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多時候,生活是平淡無奇又匆忙。「儀式感」對於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看似無趣的事情,生活本身就擺在那裡,它呈現出什麼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透過「儀式」喚醒我們對內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
離開校門時參加的畢業典禮,和伴侶牽手走進的婚姻殿堂,除夕夜和家人圍爐守歲,生日會上許願的那一刻…當我們回憶起這些時,會感到生命中的某些片段,在閃閃發光。我想,這就是儀式感帶來的價值與意義。它讓我們賦予生命價值,讓我們的存在獲得意義。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在馴養了狐狸後,狐狸對他說: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就像王小波說的,“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越是在辛苦的時候,越要認認真真地把生活過好,畢竟誰也別想在麥當勞旁邊的十字路口隨隨便便就找得到上帝。
圖片摘自《世界地理雜誌》不管怎麼樣都要活得很帥的貓科動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37內容數
是你騎逞在高速公路上,還是高速公路承載了你? 是你運用時代新興科技,還是新興科技推動著你? 老話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的選擇與創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科動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
臨【立春】的早晨,伴隨滴答的雨聲,先來一場香浴淨身。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
臨【立春】的早晨,伴隨滴答的雨聲,先來一場香浴淨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之前聽聞同事的班級學生要幫他驚喜慶生,和好友聊起了儀式感。 他說他也會培養學生關於慶生的儀式感,可能因為他從小就在幸福溫暖的氛圍長大。 我說,我的生活中好像沒什麼儀式感,我也不會主張學生一定要慶生分享,習慣指導他們順應本心與當下就好,不用執著儀式感。 我倆相視一笑,他說:「所以每個老師帶出來的
Thumbnail
儀式感是甚麽?有儀式感的生活一定幸福嗎?儀式感被扭曲會如何?作者重新思考儀式感的意義,並寫下這篇。
Thumbnail
「這是同事之愛,趕快幫你唱個生日快樂歌!」前幾天,和我共事約一年的同事,突然在無人的時候為我準備了蛋糕和卡片,讓我感受到一份溫馨而貼心的祝福。這小小的儀式,讓我開始思索,儀式感到底從哪裡來,為什麼這麼觸動人心?
Thumbnail
這次中秋節 因為沒連假 所以就沒回爸媽家了 也因為沒回家 所以沒月餅 雖然本來就沒烤肉 所以很沒中秋節的感覺 對了 更沒有看到月亮 種種的原因 感覺只是多了一天假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儀式感嗎😅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生活中有時候會覺得很枯燥,上班、下班、睡覺,如此循環往復。然而,一些小細節、小儀式往往會讓平淡無奇的生活變得有趣。因此,在任何生活狀態下,我們都需要些儀式感。而輕裝修便是一種有儀式感又隨性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儀式感,不見得是多大的事,不一定是鮮花蠟燭,而是在有限的能力與條件中追求最好的生活,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愛上生活,讓生活、讓人生變得更幸福,讓生活變得更有層次,我想這才是儀式感的最終目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存在型生活模式和儀式感之間的聯繫,並從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討論了儀式感的多重功能。同時,文章也闡述了存在型生活模式與工具型生活模式的對立以及異化的影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之前聽聞同事的班級學生要幫他驚喜慶生,和好友聊起了儀式感。 他說他也會培養學生關於慶生的儀式感,可能因為他從小就在幸福溫暖的氛圍長大。 我說,我的生活中好像沒什麼儀式感,我也不會主張學生一定要慶生分享,習慣指導他們順應本心與當下就好,不用執著儀式感。 我倆相視一笑,他說:「所以每個老師帶出來的
Thumbnail
儀式感是甚麽?有儀式感的生活一定幸福嗎?儀式感被扭曲會如何?作者重新思考儀式感的意義,並寫下這篇。
Thumbnail
「這是同事之愛,趕快幫你唱個生日快樂歌!」前幾天,和我共事約一年的同事,突然在無人的時候為我準備了蛋糕和卡片,讓我感受到一份溫馨而貼心的祝福。這小小的儀式,讓我開始思索,儀式感到底從哪裡來,為什麼這麼觸動人心?
Thumbnail
這次中秋節 因為沒連假 所以就沒回爸媽家了 也因為沒回家 所以沒月餅 雖然本來就沒烤肉 所以很沒中秋節的感覺 對了 更沒有看到月亮 種種的原因 感覺只是多了一天假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儀式感嗎😅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Thumbnail
生活中有時候會覺得很枯燥,上班、下班、睡覺,如此循環往復。然而,一些小細節、小儀式往往會讓平淡無奇的生活變得有趣。因此,在任何生活狀態下,我們都需要些儀式感。而輕裝修便是一種有儀式感又隨性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儀式感,不見得是多大的事,不一定是鮮花蠟燭,而是在有限的能力與條件中追求最好的生活,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愛上生活,讓生活、讓人生變得更幸福,讓生活變得更有層次,我想這才是儀式感的最終目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存在型生活模式和儀式感之間的聯繫,並從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討論了儀式感的多重功能。同時,文章也闡述了存在型生活模式與工具型生活模式的對立以及異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