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珍VS蘇院長的質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看到這新聞片段是中午吃便當的時候,那時候邊吃邊看覺得好像少了很多資訊。晚上補了幾個優質平台的文章後,又興起一些想法,整理一下。
陳玉珍現在被很多人拿來討厭或戲謔的幾個理由,大概就是她之前稱「北京是中央」這件事,以及明明沒有什麼特別大事(稍微夾到手而已)卻去急診還住病房。
但就這件事情來說(只能說沃草的這邊提供的文章和影片較為完整,但討論上還是有很多可以保留的空間),個人覺得蘇院長在這場質詢是小孩子氣啊,「臺灣不是個國家」就戳到了他的地雷,但當下那根本不是討論的重點。
一個人、一個團體的過去所作所為固然可以作為檢視其未來的標準,但程度太偏頗了,就被「先入為主」給綁架了。
「不因人廢言」,這句文謅謅的話,真的對於討論事情相當幫助,但真正能做的又有幾人?(白話說就是因為發言來自這個人,所以那些話就是屁)
再看看大部分的留言,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民主自由價值在臺灣真的有點可惜,對很多人來說,變成有點淪為拿來自由吵架的工具而已。(利益導向的新聞片段也真的不斷帶起這個風)
民主自由可貴的地方在於可以讓人民較無顧慮地發表意見、表達想法,但是否反而養成一些人根本沒有多加思考的習慣,以及被情緒、風向給帶著走的懶散民主參與模式?
PS:又政治(其他社科也一樣)上最無聊的一件事就是爭論某件事情的「對與錯」,所謂的「對」也只是主流民意下的意見,不代表真理。也常常所謂的「正確」,也僅端視用什麼標準和什麼前提來看一件事。
因為別人的價值判斷與自己不同(因為他用的標準不同),就否定別人的,這個因果鍊之間可以打上一個問號。
政治上真的超級習慣用「否定對方的價值觀」,伴隨使用各種手段(最常用的是國仇家恨、情緒綁架)帶起民眾的注意,來達成「讓更多人支持自己的價值觀」的目的:說到這,不得不說《一拳超人》裡頭的餓狼篇章的故事,生動演繹了這個道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陸陸續續看到Instagram朋友限時動態post關於他們對知名Youtuber小玉於2020年4月8日上架的影片,所作出的一些批評,於是筆者好奇點開了影片,除了觀看影片內容之外,也瀏覽了底下的留言:罵聲不斷,負評如潮(截至2020年4月12日下午3點,dislike高達10萬,)。
今天最大的新聞, 今日(臺灣時間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針對臺灣的發言,上述影片原汁原味呈現。 此番言論引起各界的嘩然,而身為臺灣人的大夥,更是不可接受。 而針對他的說詞,我想說的是: 「關於種族歧視,你覺得究竟怎樣可以稱作是種族歧視?」 我覺得所謂的種族歧視,舉例來說,是今天你走到路
脫離學生時代一直都還會響起的課本內容,是經濟學的「資訊不對稱」。 因為生存在社會上的確一直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人漢人之間更是充斥著大大小小的資訊不對稱。   有時候聽著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後,再回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了比較),都會覺得人真的都是活在自己想法所構築的世界哩,   「我以為…」、「我
傍晚時分,正進到了一家小七櫃台前,準備繳納使用牌照稅。   結果一瞥旁邊的一人,竟然是國中同學。   不過對方沒有認到自己,畢竟上次講話應該是國中的時候了。   「上前攀談?」心中的聲音。   「不要好了。」心中的另一個聲音否決了。   然後,繳完稅費,自己走出了小七,站在停在小七前的機車旁,又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Lmc7rPiXk 雖然沒直接相關,但看到這段影片,突然想起某高中同學:是一個明明長得不帥卻老是說自己很帥的人(一開始以為他只是開玩笑,但後來藉由數不清的經驗發現:他是認真的!) 第一次聽到他自稱帥哥,是當年甫上高中,開始搭火車到較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偶然之間,在一處佛堂之外,看到了這段話。在宗教之外,個人的生活經驗讓自己對這段話有了共鳴。     一、「為什麼要『少說一句話』呢?」   自己想說的是:「因為凡是可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人事物,都不是真實的」     而矛盾地是,如果現在自己要跟人解釋上述這段話
  這幾天陸陸續續看到Instagram朋友限時動態post關於他們對知名Youtuber小玉於2020年4月8日上架的影片,所作出的一些批評,於是筆者好奇點開了影片,除了觀看影片內容之外,也瀏覽了底下的留言:罵聲不斷,負評如潮(截至2020年4月12日下午3點,dislike高達10萬,)。
今天最大的新聞, 今日(臺灣時間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針對臺灣的發言,上述影片原汁原味呈現。 此番言論引起各界的嘩然,而身為臺灣人的大夥,更是不可接受。 而針對他的說詞,我想說的是: 「關於種族歧視,你覺得究竟怎樣可以稱作是種族歧視?」 我覺得所謂的種族歧視,舉例來說,是今天你走到路
脫離學生時代一直都還會響起的課本內容,是經濟學的「資訊不對稱」。 因為生存在社會上的確一直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人漢人之間更是充斥著大大小小的資訊不對稱。   有時候聽著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後,再回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了比較),都會覺得人真的都是活在自己想法所構築的世界哩,   「我以為…」、「我
傍晚時分,正進到了一家小七櫃台前,準備繳納使用牌照稅。   結果一瞥旁邊的一人,竟然是國中同學。   不過對方沒有認到自己,畢竟上次講話應該是國中的時候了。   「上前攀談?」心中的聲音。   「不要好了。」心中的另一個聲音否決了。   然後,繳完稅費,自己走出了小七,站在停在小七前的機車旁,又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Lmc7rPiXk 雖然沒直接相關,但看到這段影片,突然想起某高中同學:是一個明明長得不帥卻老是說自己很帥的人(一開始以為他只是開玩笑,但後來藉由數不清的經驗發現:他是認真的!) 第一次聽到他自稱帥哥,是當年甫上高中,開始搭火車到較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偶然之間,在一處佛堂之外,看到了這段話。在宗教之外,個人的生活經驗讓自己對這段話有了共鳴。     一、「為什麼要『少說一句話』呢?」   自己想說的是:「因為凡是可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人事物,都不是真實的」     而矛盾地是,如果現在自己要跟人解釋上述這段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Thumbnail
立委不是王,不能被挑戰,連這點雅量都沒有?不能反質詢 立委:你吃飯了嗎? 官員:我吃飽了?你呢? 這就是反質詢,抱歉,這就是反質詢的字面意思。要官員乖乖聽話。 除為避免國防、外交明顯立即之危害或依法應秘密之事項者外 被修沒了 去除這些字眼,國家就無秘密,一個立委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機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臺灣❙ 當局有很多舉措總是令人不明所以。 說了多少遍 ❙臺灣❙ 的主要威脅來自內部而非外部?  ❙王志安❙ 得以擾攘 ❙臺灣❙ 總統大選一事又再次令人匪夷所思。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Thumbnail
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先生幾次公開呼籲政府應依法行政,行事做端也坦蕩蕩接受社會檢驗,創黨數年下來也未曾有違法被拘捕的情事發生,智者都有明辨是非的判斷力,台灣最美好的風景是人,應杜絕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分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討論到現在中華民國的處境,在名詞上可能會看到,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又或是之前像是前總統蔡英文,現任總統賴清德提的「中華民國臺灣」,但他有什麼差別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而有這個「在」字的差別,到底大不大呢?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這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Thumbnail
立委不是王,不能被挑戰,連這點雅量都沒有?不能反質詢 立委:你吃飯了嗎? 官員:我吃飽了?你呢? 這就是反質詢,抱歉,這就是反質詢的字面意思。要官員乖乖聽話。 除為避免國防、外交明顯立即之危害或依法應秘密之事項者外 被修沒了 去除這些字眼,國家就無秘密,一個立委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機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臺灣❙ 當局有很多舉措總是令人不明所以。 說了多少遍 ❙臺灣❙ 的主要威脅來自內部而非外部?  ❙王志安❙ 得以擾攘 ❙臺灣❙ 總統大選一事又再次令人匪夷所思。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Thumbnail
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先生幾次公開呼籲政府應依法行政,行事做端也坦蕩蕩接受社會檢驗,創黨數年下來也未曾有違法被拘捕的情事發生,智者都有明辨是非的判斷力,台灣最美好的風景是人,應杜絕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分裂。