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長的寒假—如何面對開學的夢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學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絕對是輾轉難眠的原因,畢竟當一個學生有課業、社交、社團活動要處理。今年的寒假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變得很長,讓學生更加不想回到學校。所以,學生們,你們該如何面對這難以啟齒的問題呢?該如何在假期最後收心呢?
首先,深呼吸。遇到每一件讓你沮喪或是焦躁的事都請你先深呼吸,一次不夠,就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再來,請你檢視是否該做的事都做完了,比方說,寒假作業。通常到假期的最後一個禮拜還沒做完作業的人會比較容易焦慮,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假期最後無法放鬆,還得完成必須完成的作業。若你發現你也有未完成的事,請你快去完成,給自己輕盈而不失焦的最後時光。第三件要做的事,找一本書。沒有特定一定要哪種書,只要自己喜歡,願意讀下去的書就行了。可以的話,排定每天的進度,在讀完那一天的量後,仔細思考讀者想表達什麼、為甚麼要這樣表達。這麼做不僅能從閱讀中找到樂趣,還能訓練思辨能力。最後,調整作息。將睡眠與起床時間調整至和正常上學時間一樣,能幫助適應開學,還有,記得保持運動的習慣,不僅能維持健康與體態,也能讓自己不那麼憂鬱。
對了,開學後還有個二二八連假呢。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期末了,很值得放假了,我說大學生都放假了,為何高中老師還沒放假呢? 大概在第十三週的時候內心想放假的聲音就大到震耳欲聾, 震到直接生病三週動彈不得(喔,但我只請了一天半我簡直感人。) 生病完,好像在很多面向上開始慢慢恢復, 雖然上課水準相比開學時顯得沒那麼精緻, 但師生都累了,我們就放
努力的意義就是 以後的日子裡 放眼望去 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從暑假到學測前的讀書方法與改變。 高二升高三你可以做的事:全力準備學科能力測驗 妥善安排時間力拼各科 請勿放棄任何一科 善用同儕間良性競爭 (不要把同學當敵人,找隊友陪你撐下去) 找一群好友,一起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吧~
Thumbnail
放了將近三個月的暑假,今天終於迎來開學。 雖然很喜歡放假,但放久了還是會為自己暫時停下的學習感到焦慮。 即使假期中仍有作業及接案,不至於忘記翻譯或寫作的感覺, 但沒辦法聽教授的講解、與同學互相交流,還是會有種停滯不前的感覺。 起床後發現氣象報告顯示陰天,窗外也一片霧濛濛的, 儘管給人種
Thumbnail
明明已經考完幾天了,卻沒有好好休息的感覺 這種心態反而讓我很累 “我該好好放鬆 卻不知道是該身體放鬆還是心態放鬆 但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處理 真的該放鬆嗎‘’ 就是有這種睡覺反而越睡越累的心理== 大概是累累病吧 加上我準備考試那幾天身體免疫力下降 想去看家醫科 中醫 皮膚科(大概今天去看)
如同先前文章所說:如果會焦慮,可能是代表你準備不夠。在進行最後的統整時,才發現原來我的讀書態度有多麼的鬆散,許多同樣類型的題目一錯再錯。
Thumbnail
哈囉~元宵節快樂!元宵節過後,就代表⋯春節過年真的要結束啦(😭)雖然大家都早已開工開學一陣子了,大家狀況還好嗎?都正在往自己的目標前進了嗎?還是已經開始出現倦怠了呢? 身為大學生的我,也開學一週啦!還記得上篇文章所提到「新的開始時期」會有的儀式感嗎?(不知道的話,這是傳送門🚪:嗨!要開工開學啦
Thumbnail
開學想必是大多數人都不想面對的事,才剛開學,就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寒暑假。假如,寒暑假各將近半年呢?
Thumbnail
放完年假,不少孩子在此時罹患開學倦怠感,寫起作業拖拖拉拉,看得爸媽火氣都來了!今年的冬令營課程,我帶高年級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刊登的〈作業好多怎麼辦?〉 和《最高學以致用法》中的〈開始行動〉兩篇文章,恰巧可以用來治療開學症候群。本文歸納出兩篇文章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加上我個人的經驗和建議,跟爸媽分享。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終於交出了寒假的最後一份作業,幾週前就開始不用到校,但課表寫著自主學習,沒上過碩班的我以為自主學習就是要到學校自修,沒想到原來就是連學校都不用去,但真的要自主的學習。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放寒假,自己一方面不確定,一方面也不敢說,因為期末作業、報告還真不少,如果沒有完成自己也擔心不是只有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期末了,很值得放假了,我說大學生都放假了,為何高中老師還沒放假呢? 大概在第十三週的時候內心想放假的聲音就大到震耳欲聾, 震到直接生病三週動彈不得(喔,但我只請了一天半我簡直感人。) 生病完,好像在很多面向上開始慢慢恢復, 雖然上課水準相比開學時顯得沒那麼精緻, 但師生都累了,我們就放
努力的意義就是 以後的日子裡 放眼望去 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從暑假到學測前的讀書方法與改變。 高二升高三你可以做的事:全力準備學科能力測驗 妥善安排時間力拼各科 請勿放棄任何一科 善用同儕間良性競爭 (不要把同學當敵人,找隊友陪你撐下去) 找一群好友,一起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吧~
Thumbnail
放了將近三個月的暑假,今天終於迎來開學。 雖然很喜歡放假,但放久了還是會為自己暫時停下的學習感到焦慮。 即使假期中仍有作業及接案,不至於忘記翻譯或寫作的感覺, 但沒辦法聽教授的講解、與同學互相交流,還是會有種停滯不前的感覺。 起床後發現氣象報告顯示陰天,窗外也一片霧濛濛的, 儘管給人種
Thumbnail
明明已經考完幾天了,卻沒有好好休息的感覺 這種心態反而讓我很累 “我該好好放鬆 卻不知道是該身體放鬆還是心態放鬆 但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處理 真的該放鬆嗎‘’ 就是有這種睡覺反而越睡越累的心理== 大概是累累病吧 加上我準備考試那幾天身體免疫力下降 想去看家醫科 中醫 皮膚科(大概今天去看)
如同先前文章所說:如果會焦慮,可能是代表你準備不夠。在進行最後的統整時,才發現原來我的讀書態度有多麼的鬆散,許多同樣類型的題目一錯再錯。
Thumbnail
哈囉~元宵節快樂!元宵節過後,就代表⋯春節過年真的要結束啦(😭)雖然大家都早已開工開學一陣子了,大家狀況還好嗎?都正在往自己的目標前進了嗎?還是已經開始出現倦怠了呢? 身為大學生的我,也開學一週啦!還記得上篇文章所提到「新的開始時期」會有的儀式感嗎?(不知道的話,這是傳送門🚪:嗨!要開工開學啦
Thumbnail
開學想必是大多數人都不想面對的事,才剛開學,就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寒暑假。假如,寒暑假各將近半年呢?
Thumbnail
放完年假,不少孩子在此時罹患開學倦怠感,寫起作業拖拖拉拉,看得爸媽火氣都來了!今年的冬令營課程,我帶高年級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刊登的〈作業好多怎麼辦?〉 和《最高學以致用法》中的〈開始行動〉兩篇文章,恰巧可以用來治療開學症候群。本文歸納出兩篇文章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加上我個人的經驗和建議,跟爸媽分享。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終於交出了寒假的最後一份作業,幾週前就開始不用到校,但課表寫著自主學習,沒上過碩班的我以為自主學習就是要到學校自修,沒想到原來就是連學校都不用去,但真的要自主的學習。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放寒假,自己一方面不確定,一方面也不敢說,因為期末作業、報告還真不少,如果沒有完成自己也擔心不是只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