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學看似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實際上也接近如此,但這卻讓現代人想學的不得其門而入,已經浸在裡面的則不知未來方向。間接導致在台灣,戰略不被重視,去學的人也很少,被解讀為政治與國關(國際關係)的一個子領域,但這是徹底錯誤的。
本系列將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入門戰略學,要讀哪些書?
所有想要入門戰略學,不是只想看個概念而已的朋友,筆者建議第一步是「閱讀」戰史類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李德哈特著。千萬不要看一些導讀類簡化過的,像是「XX戰爭要這樣看」、「XX兵法導論」,絕對會讓你走偏掉,再也回不來。
為何建議完全沒概念的人,第一本書必須讀這本?理由有三:
- 二戰離今天不遠,對戰略有興趣的人,多半有看過二戰的故事,電影跟影集也不少,背景較容易理解。
- 二戰進入現代戰爭的範圍,你不需要翻閱冷兵器時代的背景,就可以進入槍械時代,開始分析了解近年的國際衝突。
- 李德哈特的寫作功力比較好,就算你看不懂本書的附圖與軍事術語,一樣可以當成歷史書看個大概。
再次強調,你要「閱讀」而不是瀏覽,是不用到每頁作筆記或是硬背起來,那是應付考試,但在重點處摘要可以幫助你理解。單純翻過去,你只會知道二戰的故事,無法應付戰略學的需求。若你今天發現很多戰略概念都不大懂,有必要審視自己,是不是當初在看這些經典的時候,只是翻翻而已。
第二本,是已故的鈕先鐘老師所著作的
《戰略研究入門》(已經絕版,請找圖書館或二手書店)。本書是他綜合多年經驗,融合中西方戰略名家思想,整理出的入門書。閱讀本書的重點,要放在鈕先鍾老師如何抓取各家精髓,用哪種思維貫穿全書,而不是死背他的結論。
第三本,一樣是鈕先鍾老師所著的
《西方戰略思想史》(還買得到),理由同上。當你先閱讀過鈕老師的戰略思想整理,再回頭去看他整理的思想史,就會有一個先後脈絡,可以大致抓到整個西方世界的戰略思想演變,是根據哪幾個因素。
以上這兩本,閱讀目的在於了解脈絡,以及其變化轉折,不是當教條背誦。鈕先鍾老師生前不停強調,戰略學不是死的,最要緊是活學活用,他絕對不會希望你死背起來,變成鸚鵡學舌。
今天許多初學者,以背誦名家條目為樂,嘲諷他人不背誦古書,根本是大開倒車,尤其是濫用在解釋當代大事上,誤人子弟千萬。
筆者並不建議,在沒有基礎前,就去閱讀同樣由鈕先鍾老師所翻譯的
富勒(J. F. C. Fuller)與
薄富爾(André Beaufre)作品,因為要看懂這兩位的內容,需要技術與相當的文化背景。更不建議先看
約米尼與克勞塞維茲的經典,你一定看不懂,沒有點程度的說自己看懂,八成唬爛。
筆者更徹底反對直接看《孫子兵法》,以及其他超過工業時代之前的戰略、兵法書,因為這些古代經典都被超譯過頭,各行各業都拿來亂用,與原本的意思相差甚遠。這導致現在不少人,把孫子等古代兵法背一背,望文生義套用在其他地方上,以為抓到了精髓,聽不下其他人的意見。
讀戰略書籍有一個幾乎是定律的東西,越古老的東西越會被現代人超譯,越簡潔的老作品越容易被望文生義,這需要時時警惕自己。
當你這三本都閱讀過,或是自認有相當基礎之後,我們可以開始解構戰略學的原型。一般人看完後,大致可以抓到戰爭的演變,以及背後指導的思想,約略是由「勇氣」、「技術」、「金錢」幾個要素(圖1)。仔細分類,就會發掘更多影響的要素在其中(圖2)。
當你參閱更多的戰略、戰爭、戰史等資料,正常來說應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覺得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多,多到根本列不完,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好像越來越少,說來說去就那兩個。
那麼恭喜你,你有初步的歸納與整理,不是單純的人云亦云。但建議最好自我檢查,若你覺得經濟因素占了大部分,這是不是因為看過金融類的歷史;技術決定勝利,是不是自己讀理工科,看了很多技術類的書刊。你覺得哪個是重點,很可能正好自己讀這行,而人類很容易受到既有觀念的影響,加上當你看過夠多的書籍(筆者的定義是10本以上非導讀類),就能夠與一般人談論了,甚至在論戰上輾壓過去,所以才會產生上段的錯覺,自覺找到戰略的精要,戰爭勝負的鎖鑰。
到此為止,若你沒發現上一段的主詞,已經從戰略變成戰爭,筆者就能確定你陷在其中。研究戰略必須要研讀戰史,最後變成解讀戰爭,然後反客為主,將思想指導放之後面,工具理性走在前面。不幸的是,這就是最常見的走偏。
筆者的經驗是,9成的人最後都會走到這條路,變成用戰爭來解讀戰略。剩下1成會變成陰謀論者,拒絕相信政治來自人性,這世上有某種神祕政治教團,躲在昏暗的燈光下,謀劃怎樣瓜分世界等等。
所以,筆者要從這邊開始,把整套戰略思想的因果,與其演變出的概貌,呈現給每一個入門者。當你了解架構如此龐大,我們只是挑選其中一項比較擅長的項目鑽研,就不會感到意外,更不會走偏,落入背誦教條與陰謀論的巢臼。
怎麼看待「戰略」的意義?
戰略(strategy)的字義,原指軍隊,後來衍伸為運用軍隊的概念。故筆者完全不認同,有人覺得戰略就是策略(名詞翻譯上),時代演變下要讓「戰略」這個用語退流行。因為「戰略」一詞原本就是使用軍隊的藝術,而軍隊是一個「有序組織」,內含「階級結構」,必定是建立在「有規模的團體」上,並不是單純的策略運用。純講策略,會在名詞上限縮戰略的空間,失去其運用的動態變化。
而且,使用軍隊的本身,是一種暴力行為指導,這注定戰略脫離不了人性的黑暗面,策略一詞會讓你把它中性化,最後去人性化,久而久之把戰略當成純工具,易走向極左與極右的意識形態。
有軍隊,不代表你非用不可,更不是說窮兵黷武。買一把槍擺在家裡,不能證明你想搶劫,更不能說你想殺人,你有很多理由,但對搶匪來說,知道你家有沒有槍枝,動手前就會考慮再三。
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結果,用兵層次又分四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意含戰略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使用軍隊來達成目的就是戰略,現代的解釋可以指出,戰略本質是一種政治手段,不是有軍隊就得用。
軍隊的養成很貴,非常耗費資源,凡是一個團體內的暴力組織,都成立在吸收其他人的資源上。警察無法生產糧食、製造產品,但可以防止宵小打劫,維持社會多數人的正常生活,故我們不能說警察沒有生產力就廢掉。軍隊做為一個團體最強大的暴力組織,除了對內維持秩序,對外保持團體的安全,必要時也可以為團體達成向外擴張的成果。
從這邊就能夠理解,團體內的暴力組織,處在一種很微妙的平衡上。
若團體本身很脆弱,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那麼軍警就會貧弱,無法應付內外的破壞;若團體本身不弱,但提供太多資源給軍警,則可能變成癌細胞般榨取內部養分,或對外征伐以維持自身存在;又或團體資源充足,卻吝於投資在軍警身上,則同樣會引來外部侵略,最終團體被掠奪殆盡。
回到戰略的本身,既然戰略本身為軍事指導,又隱含團體組織的概念,則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兩個字的整體?
這個答案,就是戰略本身的運作意義在「策畫」。這用中文很難理解,因為在翻譯軟體上輸入「strategy」,除了戰略以外,一般會得到策略、謀略、略、籌略,都有一個略字。雖然中文的「略」,本意是計畫,但我們中文使用者的直覺,容易將戰略兩字的解讀偏向「思考」,而缺乏「籌」的計算概念。而在英文中,計畫就是plan,作名詞跟動詞都一樣,本身有目的取向,也就是從A到B的路徑,應該採取哪一種辦法。
戰略此兩字,從戰史中就可以看出很強烈的目的導向,不管是進攻或是防守,還是作為外交手段、政治籌碼,運用軍隊達成我方目的,都有目的存在。而要達到目的,不論多粗淺都有計劃,行軍要有計畫、補給要有計畫、作戰要有計畫,任何試圖告訴你,戰略就只是背背兵書,怎樣打擊敵人的,都沒有多大參考價值。
戰略本身從戰史中可以歸納出兩個重點,一個是思想指導,指導我們團體的方向,另一個是指導我方為了達成目的,應該如何做規劃。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到,這需要透過哪些細節支撐。(圖3)
思想的成型透過三大要素支撐,該團體的人文背景、經濟基礎與軍事實力。這三個因素相互影響。沒有經濟基礎就無法培訓強大的軍隊,沒有軍隊就無法保護經濟成果,而這個團體的人文背景,影響到他們對經濟與軍事的看法。
一個團體會有支撐其戰略思想的人文觀,然後透過政治指導完成計畫,並加以執行。一個山岳王國,不會想到要成立大規模戰車部隊(古代馬拉式),內陸國家也不會想擁有大批海軍,這連帶影響到其經濟制度,即便擴張成大帝國,基本的戰略指導都不大會變。當戰略指導改變,我們就可以判斷,若非統治階層更迭,就是受到外在刺激。
三大戰略要因:技術、經濟、軍隊
在進入具體規劃的基礎教學前,需要讓各位了解戰略學內涵的脈絡,從古至今的演變。戰略內涵隨時間越晚,成分越變越多,導致我們後人學習異常困難,已經到了不可能涵蓋全部的境界。其原因很簡單,戰略就是思想、計畫,而最常執行的計畫就是戰爭,大從國家經濟實力,小到武器差異與士兵訓練度,每一個因素都影響勝敗。
但綜合整理後,一般來說認為主導戰爭勝負,也就是影響我們作計畫的主要因素,被認為有三種。
- 技術先進程度:技術指建造、武器等偏物理面的,也有組織管理能力,泛指人類為了生存所累積的經驗總承。
- 經濟整體實力:不單單指有沒有錢,舉凡整體國家財富,藏富於民的程度,稅收的多寡,預算的平衡,臨時徵稅的能力,以及如何將這些財富轉化成技術與軍隊的技術。
- 軍隊組織強弱:一般指軍隊規模大小、素質好壞、武器優劣,進階包含文化背景有關的國家、民族、血緣認同等產生的忠誠度,以及需要用怎樣的方式維繫忠誠。不同規模的軍隊怎樣管理操作,編排適合的戰術,等諸多直接、間接的要因。
各位可以馬上理解到,這三項歸納出來的主因,其實含有不同的學科專業,這就是隨著時代演進,戰略學越來越包羅萬象,或者說越來越多人自稱自己的專業就是戰略的一部分,其背後的理由。
而我們要怎樣抓到整個人類組織的動態,透過以上三個因素去呈現呢,大致上如下圖4所示。(綠圈表示國內)
基本要因相互影響加強,使得國家得以成長。基層實力厚實的國家可以抽更多稅,將稅金用在技術開發、基礎建設、軍隊建立上;技術的進步可以增強軍隊戰力,提高社會整體的生產力;軍隊強化後可以保護國家,甚至對外獲取更多資源投注本國內。
越接近現代,對外作戰就越不需要煙硝味,舉凡經濟侵略、文化侵略等等,都可以算在戰略計畫之中,使得戰略內涵愈發擴張,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案例越來越多。
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就要拆解這三項要因,並將之對應到人類不同歷史時期,其戰略要因出現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