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東京都 葛飾區・第九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Story013

詩華在日本的神奈川縣出生,不過到了他四五歲時,在開始學習日語的階段就回到台灣,所以很快就把日語忘光光了。但對她來說日本仍是個淵源相當深的地方,自己卻連日文也不會,這件事讓她有些困擾,不過也正是這種想法成為了動力,讓她決定要到日本讀大學。

raw-image

神戶是她在經過多年以後回到日本第一個待的地方,但最初卻是到大阪的語言學校就讀。之所以會選擇千里迢迢的到大阪上課,是因為她有幾位待在日本的親戚都曾經在大阪的學生支援機構「JASSO」就讀過,另外再考慮到規模以及口碑,能夠到同一個語言學校就讀對鄧詩華來說比較讓她和家人安心。

在語言學校畢業之後,她進入關西學院大學的媒體情報學科就讀,這個學科著眼在用現代科技解決社會或是環境問題,所以非常注重科技的實際應用方式。

我的大學生活非常的充實,因為如果沒有很努力讀書的話我覺得我會跟不上別人,而實習之類課外活動也需要許多時間。

創業對她來說是很早以前就為自己訂下的目標,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在做準備。舉例來說,長假的時候她都把握時間參加工作實習,而且都是找比較小型的新創公司,希望可以在學習到有關創業的知識。一部分是因為對日本傳統企業文化沒有好感,一部分是跟自己的專長有關,她所選擇的公司都是新創的科技業。在這些實習的經歷中她學習到在實務上關於新創的做法,也藉由近距離的和創業家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漸漸釐清自己的創業方向。另一方面她還試著經營代購,主要是透過網路進行批發,或是協助打算販賣日本商品的台灣商家代理商品,靠著這段經歷累積了一些實作的經驗。


神戶觀光介紹影片

除了實習之外,詩華還在大學三年級到四年級之間擔任了神戶市的觀光大使。她相當熱愛神戶這個地方,在剛好看到神戶市有在招募觀光大使的情報後,便毫不猶豫的報名徵選。這個神戶的觀光大使不是只是擺飾,需要通過各個階段的筆試與面試才能擔任,並且需要在一年的時間裡參與協助神戶市對外國觀光客的宣傳工作。

我本身對於這種觀光相關的工作就很有興趣,像是介紹給台灣人知道神戶的優點這樣的工作,覺得還蠻酷的。

大學畢業後她考上了慶應大學的研究所,所以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神戶市來到東京。詩華在慶應大學的專攻是媒體設計理論,其實也和她的創業理想有所相關。靠著之前幾年的積蓄,她在進入研究所半年之後判斷自己準備到了一定的程度,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詩華的公司提供的服務是現在流行的網路情報平台,目的是提供給因為宗教信仰或是健康理由而有飲食限制的人,可以在日本找到可以提供符合個人飲食習慣的餐廳。不過第一次的創業並不是非常順利,尤其是在資金方面比她想像中的還要吃力,因為在開發完平台以後前就能夠投入的資源就已經燒得差不多了,因此沒有預算去請業務來拉客戶,結果就是平台本身的收益不足以支撐消耗,需要靠著一些網頁或是軟體的外包才能維持公司的營運。

雖然也有考慮過創業投資公司等等的地方獲取資金,但是詩華卻不是很能接受這些公司所開出的條件,像是經營權以及上市計劃等等。因此她現在將腳步緩一緩,將公司營運交給創業的夥伴,自己則是到另外一間公司上班,希望可以藉由在不同地方的工作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向。

raw-image
一直專注在自己做的事搞不好會忽略其實還有更好的做法,現在選擇就職主要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即增長自己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千人千日. 1000個在日本的故事的沙龍
23會員
91內容數
10個人看到的會比1個人看到的完整,1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個人看到的完整,1000個人看到的會比100個人看到的完整。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24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17
大學時期就讀日文系的中森太太,最初對日語的興趣源於一個單純的想法:會說日語的女生看起來很有魅力。相較於英語這個從小就接觸的語言,日語不管是咬字還是腔調,都帶給她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2025/04/07
與其他同樣成長於哈日世代全盛期的台灣人一樣,藍醬從小就浸潤在日本流行文化之中。她喜歡聽日本音樂、看日本節目,這份對日本的嚮往,讓她在國中畢業後毅然決定投考文藻外語學院的日文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中時期我很喜歡逛遠企和中興百貨,每次經過百貨外面的櫥窗都覺得很酷,也漸漸對櫥窗陳列設計師這個職業有興趣,但聽說要進入百貨的櫥窗陳列這個工作,必須是相關科系畢業,比如當時最有名的復興美工。而我只是普通高中畢業,也沒有美術相關的工作經驗,所以只能再去上課,當時我想,既然要學設計,那就去當時亞洲設計最厲
Thumbnail
高中時期我很喜歡逛遠企和中興百貨,每次經過百貨外面的櫥窗都覺得很酷,也漸漸對櫥窗陳列設計師這個職業有興趣,但聽說要進入百貨的櫥窗陳列這個工作,必須是相關科系畢業,比如當時最有名的復興美工。而我只是普通高中畢業,也沒有美術相關的工作經驗,所以只能再去上課,當時我想,既然要學設計,那就去當時亞洲設計最厲
Thumbnail
說是實習,倒不如說是一段短居日本的生活體驗,回來已經一段時間,甚至已經出發到另一個國家才開始動筆想寫寫那段時間所經歷的種種,或許是因為太過想念,亦或不想遺忘 首先,就是為什麼會決定去日本實習?這也是很多人問我的問題。我完全不會日文,日文基礎可以說是零,連五十音都記不熟的那種程度,為什麼我會去日本?活
Thumbnail
說是實習,倒不如說是一段短居日本的生活體驗,回來已經一段時間,甚至已經出發到另一個國家才開始動筆想寫寫那段時間所經歷的種種,或許是因為太過想念,亦或不想遺忘 首先,就是為什麼會決定去日本實習?這也是很多人問我的問題。我完全不會日文,日文基礎可以說是零,連五十音都記不熟的那種程度,為什麼我會去日本?活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大學在台灣就讀法律系的亞淳受到老師的介紹,畢業後先是來到神戶大學當了半年的「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後進而攻讀碩士 。
Thumbnail
大學在台灣就讀法律系的亞淳受到老師的介紹,畢業後先是來到神戶大學當了半年的「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後進而攻讀碩士 。
Thumbnail
在Kokoro原本的想像中,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應該會在台灣就職,等工作幾年、有一點存款跟經驗以後自然會遇到時機出國闖蕩,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她在參加大學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時遇到來自日本的對象,於是心生去日本留學的念頭。
Thumbnail
在Kokoro原本的想像中,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應該會在台灣就職,等工作幾年、有一點存款跟經驗以後自然會遇到時機出國闖蕩,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她在參加大學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時遇到來自日本的對象,於是心生去日本留學的念頭。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Thumbnail
文心從小就很喜歡日本的電視節目,這個嗜好給予她在大學的時候選修日語的動力,並在就學期間選擇到埼玉縣進行一年期的交換留學。
Thumbnail
文心從小就很喜歡日本的電視節目,這個嗜好給予她在大學的時候選修日語的動力,並在就學期間選擇到埼玉縣進行一年期的交換留學。
Thumbnail
婕羚小時候其實對日本有些反感,因為歷史課本中提到日治時代的日本時常是比較負面的形象。高中時,人生中第一部日劇「電車男」才讓她開始對日本的印象有些改觀,。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婕羚從有些反日轉變成對日語有些興趣,並且以半是娛樂的心情開始學習日語。
Thumbnail
婕羚小時候其實對日本有些反感,因為歷史課本中提到日治時代的日本時常是比較負面的形象。高中時,人生中第一部日劇「電車男」才讓她開始對日本的印象有些改觀,。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婕羚從有些反日轉變成對日語有些興趣,並且以半是娛樂的心情開始學習日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