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談論唱歌,其實我們在討論的是——《邊緣合唱》

《邊緣合唱》就跟許多關於描寫音樂的漫畫一樣,由少年少女們的社團活動切入,而成員也非那種以音樂為未來志向的人,而是一群來自工業高中的少年少女們,獻給討厭自己聲音的你。

當我們在談論唱歌
對男孩來說,變聲期是個特殊時期,原本清脆的聲音可能會變成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低沉,有些人甚至會因為不想聽到自己的聲音,而變成沉默寡言的人。
藤吉晃就是受自己過於低沉聲音所擾的人,中學的他為了不破壞班上的合唱,在演唱過程中根本沒發出聲音,那首沒能唱出的歌一直都是他的遺憾,因此他也特別在意從入學時就放話說要建立合唱部的木村仁。
受仁唱出的女高音影響,晃不小心在仁面前發出了聲音,仁立刻就發現了晃的聲音可以達到他所沒辦法唱出的低音,並且邀請聲音沙啞的晃做發音練習的方式入部,為了彌補沒能唱出那首歌的遺憾,晃加入了仁,目標從建立合唱「同好會」開始,逐漸運行到建立合唱「部」。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仁一開始用女高音吸引人,晃的超低音其實是歌手型共振峰頻率,而昂聖所聽的歌也正是處在如同嬰兒哭聲頻率的歌曲才能緩解他的耳鳴,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而且就算是音樂漫畫,選擇的樂器不同,呈現努力的方式也會不同,例如《一弦定音》的樂器就是古箏,而《邊緣合唱》的樂器其實就是他們自身,所以不是唱大家發自內心想唱的歌是不可能的,這點更凸顯了老師在人物個性塑造上的強大,仁想要的是隨時隨地都能唱起來,晃想完成自己沒能唱的歌,對昂聖而言唱歌就是祈禱,釐清了大家的思緒,再加入了作者創造的「巧合」,他們終於能趕在報名截止前決定好曲目。
對這群個性或多或少都有點彆扭的少年少女們,他們是為了曾經打動他們心靈的音樂,所以才站在那裡,按樂譜演唱出來,其實就是他們努力的展現了。
真實感
講真實感這個名詞,當然會想到《jojo的奇妙冒險》的岸邊露伴了,雖然這部漫畫絕對不是絕對不是舔蜘蛛所畫出來的,不過處處都可以看到老師知識力的展現,特別是因為故事的學校背景發生在工業高中,機械電子和木工建築也是這一部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夠以學生之手修理降噪耳機的情況只有這個這種故事才能出現的橋段,這就是「知識」與「情節」的究極結合。
對我來說這部漫畫最吸引人的部分就在於老師並沒有把知識一股腦地丟出來,然後就預設讀者都懂了這些資訊而運用,專業人士常常會犯的這樣的錯,自以為自己解釋地通俗易懂,但這部作品卻做到了就算讀者完全不想理會那些知識,一樣可以享受漫畫劇情,並沒有忘記人物才是推動劇情的本體。
我時常覺得漫畫的好,就在不用考慮現實性的這點上,不過美食漫畫跟音樂漫畫一樣,都十分倚靠描寫觀眾的反應,看著仁對於晃的聲音有種憧憬又悵惘的心情,我不禁好奇了起來:
啊,現在這個聲音到底是怎麼樣呢?能讓人那麼沉醉的聲音我也好想聽聽看啊。
真希望這部快點動畫化,或者真人劇應該也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缺點大概是要找到那麼稀有的低音男性了吧,這說不定是這一部最難還原的部分了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