t:代表 the 以轉換漢字「者」,表示特定的指稱。(P.S. 參考〈者之謎〉-- https://vocus.cc/SubtleSpaceOfText/5c7899defd897800016b3d7f) pa + tr + i + o + t = 保 + 家 + 愛 + 國 + 者 = 保家愛國者 = patriot,直譯即可能是「保家愛國者」。現代中文多將 patriot 譯爲「愛國者」,似乎漏了前面「保家」的部份,不過 English 字根 *patri- 也有「爸系」、「父的系」、「爸籍」、「父的籍」、「族籍」、「祖籍」甚至「祖家」、「祖國」之意 (P.S. *matri- 則有「媽系」、「母的系」、「媽籍」、「母的籍」、「母族籍」、「母祖籍」甚至「母祖家」、「母祖國」之意),換句話說 patriot ㄧ字和「愛國者」之間可能還有另一組轉換密碼,茲分析如下: patri:如前述,有「爸系」、「父的系」、「爸籍」、「父的籍」、「族籍」、「祖籍」甚至「祖家」、「祖國」之意。此處 patri 或代表「祖國」。 i:象徵漢字「之」。 o:通過大寫 O 象徵漢字「囗」(華語發音 wuéi,有「圍」之意)並聯繫及代表發音相近且中間符號相同的「衛」字,華語「衛」發音 wuèi。 t:同前述,代表 the 以轉換漢字「者」,表示特定的指稱。 patri + i + o + t 省一個 i = 祖國 + 之 + 衛 + 者 = 祖國之衛者 = patriot,直譯即「祖國之衛者」,但現代中文可能將「祖國之衛者」簡化爲「國衛者」再轉化爲「國愛者」,然後再將其中的「國愛」倒裝爲「愛國」,然後成爲「愛國者」的譯詞,但是也有可能將 patriot 其中的 o 視爲 love ㄧ字的簡縮而從「祖國之愛者」的會意中轉譯出「愛國者」ㄧ詞。 所以,如果有 patriot,爲何沒有 matriot 呢?不覺得有點怪怪的嗎?......也許是因爲爸爸愛媽媽,所以愛爸爸之祖國就等於是愛媽媽之母祖國了,English 好像是這麼認爲的。那麼,無論如何,papa (爸爸) ㄧ定要愛 mama (媽媽) 哦!

P.S.

patriotic保家愛國者之形容、祖國之衛者之況、祖國之愛者樣況、愛國者的。此字爲形容詞。 patriotism保家愛國者之思義、祖國之衛者之思義、祖國之愛者之思想、愛國者主義patriotist保家愛國的意識者、祖國之衛的義思者、祖國之愛的思者、愛國的義士patrioteer保家愛國的意思意思之人、祖國之衛的意淫之人、祖國之愛者於意淫之人(P.S. 此字意思較複雜,意思好像是只有提出口號、沒有真正付諸實現去保家衛國的人。) MIM-104 Patriot:MIM-104 保家愛國者,一種可以機動移防並攔截從空中來犯的飛行攻擊載具之地對空飛彈防禦系統,由 Raytheon Company (中譯:雷神公司) 研製,於公元 1976 年 5 月正式命名爲 Patriot (保家愛國者) ,但其實是很巧妙地合成縮寫自其飛彈防禦系統所使用的雷達代號 Phased Array TRacking (to) Intercept Of Target (相列拖拉車式對于於間攔劫于打擊點) 之各個單字的字首。中文或譯「MIM-104 愛國者飛彈」。其中 MIM 是 Mobile Interceptor Missile (移羆劫攔器機邁射、移能於間攔劫器機彈飛、移大容易攔劫者火矢,意通「可移動式攔劫飛彈(火箭)」,此處「劫」字是「去除力量」之意,台灣中文多轉譯為「截斷」的「截」字) 的縮寫。(P.S. 參考【附圖:MIM-104 Patriot,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 圖片採自 BESTHQWALLPAPERS】)
【附圖:MIM-104 Patriot,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 圖片採自 BESTHQWALLPAPERS】
【附圖:MIM-104 Patriot,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 / 圖片採自 BESTHQWALLPAPER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通過「橋接文字」(Bridge Words) 的探索,也許我們更可以理解漢字、更讀得懂古文,並且扭轉千古以來可能誤解的觀念。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