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如何不被AI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章名稱是這樣的「如何不被AI取代?張忠謀給年輕人的4個建議」。

文章中引用了張老的演講,跟一些當初共謀大業的台灣工業科技大佬們,有一些很可愛好笑的互動(發現"詼諧幽默"真的是快樂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色),最後當然就講到關於未來的一些趨勢。

文中提到物聯網將改變日常生活,說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IT產業有兩波,第一波就是半導體和電腦;第二波就是2000年的網際網路。第一波抓到機會的是日本、台灣和韓國;運用第二波順勢而起的就是中國和美國,畢竟網路科技需要很大的內需市場才能佔到最大便宜。

張老說了,預測未來是關乎於個人聲譽的事情(笑),但他還是大膽預測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將會對未來人類生活影響事關重大。

其中說的很經典的一段話「30年前,要解釋電晶體給人家聽,他們都聽不懂,因為他們身上沒有電晶體,不像現在都帶著手機,都內建很多電晶體了。」
我想算力的世界也是這樣吧!即使自己在區塊鏈原生態的BHP算力銀行做事,即使知道算力大概是什麼東西,但畢竟不是工程師,那些數據000011111什麼的世界距我還是太遙遠。但是可以"遇見"算力應用的場景、能夠"預測"可能發生的未來,簡言之,不知道技術面,但清晰應用面的場景與重要性,也就離未來不遠了。

最後,張老總結四個基本要點:
第一,數據。透過大數據預測消費者習慣,紀錄消費者的偏好,將人的行為模式化等等。就像有人會說,每次看到的廣告都差不多;上購物網站,會推薦的商品就是那些,其實背後都有大數據在支援。好消息是,因為catch eyes,所以看得很爽、買得很嗨;壞消息是,有一天你發現世界變小了,總是充斥差不多的東西,可能會煩會膩,這時候別擔心,會有新的一批模式找上你XD

第二,算力。為何算力重要?因為它是驅動AI的石油。據說麻省理工學院新設立了College of Computing,就是因為它在AI上的重要性。中國現在很多小孩的"課餘興趣"就是寫程式,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它真的重要。

第三,創業家。術業有專攻是最近特別體悟的一件事情,新型態的團隊需要的是專家匯集,比如最近一個不錯的項目「煲閣」,就是營運+餐飲+工程師的三人核心團隊完美的結合。我想以後小的公司,一定比現在多。

第四,終身學習。這也是最近老梗中的新體悟,本身在團隊中是負責「統籌」,不是金融專業但略懂,不是技術專業但略懂,不是承上啟下的運營但略懂,將所有的略懂串起來,使得事情行得通,就是我在團隊中的角色。最近因為內容需求,還要略懂拍攝剪輯,以及法律知識,學習使我的人生更豐富。

總之,就是這樣囉~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科動物的沙龍
1會員
37內容數
是你騎逞在高速公路上,還是高速公路承載了你? 是你運用時代新興科技,還是新興科技推動著你? 老話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的選擇與創造。
貓科動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10
今天來記錄一下「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分層」。 談到區塊鏈,95%的人都會鏈接到比特幣或其他數字加密貨幣...
Thumbnail
2020/06/10
今天來記錄一下「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分層」。 談到區塊鏈,95%的人都會鏈接到比特幣或其他數字加密貨幣...
Thumbnail
2020/05/22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2020/05/22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2020/05/03
人生不用活著那麼認真。
Thumbnail
2020/05/03
人生不用活著那麼認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Thumbnail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二十年內所有勞動階級都會被取代,其實是太過樂觀的預估,因為不只勞動業,而是幾乎所有行業都將會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當人工智慧愈來愈厲害,設置價格愈來愈低廉時,這種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不必管一例一休,不
Thumbnail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二十年內所有勞動階級都會被取代,其實是太過樂觀的預估,因為不只勞動業,而是幾乎所有行業都將會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當人工智慧愈來愈厲害,設置價格愈來愈低廉時,這種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不必管一例一休,不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如果你選擇不做決定,你還是做了選擇」,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連你站著不動,事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AI固然可以幫助我們下決策,但是最後那個決定還是必須由人來下,因為只有人才會清楚明白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決定才是可能的「最理想」,唯有人才能對自己定下的目標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結論是...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如果你選擇不做決定,你還是做了選擇」,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連你站著不動,事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AI固然可以幫助我們下決策,但是最後那個決定還是必須由人來下,因為只有人才會清楚明白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決定才是可能的「最理想」,唯有人才能對自己定下的目標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結論是...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會一直工作到死。」 Wow, how say that?!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會一直工作到死。」 Wow, how say that?!
Thumbnail
未來30年,將有45%的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張忠謀說,現在的年輕人,辛苦念書20多年,卻要小心工作被 AI 取代;可見人工智能時代,程式化的、重復性的、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來完成;反之,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例如,人對於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
Thumbnail
未來30年,將有45%的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張忠謀說,現在的年輕人,辛苦念書20多年,卻要小心工作被 AI 取代;可見人工智能時代,程式化的、重復性的、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來完成;反之,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例如,人對於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