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戰略佈局?
台灣的戰略佈局,如果我們把背景跟環境的設定,定在「台灣的經濟須有持續穩定成長性」、「台灣的主權須有獨立不受侵害性」、「台灣的安全須有保障以上的能力」,那麼說實話,我們的選項並不多,主要原因有三個:
- 台灣不具有維持上述三者的實體資源。
- 世界經濟的發展與整合方向不利台灣的主權獨立性。
- 台灣的安全保障極端仰賴外國。
這也是標題用問號的問題,因為多數的台灣人並不了解到「通盤考量」的嚴重性,遠遠比拼經濟跟拼獨立等等要來的殘酷,這又必須扯到我們的教育,在根本上屬於職前訓練,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性。這導致我們國人的思考容易「過度簡化」,簡化並不是問題,而是我們習慣把簡化後的答案當成真理,完全忽略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辦法給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這邊必須解釋為何這三個原因會卡住台灣的選擇。首先,台灣的經濟要穩定持續的成長,需要的是安全的環境,在安全的環境下才可以談其他政治、司法等的改革,而台灣的安全最大問題就出在中國上,除非台灣願意自動消滅戰略存在意義,直接被中國統一過去,那麼我們可以來討論「中國的戰略佈局」(不過這可能會更悲慘就是)。只要台灣還須保持主權的獨立性,那麼第一個卡到的就是安全問題,台灣除了美國是不會有保護國的,這一點真的要認清楚。其次就是經濟上,由於台灣必須對外開放與貿易,這會侵蝕到安全與主權問題,國家之間的來往,主權必會被當作一定程度的籌碼,只要台灣的經濟需要依賴中國,那麼中國一定會依照其既定目標,毀滅台灣的主權性質,這種經濟的依賴性會導致安全上的麻煩,因為消滅台灣主權獨立的最大敵人,就是我們依賴的經濟對像,這根本就是「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的國際A片。
所以我們換一種方式切入,假設今天台灣接受統一,畢竟人民才是基礎,國家並沒有那麼重要嘛。依照此價值觀並非不行,但這個前提是假設中國的戰略佈局要因,會取代上述台灣的經濟、主權與安全性值。那麼中國的呢,中國的經濟會持續成長到哪裡?絕對不可能變得跟美國一樣,會這種線性思考的人嚴重忽略中國的成長率建築在很低的基準上,任何歷史上的強國經濟發展,多半是一個越來越趨緩的曲線,曲線的突破來自於突破性的發明與發現,例如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的蒸汽動力等,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科技發展與發現,才可以促成指數型的成長。中國現在是世界科技大國,還是已經登陸月球準備殖民了嗎?
當地球上目前只有美國看起來有此能力,具有突破性科學進展與地球外的發現能力,我們加入中國的經濟期待,顯然是太低了。那麼安全呢?主權呢?除非中國決定徹底放棄大國崛起的想法,趴在美國跟俄國的腳下乖乖當附庸國,不然休想。歷史上沒有兩大強國的接觸是以和平收場的,我們現在看不出來,是因為衝突從兩大強國開始到其中一方衰弱結束,都是數十年以上,也就是我們一代人裡面大概很難看到一個結果,所以才會產生這種短期強大的錯覺。現實一點來說,除非中國真的弱的可以,不然只要客觀上的實力夠強,其他大國是不可能把「和平崛起」當一回事看。
以上可以整理為兩句話:中國一定會在未來跟美國對抗下去,而且中國看來在這百年內不會贏。不相信的人請去世界各國做調查,如果要選一個當作國際仲裁者、秩序維護者、區域領導者,假設只有兩個選擇而且一定要選一個,他們想選華盛頓還是北京?
簡單說,會認定被中國統一,對台灣有利的人,著眼的都是短期的利益。筆者前篇講過,再撈幾年錢,賺個幾億移民到其他國家享清福,當然會覺得這個是選項,但今天我們討論的是「假設我們都會留在台灣」這種前提下,不然大家一起移民移走不是很乾脆?我們也不用討論布局的問題。
而這正是我們這些年來的思考盲點,我們太習慣那種「題型—解題—答案」的模式,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光是題型就有問題,現實上哪來一模一樣的題目可以解?但這很容易趨使我們用簡化答案思考,例如政客很愛的簡化法:經濟不好—不要鎖國—去中國。或是:經濟不好—雞蛋不放同個籃子—不能只去中國。都是過度簡化的思維,而且非常容易牽拖到具體的生活上,例如只賣學校附近的早餐店,會認為經濟前進中國會對生意有幫助,簡直是腦殘,要對生意有幫助,多加強附近早餐生意的調查、改善自己早餐的品質,會遠比期待鴻海在中國賺大錢有幫助實際的多。
近年來已經太多這種救經濟的點子,幾乎全部都是cost down的模式,這種降低成本的方法當然不是不對,但是弄得不好就會變成削價競爭,直到大家都沒利潤,拼到有人先收起來為止。如果不是走這種方法,那麼技術的提高則是必須的,發展自己特有的技術才可以堆積台灣的比較優勢。這兩種走法台灣如果都不走或是不想走,還是想走代工路線,那麼考量到安全與主權性的衝突,我們的選擇也剩下不多。
少數的選擇
一言以蔽之,台灣的經濟必須脫離中國的依賴,而且要找出自己獨特的技術。也就是我們不能再完全依靠代工模式過日子,代功模式需要依靠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提供技術,一但他們認為輸出技術給台灣沒有利益,那麼台灣的代工優勢非常容易被取代。這點不需要懷疑,過去十年東南亞與中國的崛起,甚至是美洲與西非各開發中國家,無不利用代工賺取國家的資產,發展國內的建設,而台灣之所以成長的緩慢,絕對不是台灣人不夠努力或認真,純粹是因為有更好的代工對象可以做,那何必找台灣?
如果真的打算走過去成功的模式,那麼台灣可以選擇將自己的經濟徹底嵌入大國之中,既然中國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那麼台灣依照地理環境來說,要不選擇美國,再不然就是日本。但台灣人有這種徹底成為美、日兩國經濟的下線覺悟嗎?如果是的話,那就先把日文或英文變成第二官方語言吧,只有人才直接流動到這兩國才可以讓台灣的經濟嵌入。不過,看起來這不大可能。
那麼提升技術水準呢?這是說的比做的簡單,提升技術一定要投入資金,資金投入可能是丟到水裡,成功機率很難預期,如果不是個人有這種提升技術水準的價值觀存在,不然多數的經營者理所當然會選擇不作研發,接別人的產品直接follow up會比較快,這是個體理性但對全體來說不理性的行為,而且技術的提升很需要高教育水準的人才,要留住人才必須要給與高額的報酬,如果不肯給與現在的薪水,那也要可以給人未來的報償,若是都沒有,那發展不起來是正常的。
換言之,在短期內台灣根本就沒有選擇,只能接受中國的條件,多吃幾年的利益,然後看人臉色過日子。問題是中國真的會這麼好心,讓台灣經濟持續成長?中國的目的是要消滅台灣的存在,任何的中國領導者,都會選擇溫水煮蛙的策略,讓台灣長期處在吃不飽又餓不死的狀態,好一步步讓台灣甘心接受越來越不利的條件,以換取短暫數年的榮景。不過泡沫就是泡沫,台灣的經濟如果現在就是泡沫,那麼早破晚破不過只是看誰最後死而已,就個人來說當然會希望不要死到自己,但我們以整體的角度來說,死到誰並不重要。
但如果放眼中長期,那麼選擇還是有一點的。經濟上逐漸脫離對中國的依賴,在安全與主權上依靠美國的保護,並且促使中國內部的分裂,中國只要不是武裝的叛亂或是分裂,對台灣並沒有損失,而且分裂或是民主化的中國想要武力攻打台灣,那也不過正中美國的下懷,可以一舉殲滅成長中的中國武力,是多麼難得的機會,中國的對外武力如果要選擇這種時間點開火,那跟自殺沒有兩樣,不足以讓人畏懼。實際上觀看中國現在的發展模式,根本上就是在吸收國外的資源以壯大虛弱的體質,一但這個過程停止或是趨緩,就跟天天吃補品的人突然停藥一樣,在這種狀況下台灣主動當補品送上門,完全不符合台灣長遠的利益。
對外佈局的不可行
以上的說法,基本上沒有實行的可能,因為台灣有太多人的利益都被綁在對岸,無論你喜不喜歡,除非認為坐視數百萬的台灣人損失到脫褲子,不然這種作法就跟義和團拿大刀砍八國聯軍一樣,絕對會被利益集團拆解殆盡。絕對不要不相信,台灣在客觀上根本就不能拼死前進中國,卻在媒體與多數人心中留有「必須前進」或是「前進找死不去等死」的印象,這只表示太多人有利益在中國身上,根本就不可能要他們主動放棄。
更嚴重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上,台灣的教育無法訓練出具有獨立思考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模式傾向訓練。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從小到大的教育,我們的地理、歷史是否切合生活經驗?我們的公民教育可否學到明辨是非?我們的理工科教育可否讓我們獨立作業?這我們都不用嘴硬了,事實如何大家心裡有數。當學校的人文教育都是歷史與神話,科學教育重視訓練解題而非訓練思考,這種人出去會有發展,根本都是個人的覺悟與領悟,學校教育大概只有個別老師的影響,而沒有整體的效能。
這意即我們必須從頭改革起,而以目前的政治環境來說,似乎相當困難?
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性,比照政治制度的優劣,台灣目前趨向的是總統制,優點是總統想要大力推動某些方案,是可以在立院與行政系統雙管齊下,而且可以不顧資深事務官的意見蠻幹,這我們已經從過去十年的「騙總統」有深刻的體認,不需多言。筆者認為現在可以朝內閣制的方向去改變起。
理由有三個。第一,內閣制的部會首長實質政治責任提高,沒有太多理由可以把責任推到總統或其他人身上,尤其若是聯合政府,政府職能好與壞一目了然,可以減少個別首長混水摸魚的機會。第二,總統虛位化可以促使事務官權責提高,可以促使政府官員積極任事,也比較可以延續政策。第三,內閣制比較像是政治分贓,但至少是多方勢力角逐,這十年的國王人馬問題會相對較小。
或許有人會覺得內閣制的混亂可能很糟,但筆者的想法比較有點不一樣。其一,台灣的對外政策只要可以緊抓美國與日本的意向,那麼誰來主政都沒有太大差別,在此狀態下反倒可以使政黨政策更趨近內政,可以提高民眾的參與感。其二,內閣制的政黨立委實質權力大為提高,可以使議員有更多的個人色彩,不需要事事請示中央黨部,而權力伴隨金錢,只要實際權力提高,多的是地方人士與企業願意提供政治獻金,以方便其個人的地方利益,在此狀況下立委會更重視地方的權益。其三,台灣目前的立院選舉不利小黨,所以類似小黨綁架國家政策的狀況比較難以出現,在兩大黨的爭奪下,並不見得會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反倒會在特殊議題上提高兩黨個別議員合作的空間。其四,我們已經實驗十年以上的總統獨大制,看起來不大符合台灣的利益,反而成為少數人圍繞總統的政治集團,某種程度上跟少數統治差不多。
對內發展的重要
筆者會轉向內閣制,主因還是看到了一些希望,台灣在這幾十年內,或多或少還是培養了不少政治菁英,這些人的學識涵養都不低,但放到目前的政黨極端對決下,似乎也只能成為總統的驅使棋子,除了私底下的鬥爭,很難把真正的意願放到檯面上。
這是結構上的問題,不是個人的問題,我們老將問題導到某些個人的操守、思想上,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台灣的地方基礎建設,在許多地方還是很落後,光是一個台北市搶佔多數資源的問題就搞死人,在目前的總統獨斷制度下,只要總統鞏固了其權力基礎,那麼是可以亂搞的。反正只要總統大選,可以用簡單的一些兩岸、族群問題就拿到選票,那何必去管地方的建設問題?支票開開騙到就好。內閣制的話把權力分散到一百多個立法委員,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改回原本的兩百多席,總之分散權力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也就是「風險分散」。
台灣過去這十年,從李登輝之後的騙總統,幾乎都是建築在少數的權力上,別看馬英九很風光,他在黨內的鬥爭到現在還爭不完,一點都沒有李登輝的基礎。在此結構上,很難奠定較穩定的內政發展,權力分散到地方的立委,至少地方的民意會比較直接的反應到政府上,也比較不會出現大型企業只要攏少數幾個高層就好的狀況,當要攏絡的對象變多,也等於增加其運作成本。當地方的利益可以被即時且有效的反應,就比較不會出現短期炒作的現象,不要忘記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於安全,一但地方的利益可以得到長期的保證,就算損失也可以得到等價的交換,長期的發展政策並不是不可能。
最後,教育是百年大計,過去十年看到意志堅強的總統,可以蠻幹牴觸整個教育體系的所有人,所幸到目前為止兩個人都沒成功。內閣制下的教育部,或許在多方勢力競合下,可以把不合理的部分慢慢去除。
也許,讀者會覺得內閣制一但政策出問題,動輒要大選會耗損國家資源。那麼我們看看過去十年,我們蹉跎掉多少時間,這些時間成本如果可以藉由多次的選舉反映出民意,然後被推動與執行、錯誤與修正,整體來說反而是賺到。
只要我們可以用整體風險去看問題,而不是只看付出成本多寡決定,很多我們現在頭痛的事情,並不是那麼的難以解決。
總結如下,筆者認為台灣現在,要談論我們一般所說的戰略佈局,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經濟依賴中國、安全依靠美國,方向錯亂先不說,邏輯互相牴觸才可怕,更糟的是我們的價值觀又習慣簡化問題成教條,使得這些應該要被慢慢討論、詳細討論的問題,一個個都莫名其妙變成信仰,不可侵犯。既然如此,那不如先從內開始,用內閣制的方式,改變台灣的權力結構,權力結構的改變會導致利益的重分配,也許不會更好,但至少比現在這種慢性疾病衰弱到死來的好。
至少,筆者目前認為,從這個節去切開,比較可以解開整個的結。畢竟,要照事情的「正確與否」來做不是不可以,只是目前就是「不正確」的事情太多,但太多人的利益卡在其中又不可能反對,我們繼續堅持這種依照對與錯的玩政治,只不過是把更多的台灣人推到反對側,而這正是目前檯面上政客所喜愛的,因為他們有太多可以見縫插針的機會。
筆者現在比較在乎方案可行不可行,而不是方案漂亮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