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的世界》是部專欄文章集結的散文集。作者亞然文字流暢、邏輯清晰,理性與感性兼具。而作為一本政治文化觀察集,既收錄政治研究,也容納諸多文化描寫,內容廣納政治、音樂、文學(同為吳明益跟村上粉絲!)、電影視集(一直偷婊冰與火之歌實在太好笑)、日本文化(拉麵、居酒屋、深夜食堂!)等領域。
書中第一章〈民粹興起,民主退潮〉以較高的層級去談民粹與民主的興退,並從幾個重要政治學著作切題,雖是整本書較難閱讀的部分,但是架構讀者對政治現象思考的重要章節(頭過身就過了大家!),分享其中一段很發人省思的引文
七十八歲的普沃斯基今年出版了一本小書,題為《為何為選舉費神?》(Why Bother with Elections?),希望為當前民主危機說一些話(例如他提醒讀者,川普的勝選、英國脫歐等等都是民主的結果。)而全書最精采的地方,是普沃斯基給民主選舉所下的一個比喻。 他形容民主是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perplexing phenomenon)」:因為每次選舉都總有近一半人換來失望(所支持的候選人落敗);就算當初押中了候選人,支持者很快都會對當選人失望。但每一次選舉,民眾都總會重燃希望投入參與,結果當然是又再換來失望,如此「希望-失望」循環周而復始、不斷延續。
對照臺灣甫剛結束的總統大選,又是一個令人趣味盎然的反思了(選完才敢說有趣,不然之前亡國感真的是阿阿阿。)
回到《醒來的世界》,二、三、四章接續著談香港、臺灣與中國的政治現況,雖文章談及的狀況已與讀者閱讀的當下情勢略有不同,但仍充分感受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沉痛
香港人看臺灣看的是理想,而臺灣人看香港看的是前車之鑑。
而我謹願今日臺灣,明日香港,陽光普照,致自由。
前進到第五章〈不復回來的時代〉,談時間巨浪下思潮的變遷;六、七〈學不完的孤獨課〉、〈讀書人的風花雪月〉兩章,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部份,聊的是作者旅外求學經驗、以及個人興趣的延伸與觀察,一樣地主客觀兼容,實在好愛看他幽默犀利又不失公正的吐槽各種文化現象;最後兩章則是分享了他涉獵頗深的古典樂。
做為散文集,我非常喜歡亞然以「知性散文」充分表現以下等特色:
- 文章具有實質知識含量,讀者可從中增廣見聞、引發反思
- 脈絡清楚、有憑有據,以證據充實論述。
- 並不因學術就賣弄詞藻,而是緊扣對社會的關懷。
也讓以政治為題的一本書,易入眼、入腦、入心。
另談及閱讀習慣,我習慣先觀看內文,再回頭讀推薦序或導讀,這總會有種對答案或是被解答的感覺(也比較不會被雷爆XD),所以一開始閱讀亞然評點政治狀態時,常會覺得他寫得是很客觀,但也相對有距離感,不過回頭看焦元溥(傳說中張懸的哥哥)於推薦序說:
政治與音樂,都是人們熱衷討論,卻普遍以為沒有客觀標準,全然訴諸主觀偏好的學科。
才猛然被點醒,對呀,誰說政治一定是主觀的呢?
又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有了不一樣的思考。最後分享亞然對於香港近況的想法:
在這幾個晚上,我一直反覆地思考著,身在這個年代底下的香港,對抗著無視人民的政權,其實是一件何等艱鉅和絕望的大事。即使再細想一下,知道香港現在的困難,跟世界上其他更苦困的地方或許是微不足道,但我們總算得上是面對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難關,至少這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壞的時代,而且將來也不見得會有光明。
這段文字充分表現亞然的文風,同時也表露其「既然從一開始選擇了成為讀書人,以閱讀和寫作去介入這個世界,就是我唯一的責任。」的決心。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讀書人,就趕快拿起這本書。 而我要飛奔去補亞然前作《孤獨課》了,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